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俗語」,我們似乎張口就來,並且覺得理所當然,而少有去想它的出處。或者會以為說,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也是把它當做諺語來用。有些比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大部分人都知道,這是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詩。但是更生僻一些的詩人,便鮮有人知,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那些句子,是出自他們筆下。
詩歌傳達出,看似坦然,其實背後沉重的隱憂。
當代也有相關歌曲出現,但它最早其實是詩歌。「月兒彎彎照九州」。
我們熟知的「前人栽地後人乘涼」的出處。
勸誡珍惜時光時會用到的「大熱」詩句。
「山雨欲來風滿樓」,形容即將有大事發生。
這句詩在現代意義已轉換,多用在情感方面。
這首詩其實是詩人在多次試第落榜後的心情寫照,懷才不遇之感的悲憤。最後一句是說,如果自己能夠參禪看破一切,那麼眼前就是「美人如玉劍如虹」的景象了。
同龔自珍的詩一樣,這首詩也是詩人心懷無人賞識、抱負無處施展的失落。只能以「百無一用是書生」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