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這座古鎮,因瓷器聞名海內外,被譽為「千年前的世界工廠」
銅官古鎮位於望城區銅官街道,長沙市湘江東岸,距長沙市中心約30公裡,銅官古鎮歷史悠久,早在2100年前的西漢時期,銅官就有陶器生產,從唐朝到五代,《銅官窯》是我國著名的古窯之一,也是釉下彩的發源地。
東漢末年,吳、蜀兩人以造銅棺為誓詞,以吳楚橋為界,互不侵犯,因此得名「銅棺」,後來,因為「棺」這個詞不吉利,所以改名為「銅官」。
銅官也被稱為陶都,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銅官鎮就有以陶瓷聞名於世的大型窯爐,現在,完整的「長沙銅官窯」仍然保存著。
1998年,一艘滿載瓷器的沉船「黑石號」號在印度尼西亞勿裡洞島海岸被打撈上來,在67000件瓷器中,56500件來自長沙銅官窯,這一考古發現震驚了世界,銅官窯也獲得了「千年前世界工廠」的美譽。
銅官窯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幾千年來,它一直是中國五大陶瓷之都之一,」「君生我未生,我老了,君怨遲到了,我恨君生早,」這首詩出自唐朝流行的《銅官窯瓷器題詩》,是以瓷器工人製作的瓷器命名的。
唐代著名的長沙銅官窯不僅開創了釉下彩瓷的新工藝,而且還寫詩在瓷器上,既達到了實用又美觀的目的,為現代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現在我們看到的銅官窯古鎮,是新華聯根據1200年前的唐朝歷史,用巨資建造的,再現了大唐的輝煌,從高處俯瞰,一半以上的古鎮都是唐風人建造的,古色古香,河邊矗立著許多青磚黑瓦的房屋,讓人感覺仿佛可以隨時領略幾千年前的唐朝風韻。
銅官老街位於銅官古鎮南的盡頭,全長1200米,老街基本上形成於唐朝,沿湘江而建,當時是半徑40裡的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人民生活資料集散地,這裡的人,祖祖輩輩,從事陶器製作。
到目前為止,老街保存了中華民國的建築群,街上有許多商店和許多房子,他們大多是各種形狀的陶瓷店,在古石路上,有三五批遊客來到這裡觀光,穿梭於商鋪之間,欣賞古老的陶瓷理論,為這座沉寂數千年的古鎮注入新的活力。
陶瓷文化在這裡反映了這座千年古鎮深厚的歷史文化遺產,今天,銅官老街已成為一個藝術和文化旅遊目的地,不知道你是否願意來這裡散步看看?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了,如果你對這個地方感興趣的話,趕緊和家人一起去看看吧。歡迎各位小夥伴在文章下方評論留言。關注我不迷路,用文字帶你領略美好,用圖片帶你觀賞秀麗。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絕不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