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四節氣—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每年公曆11月7-8號之間,也就是太陽位置在黃經225°。
立冬後,白天的時間將繼續縮短,中午太陽的高度繼續降低。在以前古代社會,立冬是民間的「四時八氣」之一,人們通常都會舉行祭祀活動,並且立冬要更換冬裝稱為「寒衣節」 。 人們要穿上新的冬衣,互相「拜冬」,皇帝還會在立冬日「賜襖」「賜帽」,大家互道珍重,準備過冬。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二、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這表示立冬以後水開始結冰;土地也開始上凍;而三候「雉人大水為蜃」中的雉指的是野雞一類的大鳥,蜃指的是大蛤。在立冬後,像野雞這樣的大鳥便不多見了,但在海邊還是能見到外殼和野雞的線條、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當野雞在冬天初到的時候,它就變成了大蛤。
三、民間習俗
1、民間賀冬
賀冬也叫做「拜冬」,在以前漢朝就有這一習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而宋朝到了立冬這天,人們開始換新的衣服,一起慶祝,就像元旦節一樣。另外清朝時期在立冬這天,「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自民國以來,立冬時賀冬的傳統習俗似乎有了簡單化的趨勢。然而,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例如辦冬學、拜師活動等,都是在立冬舉行的。
2、立冬遊泳
現在,有一些地方開始創新慶祝立冬的方式,其中在哈爾濱、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漢等地區,在立冬這天,冬泳愛好者們都用冬泳來迎接冬天的到來,冬泳不管是在北方還是南方都是人們冬季運動的首選方式。
四、立冬食補
1、南方熱補
在中國南方地區,立冬的時候,人們喜歡吃雞鴨魚肉。臺灣地區在立冬這天街上的「羊肉爐」、「薑母鴨」等一些冬令進補餐廳都坐滿了人,並且還有一些家庭燉芝麻油雞和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2、北方餃子
立冬這天為什麼要吃餃子?因為有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除夕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現在你對立冬這個節氣了解多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