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按照《關於在全區組織系統深入開展「三強化三提升」活動的實施方案》要求,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在全區各級從事組織人事工作的幹部中開展了「最美組工人」選樹活動。經層層推選,共有33名優秀組工幹部榮獲「最美組工人」稱號。
今天,推出劉勇同志先進事跡。
勇於創新、吃苦耐勞、誠以待人是大家對他的評價。他就是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工委書記劉勇。
勇於創新
為儘快適應新崗位,做好組織工作,他甘做「笨學生」,甘用「笨方法」,甘下「笨功夫」,功夫不負有心人,到組織部1年多時間裡,他從「門外漢」變成了大家公認的「多面手」「活字典」,被評為大武口區優秀黨務工作者。
「組工幹部不能只低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組織工作更需要創新,只有創新,事業才能發展」。劉勇正是這句話的積極踐行者。他下社區、進廠區、到田間地頭收集社情民意,準確把握基層黨建的特點規律,創新黨建載體和工作方法,不斷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向規劃化、科學化發展。
他提出的關於基層黨組織規範化建設的建議被寫入石嘴山市第十次黨代會報告,並率先在全市開展規範化提升工作;為了強化黨建引領社區治理,他指導構建了「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總支)—網格片區黨支部—樓棟院落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體系,有效提升了黨組織快速響應、精準落實、服務群眾的能力。
他指導各基層黨組織廣泛開展體驗式、互動式、創意式、情景模擬式「四式黨課」,相關案例被中組部編入《全國黨員教育培訓100例》;起草的《黨組織關愛黨員八項舉措》,進一步完善了黨員關懷幫扶機制,增強了黨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吃苦耐勞
「組工幹部要甘於吃苦、樂於奉獻。」劉勇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成為劉勇的工作常態,餓了就以方便麵、麵包充飢。在他的不懈「攻堅」下,大武口區主題教育工作受到了上級部門的肯定,其中,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學黨支部的經驗做法還得到中央主題教育辦公室的肯定。
鼠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大年初一,劉勇便驅車匆匆從老家趕回了單位,開啟了長達60多天的「戰『疫』模式」:連夜發布《致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共產黨員的倡議書》,指導組建300餘個臨時黨組織,組織2800餘名機關黨員幹部、志願者堅守「疫」線,組織黨員捐款130餘萬元,等等,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對於組織和群眾,他總是默默耕耘、無私奉獻,沒有任何怨言;可對於家人,他卻虧欠的太多。早出晚歸的他,和兒女相處的時間很少。雖然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睡熟的臉龐時他都自責不已,可他深知,世間本無「兩全事」,既然選擇了組織工作,就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誠以待人
「文經我手無差錯、事交我辦請放心」。對待工作他是出了名的嚴謹細緻,近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他是這樣要求自己的,也是這樣要求幹部的。不過,在工作之外的劉勇卻全然不見「苛刻」模樣。
在接待基層黨務工作者、深入走訪群眾時,劉勇總是抱著熱忱的態度,不厭其煩地解答政策規定,跟蹤了解掌握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對待同事他總是問寒問暖、熱情幫助,對同事的個人情況、家庭情況了如指掌,誰家有什麼困難,他總會主動協調,跑前跑後,全力幫助。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尤長。劉勇深知,選擇了組織部,就意味著選擇了責任、選擇了奉獻。在未來組織工作的每一步,他將以勇立潮頭、矢志奉獻的勁頭,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的耐力,「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擦亮組工幹部的「金字招牌」,也收穫著自己的成長與喜悅。
往期回顧
原標題:《【最美組工人】大武口區委組織部劉勇:勇於創新、吃苦耐勞、誠以待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