青花郎✖朗讀者 讓文化經典郎「朗」上口

2020-10-17 華二界前沿zx

10月16日,《朗讀者》「一平方米」直播發布會暨《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圓滿舉行,歷經800多天的等待,《朗讀者》第三季全新回歸。

除了一以貫之的文學底色與人文情懷以外,第三季更是實現了主題升級、嘉賓升級、舞臺升級和新媒體升級,通過新媒體小屏在北京、武漢、廈門三城同步開展「一平方米」朗讀亭,並通過「一萬公裡」活動讓《朗讀者》走向更廣袤的大地聆聽遠方的朗讀。

從2017年與觀眾見面至今,《朗讀者》走過三季,逐漸被大眾所接受、喜愛、熱捧。《朗讀者》猶如文化傳播界的一股「清流」,一點一滴,水滴石穿,把一篇篇經典文章,以朗讀之聲為介質傳遞到廣大觀眾耳中心田,從而引領閱讀熱潮,逐漸拾起全民閱讀習慣與的文化理念,讓經典文化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作為《朗讀者》第三季的戰略合作夥伴,擁有百年歷史的青花郎酒以「醬香濃鬱,醇厚淨爽,幽雅細膩,回甜味長」的獨特香型和風味而聞名全國,二者在內在氣質與文化內涵方面完美契合。

郎酒文化就是品質文化,對品質追求到極致。依託赤水河畔的自然秘境,尊崇千年釀造技藝,郎酒醬香嚴格恪守12987釀造工藝,一年為一個釀造周期,兩次投糧,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再經寶洞久藏,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沉澱老熟,不疾不徐,一步一個腳印釀造郎酒品質。

釀酒文化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中的精粹,傳承、堅守、發揚傳統釀造技藝,是郎酒的時代責任與使命。歷時12載,郎酒建成孕育了郎酒「生長養藏」獨門秘籍的郎酒莊園,以景觀遊覽、實景展示、情境體驗形式,傳承發揚千年中國白酒文化,開門納四海賓客,讓更多人真正走近白酒釀造文化,重新拾起釀酒記憶,讓中國酒香飄遍全國,飄向世界。這正猶如《朗讀者》第三季,用「一平方米」空間聚集每個個體的朗讀之聲,再將這朗讀聲音傳遞到「一萬公裡」的廣茂大地,微光成炬,照亮文化經典。

一直以來,郎酒注重創新營銷方式,特別是在文化創新方面,與《經典詠流傳》《中國好聲音》《嗨跑馬拉松》《華少極速rap挑戰》等觀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強強聯合。此次,青花郎攜手《朗讀者》第三季,共同打造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文化大IP,共同推動全民閱讀文化,傳承中國千年酒文化魅力,弘揚文化經典為大眾可知可感,從而扛起文化大旗,進一步加強企業在新時代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相關焦點

  • 董卿《朗讀者》1-10期完整書單 你的孩子讀過嗎
    書在左右,或信手閒翻,或傾心細讀,或反覆品賞,芬芳盈口,唇齒留香。  朗讀者1-10期完整書單,這些書你的孩子讀過嗎?:張梓琳  朗讀篇目:《願你慢慢長大》  選自圖書:《成長,請帶上這封信:他們致孩子》  作者:劉瑜
  • 董卿「朗讀者」完整書單 這些書你的孩子讀過嗎?
    若只在讀書日標榜閱讀,這一天也只不過是形式上的符號。書,應該是你人生中最忠誠且良善的朋友;閱讀,應該是持續完善精神世界、追求知識的生命衝動。­  把書作為生活的常態,是生命最美好的習慣。­  如果手頭、桌頭、床頭,總有悅心的書陪伴,是一生的幸事。書在左右,或信手閒翻,或傾心細讀,或反覆品賞,芬芳盈口,唇齒留香。
  • 《朗讀者》第二季驚喜歸來,總宣傳片首發!
    去年,諸多文化類節目以清流之姿火爆螢屏。
  • 《朗讀者》:找不到傳統文化? 其實它就在你心裡
    當大多數人面對這一問題仍在組織記憶的時刻,央視主持人董卿已用一檔人文欄目《朗讀者》,在城市的許多文化地標處豎起了人文的高塔,折射著這一代人的回音。無疑,《朗讀者》是成功的,因為它才出爐就已博得滿堂喝彩,甚至和之前已經載譽而歸的《見字如面》《詩詞大會》等人文欄目並列一起,在當下螢屏世界裡用潮湧般的速度,掀起了整個社會對傳統文化的懷念與實踐。
  • 「朗世界讀精彩全聽會」在京收官
    人民網北京1月29日電 由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主辦的「朗世界讀精彩『童年星夢想』收官之作—全國優秀朗讀者匯演」於1月27日在京拉開帷幕。分為《喚醒天使的耳朵》《聆聽美好天使飛翔》《朗世界讀精彩迎未來》《活動頒獎》四個篇章,包括多位聽障兒童在內的小朗讀者們進行現場朗讀表演。 活動現場,來自原中國殘聯、原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等多位聽力學專家、康復專家、教育學專家、特教專家等嘉賓出席參與活動。
  • 董卿攜《朗讀者》第二季為你解答朗讀的意義
    去年,諸多文化類節目以清流之姿火爆螢屏。作為文化類節目的卓越代表,由董卿擔綱製作人與主持人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更是從一眾清流中脫穎而出,三次斬獲業內權威獎項。四月初,《朗讀者》官方微博誠摯發聲宣布回歸,網友們激動地表示:"靜候初心不變的第二季,卿姐帶著滿滿的故事向我們款款走來""董卿老師的節目永遠不會失望,期待直抵靈魂的朗二。"在大家的期盼下,日前,節目組終於曝光了一則《朗讀者》第二季的總宣傳片,質量之高堪稱電影級宣傳片。
  • 《人民日報》評論員發文評央視《朗讀者》:「《朗讀者》為什麼能海...
    《人民日報》評論員發文評央視《朗讀者》:「《朗讀者》為什麼能海內存知己」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10月31日 20:02 A-A+ 全文如下:  如果說科技讓世界越來越小,那麼有了思想文化的碰撞,世界將變得越來越大  文化讀書類節目《朗讀者》自播出以來,成為螢屏上的一股「綜藝清流」。近日,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朗讀者》節目同名圖書與來自俄羅斯、印度、阿爾巴尼亞等國家的出版社籤訂了版權合作協議,推薦經典、推廣閱讀、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 董卿《朗讀者》中,白巖松,馬伊琍都讀過哪些書,你肯定沒讀過
    董卿《朗讀者》中,白巖松,馬伊琍都讀過哪些書,你肯定沒讀過《朗讀者》是一個很好的書單收藏的欄目,每一期都是一些知名人士帶來一些好的書單。那這些知名人士都讀了哪些書籍,又有哪些作品,是否都有看過呢?1.《平凡的世界》——路遙朗 讀 者:王學圻精彩語句: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得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奮鬥,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 文化綜藝節目《朗讀者》的創新與成功之道
    關鍵詞:《朗讀者》;人文綜藝;情感交流;創新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10-0112-02 縱觀當前的綜藝節目市場,內容同質化、創新力不足、文化內涵缺失仍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以幽默搞笑、親子、遊戲、真人秀為主題的節目佔據了綜藝節目的半壁江山,然而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的熱播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種格局。
  • 中信朗讀者活動:文化興行 以信致遠
    中信信用卡中心舉辦「文化興行,以信致遠——中信朗讀者」第二季全員朗讀活動,通過朗讀用最平實的情感詮釋文字背後的意義,展現中信人熱愛生活、熱愛事業、奮鬥不息的精神風貌。活動通過線上「中信朗讀者」平臺及線下朗讀亭同步開展,收錄了570部朗讀作品,除普通話朗誦外,還湧現出多種方言、英語、rap、戲劇等多元化的朗讀形式,點擊播放總量達50餘次、總投票數135000餘票,得到了公司及外界的廣大關注。
  • 積極傳承傳統文化 高校學子競做「朗讀者」
    第七屆「中華經典誦讀」知識競賽現場圖《中國詩詞大會》回歸螢屏,5月初《朗讀者》第二季播出,2018年電視螢屏文化綜藝再次升溫,大眾的誦讀興趣被極大帶動。調查顯示,年輕人是近年來崛起的文化類綜藝的主流觀眾。不僅如此,他們還是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承者。
  • 朗山和鳳巖:多元文化交融的瑤族古村落
    而在蓮花鎮,除了聲名遠播的紅巖新村,還有一大批歷史文化悠久的古村落,其中鳳巖村鳳巖屯、朗山村朗山屯、竹山村委紅巖老村和門等村高桂屯、東寨屯、矮寨屯6個村屯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這在桂林134個鄉鎮中,實屬少見。  今天,記者就帶大家走進朗山村朗山屯和鳳巖村鳳巖屯這兩個多元文化融合的瑤族古村落。
  • 《朗讀者》第三季:用「一平方米」激活城市文化空間
    日前,「一平方米」新媒體直播活動新聞發布會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眾多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刷屏,「《朗讀者》回來了!」媒體融合升級線上線下探尋廣闊天地作為《朗讀者》第三季的先導節目,《一平方米》通過城市景觀動態直播、朗讀實況、現場採訪、連屏互動等手段,打造出全新的新媒體節目樣態。
  • 梁曉聲等文化名人現場寄語《朗讀者3》
    《朗讀者》「一平方米」新媒體直播活動新聞發布會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10月16日上午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白巖松主持啟動儀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黨委書記、召集人郎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節目製作人董卿等共同發起「人人都是朗讀者」活動倡議,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著名演員濮存昕、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等文化名人現場寄語《朗讀者》第三季系列活動,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武漢、廈門,預約成功的朗讀者們將陸續走進朗讀亭
  • 梁曉聲等文化名人現場寄語《朗讀者3》
    長江日報-長江網北京10月16日電(駐京記者柯立)《朗讀者》「一平方米」新媒體直播活動新聞發布會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10月16日上午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白巖松主持啟動儀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黨委書記、召集人郎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節目製作人董卿等共同發起「人人都是朗讀者」活動倡議,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著名演員濮存昕、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等文化名人現場寄語
  • 《朗讀者》首播口碑爆棚 文化類節目"高而不冷"
    上個周末,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在CCTV—1和CCTV—3聯合播出。《朗讀者》是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   《朗讀者》首播   用朗讀傳達情感,讓文學回歸生活語境   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醞釀籌備接近1年的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上周末起每周六、日在CCTV—1和CCTV—3黃金檔聯合播出。節目每期有一個主題詞,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
  • 董卿:親臨廈門大學取景拍攝,行色匆匆為《朗讀者第三季》忙不停
    央視綜藝朗讀者2020年10月7號下午 17:54 ,發布消息:歡迎廈門的朋友帶話題#董卿來廈門了#打卡,小朗會在線翻牌哦,到底哪些幸運朋友可以與董老師邂逅呢與此同時還轉發了新浪廈門的消息#朗讀者第三季# 經過兩年的沉澱,《朗讀者》第三季即將回歸。
  • 《朗讀者》為什麼能海內存知己
    如果說科技讓世界越來越小,那麼有了思想文化的碰撞,世界將變得越來越大文化讀書類節目《朗讀者》自播出以來,成為螢屏上的一股「綜藝清流」。近日,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朗讀者》節目同名圖書與來自俄羅斯、印度、阿爾巴尼亞等國家的出版社籤訂了版權合作協議,推薦經典、推廣閱讀、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有人說:6個國家,8種語言,中國文學之燈點亮了法蘭克福。文學是透視中國的一扇窗,透過它,可以看到秦磚漢瓦,看到時代的腳步,感受到發展的脈搏。好的文學永遠擁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 「朗讀」一詞中「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偏旁裡面有「月」?
    央視有個綜藝節目就叫「朗讀者」。這個詞中「讀」的意思清楚,是言字旁,和說話有關。那麼「朗」表示什麼呢?怎麼有個「月」字。「朗」形聲字,左聲右形,從月,良聲。也就說這個表意的是「月」這個字,「良」代表的是它的聲音。
  • 朗讀者培訓限時免費? 掃碼聽課小心被"套路"
    記者調查發現,部分「掃碼入群免費聽課」的商家以免費為噱頭進行變相推銷,誘導網友關注公眾號或入群,然後再要求交高額費用……  ■事件  朗讀者培訓限時免費?  中央電視臺推出的《朗讀者》節目紅透大江南北。近日,一張限時免費參加「朗讀者」培訓的海報,在微信朋友圈內熱轉。識別一下二維碼,就能免費跟著央視播音老師學朗讀?活動組織者究竟圖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