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和田玉這個圈子小眾,懂行的人也少,向外科普宣傳常常是頗為艱難,外行的大多數人還總愛用刻板印象去解讀和田玉,導致科普不成,嘮出一肚子氣。但還好,無論是外行還是內行,人人都是願意審"美"的,所以在玉雕這件事上,遠比研究玉石真假好壞,要能說道得多。
在玉雕中,有一種獨特的設計技巧,那就是"俏雕",它是以白色為基礎,利用玉石天然的色澤紋理,以象形類色的方法施以適合玉材雕琢的題材,使作品的造型與顏色達到完美的藝術效果。就相當於命題作文,題目(顏色)定了,你所寫的內容(雕刻的圖案)就都要圍繞這個命題來。
▲海派玉雕大師吳灶發尤擅俏雕花鳥題材的器具,畫面細緻,情趣生動,工藝精巧,層次豐富,線條流暢而瀟灑,對皮色的掌握和運用十分巧妙(圖源網絡)
俏雕不僅難在顏色不能隨意更改,雕刻時還要注意挖髒去綹,減少玉石原生瑕疵對成品效果的影響,如果對玉材把握和認知不夠,設計有誤或雕工欠缺,一招雕錯,就很可能無法重來,白白浪費玉料和前期的準備。
古時候人們為了仿古或追求俏色,琢磨了很多染色工藝為白玉製品增光添彩,但現代人拿染色工藝來造假,漸漸地這種工藝也就上不得臺面了。不能靠染色調整玉石顏色,也就更加考驗玉雕師的創意和技術了。
▲吳德升《雙嬌》,中國玉雕大師吳德升在"仕女"題材的創作上,獨樹一幟。他將現代雕塑表現形式與傳統玉雕融合在一起,從中既有傳統玉雕的表現手法,又具有雕塑作品的寫實張力。(圖源網絡)
▲吳德升《壽極無限》
俏雕時,玉色的取捨也很重要,要根據產品造型和白玉質量分別對待,如果白玉質量特別好,那就要多照顧白玉部分,以保白色為主。如果白玉色澤不夠白,油脂度一般的話,就可在皮色上動腦動刀,創造出適合皮色的題材,以增加整件作品的藝術效果。
好的俏雕工藝可以大大增加玉器的價值和美觀程度,一旦設計出彩就可能是令人拍案叫絕的經典之作,即便玉料本身質量稍次,身價也能倍增。
▲崔磊的和田玉籽料怡然自得把件。海派玉雕大師崔磊尤擅人物題材,設計上以破形、破料為主,結合工藝上的變化,使得小小的把件也能更富內容、更富耐看、更富盤玩、更具創新。
▲崔磊 和田玉籽料鍾馗把件
▲崔磊 和田玉籽料人物把件
說到這兒,不得不說句題外話,很多人對大師玉雕的價格高昂十分費解,覺得機器都能做的東西,怎麼手工就能貴出天際?其實我們買的不僅是大師卓絕的工藝,更重要的是買他獨一無二、匠心獨運的設計,這也是機器始終無法完全取代人工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