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窯火——江西吉州窯

2020-11-25 騰訊網

吉州窯位於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為宋代江南地區著名民間瓷窯之一,燒瓷品種繁多,地方特色濃鬱。

吉州窯瑪瑙釉梅瓶

50年代以來,文博單位對吉州窯址做過多次調查,1980-1981年江西省文物工作隊及吉安縣文物管理辦公室聯合對窯址作了比較細緻的調查,開探溝25個,清理了龍窯一座及作坊遺址,獲得了大量瓷片及窯具。對全面了解與研究吉州窯積累了豐富資料。

吉州窯黑釉剪紙貼花碗

吉州窯創始於五代時期,窯址出土物有醬褐釉碗、罐、壺及白釉碗盞,器物特徵與各地五代墓出土瓷器比較近似,與元末明初刊行《東昌志》中「至五代時,民聚其地,耕且陶焉,由是井落墟市,祠廟寺觀始創」的記載大體吻合。

吉州窯黑釉塑貼朵花紋枕

入宋以後吉州窯有極大發展,北宋時期景德鎮大量燒制色質如玉的青白瓷,吉州窯也發現了青白瓷注子注碗殘器標本,注子的器型與景德鎮產品大體相同;吉州窯北宋時期也燒青白瓷,這是一個重要發現。北宋時期還燒制白釉和黑釉器,此類標本出土數量雖不多,但為南宋印花白瓷及黑釉瓷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南宋為吉州窯的大發展時期。燒瓷品種有黑釉、醬釉、青釉、白釉、白釉褐色彩繪、白釉紅綠彩繪、綠釉、醬黃釉等,以黑釉、白釉所佔比重最大,白釉褐色彩繪次之,綠釉又次之,其餘幾種發現較少。

吉州窯黑釉兔毫紋碗

吉州窯黑釉彩繪花卉紋碗

南宋吉州窯最具特色的是黑釉瓷器,黑釉不是引人喜愛的釉色,歷代產量都不多,到了宋代,為了觀茶色和鬥茶風尚的需要,都大量燒制黑釉茶盞。

吉州窯黑釉碗

吉州窯黑釉碗

吉州窯遺址也出土有大量黑釉茶盞及瓶罐等器物,吉州窯黑釉瓷不僅產量大,而且裝飾技法多種多這些裝飾設計、構思新穎,在宋代瓷窯之中獨樹一幟,有濃鬱的地方風格。

吉州窯黑釉剔花梅瓶

剪紙歷來為農村婦女的閨中之作,在新婚喜慶佳節以及吉日良辰,把剪好的紅色紋飾紙貼於窗前屋內用以增加節日氣氛,婦女兒童服裝鞋帽上的繡花也以剪紙紋打底,器上,從而賦予黑瓷以藝術美,是吉州窯匠師的一大創造。

吉州窯剪紙貼花小碗

常見的剪紙紋飾有雙龍、雙鳳、折枝花果、朵花、花卉飛鳳、梅花竹枝和長命富貴、福壽康寧、金玉滿堂等吉語。玳瑁釉是以黑黃兩種色調的釉仿玳瑁甲殼色澤燒制的,玳瑁釉屬窯變花釉,花色可變化無窮,但總不失玳瑁甲殼特有色調。

吉州窯剪紙貼花梅花紋碗

吉州窯除燒制上述獨具特色品種之外,通過其他品種可以看到與宋代名窯之間的關係,比較明顯的有定窯和磁州窯,北宋定窯以盛燒白瓷著名於當時,它創始的覆燒方法以及移植定州緙絲紋飾燒制的印花白瓷,對以後制瓷工藝產生很大影響。

隨著宋室南遷臨安,為北宋宮廷服務的各行工匠也有一部分南來,落足於江南地區,吉州窯南宋時期大量燒制的覆燒印花白瓷,帶有明顯的定窯風格,可以看出受到了南來的定窯制瓷匠師的影響。

吉州窯剪紙貼花雙鳳紋碗

磁州窯為宋代北方民間瓷窯的代表,所燒瓷器具有濃鬱的民間生活氣息,而且燒瓷多達十幾個品種,在宋代瓷窯之中是少見的,以白釉黑花最具特色,具有色彩對比強烈,紋飾題材新穎、畫筆奔放和線條流暢等特點,給鄰近窯區及江南地區部分瓷窯產生深遠影響。

吉州窯綠釉刻花枕

此外,低溫綠釉及醬黃釉陶器在吉州窗也有少量生產,出土物有綠釉陶枕綠釉印花魚紋、纏枝菊花紋小碗以及醬黃釉陶器,就燒制工藝說也具有北方磁州窯特徵磁州窯觀臺遺址大量燒制此類低溫鉛釉陶器,其製作過程均屬兩次燒成,先燒生坯,然後揀選正品上釉,再經低溫爐火烘燒,觀臺遺址遺留大量素燒坯,而吉州窯遺址也有素燒坯,兩窯燒制過程相同,但兩窯綠釉陶枕的造型及紋飾不同,在窯內裝燒方法也不一樣磁州窯綠釉陶枕均平置枕底不施釉,吉州窯綠釉枕薄而平,底部也不施釉,但均立燒,顧一側四角有支燒痕。

吉州窯綠釉刻花水波魚紋碗

此外,綠釉小盞內水波遊魚及纏枝菊紋飾的布局與耀州窯青瓷幾乎完全相同,還有河南臨汝、宜陽等窯,都是受了耀州窯的影響。

相關焦點

  • 重現宋元古鎮,再續千年窯火|吉州窯大遺址文化再造
    另外在規劃中的遺址公園內策劃全方位呈現古代吉州窯制陶工藝的仿古作坊—陶冶坊,通過真實再現宋代作坊建築,以真人表演結合雕塑小品的形式,對吉州窯的制陶工藝流程,從煉泥、制釉、成型、裝飾、燒制、出窯等內容進行全面展示。陶冶坊內完全按古代工藝建造龍窯一處,恢復傳統的柴窯燒造,重續千年的吉州窯火(圖17—圖19,陶冶坊平面及透視圖,圖20—21改造後的陶冶坊)。
  • 萬千窯火——江西景德鎮窯
    江西景德鎮窯景德鎮窯始燒於五代,至宋代制瓷技術成熟,規模及質量都有很大的發展與提高,元明兩代不斷出現創新品種,並形成為全國制瓷中心,清代前期繼承明代優良傳統在彩瓷及釉色品種上又有突出成就。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梅瓶50年代以來已有15個省和自治區出土了景德鎮的青白瓷,長江以南地區的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和四川;長江以北的安徽;華北地區的陝西、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東北地區的遼寧吉林
  • 分享一個自己喜歡的老窯窯口,吉州窯。
    先了解下吉州窯:吉州窯,窯址在江西吉安,這個窯口興起於晚唐時期,兩宋時期達到鼎盛,從元末開始衰弱。吉州窯產品精美豐富,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其獨創得「木葉盞」了吉州窯黑釉之「木葉天目」。木葉天目是吉州窯黑釉的代表產品之一,木葉盞就是在盞的表面施上黑釉,於盞內放一片樹葉,再入窯燒制,經過1300度左右的高溫之後,葉子沒有灰飛煙滅,反而將其美麗的紋路、形體、脈絡永恆完整無缺地保留在漆黑的茶盞內側上。由於桑葉的形態、紋理清晰美麗,所以大部分以桑葉為主。
  • 「軍民同樂 共慶佳節 同燃窯火」吉州窯五窯同燒活動即將開始
    為推廣吉州窯陶瓷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恢復吉州窯陶瓷古法燒制,東昌窯、本覺窯、和溪窯、空山窯、吉府天目窯五座柴窯將攜手舉辦「軍民同樂 共慶佳節 同燃窯火」五窯同燒活動,柴燒作品在吉州窯博物館舉辦展覽,讓大家領略吉州窯陶瓷流傳千年的風韻 一.活動主題
  • 【出彩市縣】電影《千年窯火》15日在這裡開機!
    傳承千年窯火,弘揚非遺匠心。1月5日,吉安市首部以吉州窯為主題的電影《千年窯火》新聞發布會在吉安縣舉行。該片主創人員現場接受了媒體記者採訪。電影作為極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題材電影,承載了吉州窯的文化與精神,講述了地方傳統非遺項目的傳承和發展。該電影將於本月15日在永和鎮吉州窯景區舉行開機儀式。
  • 江西吉州窯遺址出土一批宋元時期瓷器標本
    江西吉州窯遺址發掘出86個制瓷作坊遺蹟 出土一批宋元時期瓷器標本新華網南昌1月16日電(記者吳鍾昊)日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吉安縣博物館對吉州窯遺址東昌路改造工程路段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
  • 【兩會委員之聲】政協委員劉理述:改善生態環境 重現千年窯火
    市政協委員、吉安縣吉州窯陶瓷研究所所長劉理述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彭曉華、曾學涵報導:近年來,吉安市「全景吉安劉理述告訴記者,吉州窯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窯遺址群之一。該遺址景區和陶瓷創意產業園區已對照國家5A景區標準在全面建設,景區內部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現已通過了省級初評,陶瓷文化創意企業和藝術大師紛至沓來,紛紛表達入駐意向。
  • 探尋千年木葉天目盞之謎——《非遺江西》在吉州窯拍攝
    四天拍攝期間,《非遺江西》攝製組探究了吉州窯木葉天目盞的整個製作流程。田疇練泥;揉泥;拉坯;修坯;晾坯;採葉;施釉;放葉;滿窯;燒成;出窯;以及最後的碎瓷。
  • 宋代吉州窯青白釉瓷識別
    吉州窯位於現在的江西吉安。確切地說,宋時地屬吉州,是在當時的吉安府廬陵縣的永和鎮。由於永和窯是吉州當時最大的窯場,為區別於周邊的小窯場,故習慣上又把吉州窯稱為永和窯。歷史上,收藏家對吉州窯的收藏,不是很重視的。
  • 專家推薦《吉州窯鬥笠碗》
    精品推薦《名稱》:吉州窯鬥笠碗《年代》:宋代《評語》:品相完好,包漿自然,字口清晰,尺寸符合,紋飾磨損,用料沉著,膜印貼花,寓意吉祥,胎釉較薄,此碗內外施黑釉,鬥笠型吉州窯,精美豐富,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興於晚唐,盛於兩宋,衰於元末,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鼻祖級別,在中國宋元時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在中國陶瓷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為促進中國和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古代的歐洲、中東各國的王室貴族和世界各地的文人都將它視為珍寶。
  • 吃豆腐,逛窯子,一葉情,遊江西一古瓷器窯遺址的三大樂事
    許多地方都有來自寶島的永和豆漿,其實在江西吉安永和鎮也有一道特色菜--永和豆腐,是「十大贛菜之一」。而多數人只知道江西景德鎮的瓷器聞名,其實在永和鎮,也有個特別有名的吉州窯,曾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它燒制的木葉天目、兔毫天目、玳瑁天目、剪紙貼畫天目等視為瓷器中的稀世珍品,列為國寶。
  • 千年民窯吉州窯,圖2馬未都收藏,圖6大阪美術館收藏!
    圖1 吉州窯窯址。千年民窯吉州窯,創建於晚唐,興於五代,衰落於元末明初。吉州窯的釉下彩繪技藝對景德鎮青花瓷有深遠影響。吉州窯保存的從晚唐至宋元時期的24座窯包是目前世界上發現規模最龐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窯遺址群。
  • 窯火不熄,福澤延綿
    你無時無刻的記著我,我會一直愛著你......福羲窯福羲窯理念 形之器即是心之器,美之廟宇,心之歸處福羲窯何解?以傳承華夏文明之光的心造瓷器日常之用,匠心獨具的瓷器給生活帶來幸福感。吉州窯系列吉州窯套裝
  • 千年吉州窯 陶瓷俏天下-吉安頻道-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走進吉州窯景區,一個個陶瓷生產現場,讓人感受到了這裡陶瓷產業發展的脈動。「有質感」「有特色」「有品位」等成為消費者關注、購買吉州窯陶瓷產品的理由,窯火傳承,綻放出的是越來越強大的生命力。多年來,吉州窯景區以旅遊促陶瓷產業發展,以產業促消費,成效顯著。
  • 「顯影中國」探尋吉州窯神奇的「木葉天目盞」
    一片飄零的落葉,經過泥與火的煅燒,在黝黑的茶盞之中煥發出重生的光彩——「木葉天目盞」,吉州窯的代表瓷器。「天目」即指黑釉瓷,吉州窯以黑釉出名,是中國現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窯遺址之一,也是中國古代黑釉釉瓷生產中心之一。南宋時期飲茶文化風行,吉州窯出產的黑釉瓷深受文人雅士青睞。一千多年前,吉州窯的木葉天目盞便已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海外。
  • 因為它,吉州窯成了宋瓷中最具創意的窯口
    最近啊,大肉莊來了一件可厲害的器物,重新引發了我對于吉州窯藝術性的思考。想必部分朋友已經見過它的諜照了,沒錯就是這件剪紙貼花的茶盞。吉州窯是我自己非常喜歡的一個宋代窯口。 ◎左:南宋 吉州窯剪紙貼花盞 大肉莊 ◎右:南宋 吉州窯黑釉盞
  • 劉品三吉州窯陶瓷藝術博物館開館暨學術研討會盛大舉行
    2020年11月14日上午,劉品三吉州窯陶瓷藝術博物館開館儀式暨學術研討會在吉州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盛大舉行!吉州窯作為江南地區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它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民族藝術特色,曾經無比絢麗地見證了吉安乃至江西文化尤其是陶瓷文化的輝煌和榮耀,在中國的陶瓷器史上佔據著重要的歷史地位。2013年伊始,劉品三、劉曉玉父女便得到了吉安縣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得以在吉州窯發源地創辦陶瓷文化企業,推動吉州窯文化產業的復興。
  • 古玩瓷器收藏:我國歷史上影響日本幾百年的宋人瓷器,吉州窯
    吉州窯,吉州窯專門燒制黑釉瓷。大多數人之所以初看吉州窯會有日本風之感,是因為正是吉州窯深刻影響了日本的美學,而之所以感覺有禪和文學的味道,那是因為這種風格是大名鼎鼎的宋式美學,而宋式美學的核心就是文學和禪。說吉州窯深刻影響了日本,會不會有點誇大呢?說吉州窯代表宋式美學,會不會誇大呢?
  • 追求裝飾致美的吉州窯
    宋代是中國陶瓷發展的黃金年代,除了舉世聞名的「五大名窯」及「八大窯系」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的瓷窯,如江西吉州窯,河南鶴壁窯、當陽峪窯等等。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瓷器的發展,為宋代制瓷業的輝煌寫下了光輝一筆。今天,記者著重介紹的是吉州窯。這一窯口,很講究裝飾,採用剔花、印花、彩繪、剪繪、貼花和堆塑等多種裝飾方法。尤以茶盞的木葉紋和黑釉剪紙貼花鳳鳥、梅枝等紋飾為突出。
  • 千年古窯吉州窯遺址公園開門迎客
    這是11月30日拍攝的吉州窯遺址公園揭牌儀式。當日,千年古窯吉州窯遺址公園在江西吉安縣正式對外開放,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參觀遊玩。吉州窯創燒於唐代晚期,經五代、北宋,鼎盛於南宋,至元末終燒,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遺址內現存24座古窯包,分布面積達2.8平方公裡,是我國目前保存完好的古名窯遺址之一,也是世界上已知現存最大的古窯包遺址群。吉州窯遺址公園距離吉安市約11公裡,園內分為陶藝展示區、旅遊觀光區和考古研究區。園內亭臺軒榭,小橋流水,綠樹成蔭,各色建築小品將吉州窯古陶瓷文化點綴得如詩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