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匯量科技通過「新三板+紅籌」模式實現分拆上市

2020-12-14 東方財富網

12月12日,匯量科技(1860.HK)正式在港交所上市,這是首例新三板掛牌公司分拆子公司香港上市!

匯量科技股權結構如下:

其母公司廣州匯量於2015年11月25日在新三板掛牌,匯量科技香港上市時廣州匯量並未摘牌。

廣州匯量掛牌新三板時,其股權結構如下:

值得關注的是,新三板掛牌時,廣州匯量已在境外設立BVI公司,搭建好紅籌架構。此後,

曾籌備A股上市

業務重組

註:匯量科技通過匯量信息科技及其附屬公司業務重組的方式承接境內其他主體業務,規避了直接併購關聯公司,因此不涉及10號令的關聯併購。通常為輕資產公司更容易實現,若重資產則涉及高額稅負問題。

總體來說,匯量科技可通過「新三板+紅籌」模式實現分拆上市,主要因為其「紅籌架構」搭建較早,且通過業務重組方式規避了關聯併購。對於其他新三板公司而言,「新三板+H股」或者先摘牌再行香港上市更為合適。

(文章來源:挖貝網)

相關焦點

  • 匯量科技12月12日香港上市,新三板+港股紅籌拓寬融資渠道
    文/李代 11月30日,新三板公司廣州匯量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匯量科技)的境外子公司Mobvista Inc.開啟港股公開發售,並於12月12日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市場,匯量科技將成為國內新三板+港股紅籌上市第一股。
  • [公司信息]匯量科技今日正式開簿 進入上市衝刺階段
    來源:格隆匯11月29日,領先的全球應用開發者技術服務平臺匯量科技(Mobvista)港股IPO有了新進展,據消息人士透露,其境外子公司Mobvista Inc.作為擬上市主體將於今日舉辦上市新聞發布會,計劃通過IPO募集約12億至16億港幣
  • 紅籌架構建了又拆 「音樂家」多米搶灘新三板
    紅籌架構建了又拆 「音樂家」多米搶灘新三板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02 20:52:39
  • 境外上市丨紅籌結構解密:紅籌業務問答手冊
    除非特別說明,本文中所稱「紅籌」,均指「小紅籌」結構。「大紅籌」及「小紅籌」的區別請見下文第4點。2.為什麼要搭建紅籌結構?從當前市場來看,最直接的原因是:紅籌結構實現了資本運作承載主體的變更。紅籌結構中,上市發行以及融資主體不再是境內公司,而是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多為開曼公司)。
  • 紅籌回歸路:去除VIE模式與股權併購架構
    從南都電源作為第一家成功在新加坡證券市場私有化(2005年)並登陸A股市場(2010年)到目前康鵬化學、新達科技、泰富電器、中消安、泛華保險、盛大網絡等公司紛紛宣布私有化, 以及「二六三」、「日海通訊」、「譽衡藥業」等未上市公司去除「紅籌架構」成功回歸國內A股市場,都使得私有化以及去「紅籌化」境內上市近期成為一種趨勢和潮流。
  • 境外上市公司分拆資產在A股上市案例、要點分析
    與日益完善的境內A股上市公司分拆制度相比,境外上市公司分拆資產後在A股上市的規定少之又少,且可供參考的案例也較為有限。但基於中國內地資本市場註冊制的推廣及A股上市公司的高市盈率等諸多因素,越來越多的境外上市公司正考慮直接或拆分資產後在境內A股上市,因此,研究、探討境外上市公司分拆資產後在A股上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分拆上市新規調整降低門檻 楚江新材推兩子公司上市
    天鳥高新是上市公司2018年完成收購的資產。由於正式稿中提出上市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內通過重大資產重組購買的業務和資產,不得作為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主要業務和資產。由此來看,天鳥高新想要分拆上市,從政策上而言還需時日。
  • 香港上市紅籌企業回歸科創板案例淺析
    綜上,作為在軟體和集成電路行業內達到相當規模的創新企業,中芯國際符合《關於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中規定的「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
  • 王漢齊:境內民企多紅籌上市,受產業政策限制可採用VIE模式
    大河財立方《極刻》第78期大河報·大河財立方《極刻》記者 古箏 唐朝金 吳春波 陳玉堯 文 朱哲 攝影12月17日,2018年河南省企業上市與再融資培訓會在鄭州召開今年下半年以來,香港交易所迎來上市潮,福森藥業、恆達控股、春來教育等多家河南企業登陸香港資本市場。針對企業赴港上市熱點法律問題,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漢齊進行了深入解析。
  • 西安的「馳達飛機」:怎麼被廣州國資「分拆上市」?
    海格通信是廣州市國資控股的上市公司,也是國內首家通過軍方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核的通信整機廠家,傳統優勢業務為軍用無線電臺以及導航設備,主要供給軍隊客戶,軍隊市場佔有率高。2016年開始,海格通信開始加大資本運作,進行大航空布局,馳達飛機就是被相中的標的之一。
  • 青島城投借殼香港上市 紅籌模式搭建資本橋
    12月29日,青島控股(國際)有限公司成功借殼港股上市,當天報收於2.6港元,上揚1.17%。  作為青島城投集團旗下子公司,這就意味著,青島控股也是山東省首家紅籌架構企業在香港主板上市。
  • 復盤醫療行業分拆上市典範:藥明康德一拆三
    自證監會允許以來,很多上市公司公告了分拆子公司上市方案,其中,醫療領域佔據了相當比例。藥明康德「一拆三」,是醫療領域分拆運作的先行者,從市值增長及業務發展看,也是成功的典範。3、「一拆三」3.1 方案概覽藥明康德的一系列運作分為以下步驟:(1)2015年4月實現CDMO業務子公司合全藥業在新三板掛牌,並實現新三板融資;(2)境內經營主體藥明有限向實控人控制主體出售大分子業務及健康科技業務
  • 香港紅籌上市二十年之監管變革
    目前赴香港上市分為兩種模式:紅籌模式和H股模式。紅籌模式是指境內公司將境內資產以換股等形式轉移至在境外註冊的公司,通過境外公司來持有境內資產或股權,然後以境外註冊的公司名義上市。  「十號文」之前,紅籌模式相比較於H股模式而言,具有門檻低、全流通。
  • 犀牛之星聯合主辦2016智能+未來峰會:共探新三板發展和價值實現
    在活動上,作為新三板生態服務平臺,犀牛之星舉行了「企業如何通過新三板實現快速發展和價值實現」的圓桌論壇,旨在新三板市場破萬家後,為新三板企業提供更加明晰的選擇與方向。,探討了企業在新三板如何快速發展和價值實現的問題。
  • 深度解讀香港上市紅籌架構,原來如此簡單
    上市數量超過2016年和2017年兩年上市公司數量的總和。 2018年總部設在大陸並且成功在香港實現IPO上市的企業家數多達84家。港交所實施了「同股不同權」允許上市這一重大改革政策後,小米集團作為政策改革的推動者,率先於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敲鐘。此後,美團、海底撈等行業巨頭紛紛登陸港股。
  • 紅籌企業科創板上市,如何防止跨境資本波動和不合規
    由於科創板明確允許紅籌企業通過IPO或發行CDR的方式登陸科創板,這意味著海外上市的我國優秀新興企業有更多機會回歸,有助於國內投資者擁有更多的投資機會,享受企業快速發展的紅利,但同時也必然對跨境資本流動管理帶來新的影響與挑戰。紅籌企業回歸常用兩種方式紅籌企業是指註冊地在境外、主要經營活動在境內的企業,主要包括紅籌架構企業和紅籌股企業。
  •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團創立,分拆資產A股上市再進一步
    6月12日,上海建工集團旗下「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同時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在上海建工大廈召開。建材科技集團的創立,標誌著上海建工集團將材料公司分拆至A股上市的目標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內地企業赴港上市H股模式與紅籌模式全方位對比
    本文先後對H股和紅籌股企業上市準備階段以及上市後市場變化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對擬赴港IPO企業上市模式的選擇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上市準備階段】  ●H股模式只需要境內公司將主體資格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不需要搭建海外紅籌構架,在公司重組方式上較為簡便。
  • 融創服務分拆上市?
    但他同時表示,不會謀求物業管理公司分拆上市。他進一步指出,分拆物業管理業務上市用來賺錢的做法不可取,「開物業公司就像辦學校,學校是公共服務類的機構,你如果把學校變成掙錢的工具,那就不對了。」在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的背景下,通過將物業分拆上市,房企旗下物業板塊能夠減少對於集團的資金依賴,同時實現獨立運作,減輕母公司財務壓力。此外,部分房企旗下物業公司上市可以擴大品牌影響力,尋求在原有業務上的創新與突破。顯然後地產時代,物業服務已成為房企的第二賽道,TOP30房企均有布局物業服務。
  • 證監會:支持新三板精選層掛牌企業轉板上市
    支持新三板精選層掛牌企業轉板上市。閻慶民指出,去年《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布以後,證監會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成立了以主席易會滿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推出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高水平對外開放、市場創新等3個方面17項措施。8月24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已經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