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土著的祖先不光是亞洲人還有大洋洲人,DNA證實了

2020-12-19 澎湃新聞

美洲土著的祖先不光是亞洲人還有大洋洲人,DNA證實了

澎湃新聞記者 邢春燕 實習生 田可耘

2015-07-23 15:51 來源:澎湃新聞

美洲原住民到底是從哪兒來的?這是科學界一直在爭議的問題。這周,兩大科研團隊分別在《自然》雜誌和《科學》雜誌發表最新研究報告,他們通過最新的DNA測序技術,分析了古代人和現代人的DNA組成,最後得出美洲原住民竟然與澳大利亞和美拉尼西亞土著民有相同的祖先,這與之前起源於歐洲或亞洲的理論有出入。但是,大洋洲土著居民的DNA是如何混入美洲原住民的基因組中呢?兩組科學家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1968年在美國蒙大納州克洛維斯紀元墓地遺址裡發現的工具。

隨同出土的還有一具1.2萬年前的男孩遺骸,圖為遺骸發現地。該男孩的DNA被用來作為這兩項研究比較的基礎。

哥本哈根大學地球遺傳學中心主任艾斯克·威勒斯勒夫( Eske Willerslev)領導的團隊研究了美洲和亞洲古代人與現代人的基因組,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的《科學》雜誌上。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大約2.3萬年前,北美原住民取道當時連接亞洲與美洲的白令陸橋,從西伯利亞進入阿拉斯加,最終一次性遷移到美洲新大陸。

不過,這些人之後又分化為北美原住民和南美原住民兩個不同群落。而南美原住民之所以擁有與澳大利亞-美拉尼西亞人(Australo-Melanesian)相同的基因,是因為更近一次的人口混雜。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遺傳學家大衛·賴克(David Reich)及其團隊則研究了澳大利亞-美拉尼西亞人的基因,並將結果發表在最新的《自然》雜誌上。他們得出了不同的結論:澳大利亞-美拉尼西亞人的基因在遠久於2.3萬年前就到達了美洲,並且人口遷移不止出現過一次。「這太意外了,過去一年半,我們一直在試圖解開謎底。」

7月21日,賴克說,「結果與人口單一起源論不一致,亞馬遜人的祖先有兩大不同的來源(北美的亞洲人血統與南美的澳大利亞-美拉尼西亞人血統),我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科學觀察。」

美國南方衛理公會大學考古學家大衛·梅爾澤(David Meltzer)及同事也是《科學》雜誌研究報告的作者。他表示,早在幾個世紀前,他所在領域的科研人員就開始研究美洲早期歷史,討論第一批移民到達這片土地時,人口轉移是否具有盲目性和脈衝性。

儘管考古學家們很善於通過確定古器物所處年代,來確定澳大利亞-美拉尼西亞人移民在美洲定居的時間(大約1.5萬年),但他們無法弄清人口歷史的其他細節。而這些細節卻是遺傳學家所擅長的,他們通過精良的儀器和設備,最新的DNA測序技術,可以精確分析出來。

《科學》雜誌的報告就試圖確定其中的一些細節。論文的作者之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計算生物學家宋雲(Yun Song)說,他們得出美洲原住民在2.3萬年前離開了亞洲人的群落,這是他們最早有可能向南遷徙的時間。他們還推測,北美人和南美人在1.2萬年至1.5萬年前發生了分化,後者混入了澳大利亞-美拉尼西亞人基因。

當然,宋雲並不認為兩組科學家得出的結論不一致,他想知道《自然》雜誌所刊論文中所假設的「經年累月的基因流動得益於多次有組織的……人口流動」是否正是自己團隊所提出的「一波大規模遷徙潮後又一次的人口混雜」。「或許只是語義上有歧義。」他說。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人類學教授約翰·霍克斯(John Hawks)未曾參與這兩項研究,但他認為兩個團隊得出的數據有很大的相似性。他表示,自己更傾向於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因為他們在得出結論的過程中更倚重古代的DNA序列。儘管如此,他還補充道,未來更大範圍的取樣也可能會得出古代第二次遷徙的證據。

賴克表示,對於自己團隊提出的「美洲原住民來自於澳大利亞和美拉尼西亞」這一假設,團隊已經反覆進行驗證。他希望將來科學家們能有更詳實的證據加以證實。「有過去人口的追蹤記錄,人們會找到這一祖先族群的。」他說。

梅爾澤則表示,這個想法令他十分激動。科學家沒有1.2萬年到2.4萬年前美洲原住民的DNA樣本,但他們如果能得到一個可靠的樣本,或許就能確定它的序列,並尋找澳大利亞-美拉尼西亞人基因的線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109)

相關焦點

  • 美洲早期的印第安人,他們的祖先來自哪裡?
    土生論者認為,人類起源於地球的各個地區,其中也包括美洲大陸。但從考古發掘來看,直到晚期智人階段,即現代人出現後,人類才逐漸佔據地球上更廣大的地區,逐步進入美洲及大洋洲。在美洲,至今還沒有發現過類人猿化石,而人類是從類人猿經猿人進化而來的。考古資料證明,在美洲只有猴類而無猿類。
  • 愛斯基摩人是蒙古人種,為何成了美洲土著?
    美洲大地上,在歐洲人到達之前,生活著非常多的當地居民,也就是美洲土著,這些人幾萬年前就存在於這個地方,並且開枝散葉,有了自己的語言。在今天加拿大的北部地區,生活著一群特殊的人,他們生活方式奇怪,出門用雪橇,住的是冰屋,吃得很簡樸,這群人就是因紐特人,也叫做愛斯基摩人。
  • 美洲的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土著居民
    美洲的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土著居民。過去曾被稱為紅種人,以為她們的皮膚是帶紅色的。後來發現他們的紅膚色是由於他們習慣在面部塗以紅色蕨料,而實際上膚色是黃的,是黃種人的一個分支。美洲人(印第安人)的起源問題也是長時期來有很多爭論的一個問題。
  • 一名女嬰改寫美洲歷史:2萬年前美洲原住民就已是美洲人
    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 西媒稱,一個女嬰可能正在改寫最古老美洲人的歷史,她的遺骸在阿拉斯加被發現,距今已有約1.16萬年歷史。一個研究團隊考古學家分析得出了其中完整的基因組,證實她來自於一個迄今為止完全未知的族群。
  • DNA研究證實:美洲原住民與玻里尼西亞人800年前曾互動頻繁
    一項新的研究結果表明,美洲原住民和玻里尼西亞人曾在公元1200年左右,跨過廣闊的大洋有過親密的接觸。雖然證據很難被找到,但研究團隊通過現代人的DNA能找到其中的些許蛛絲馬跡。
  • 美洲印第安人是蒙古人種的後裔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現代印第安人 人類學家早已證實現代印第安人的祖先是從亞洲通過白令海峽來到美洲的。在遙遠冰河的時期,亞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有一塊像橋梁一樣的土地相連接,印第安人的祖先正是通過白令海峽的路橋分批來到美洲。既然印第安人來自亞洲,那麼他們與現在生活在亞洲的蒙古人種具有親緣關係是合乎邏輯的。 但事實是真的如此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您需要了解美洲印第安人與今天的亞洲人有什麼不同。二者之間其實差異很大!
  • 美洲人種大換血,土著幾乎絕滅,歐洲人到底做了什麼?
    看看如今的美洲大陸,你是否有疑問。歐洲人是如何高效的把一個印第安人的家園,變成如今歐洲人的天下?速度為何如此之快?美洲的殖民成果比在非洲、亞洲做的都更為「成功」。他們不像亞洲人,我們對這些疾病並不陌生,中國人在古代就對天花有了完整的記載。回看美洲歷史,我們可以確定,疾病席捲了土著居民,消滅了很大一部分。有趣的是,有研究表明,梅毒可能來自美洲大陸,哥倫布的船隊把病毒帶回了歐洲,俄羅斯和匈牙利曾經出現大規模的爆發。
  • 科學家發現東亞人、澳洲人DNA中有著同一種古人的不同混血,進化路...
    現代人的祖先不只是和尼安德特人交配過。   3月15日,《細胞》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顯示,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們研究了超過5600的全基因組序列的人,他們分別來自歐洲、亞洲、美洲、和大洋洲,並把他們的基因與丹尼索娃人的基因進行比對。
  • 你知道美洲最早的居民是什麼人嗎?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富饒遼闊的美洲大陸最早的主人。可是,為什麼美洲最早的居民被稱做「印第安人」呢?他們又是從哪兒來的呢?關於「印第安人」的名稱,是一個歷史的誤解。關於美洲印第安人祖先的起源問題較複雜,很長時期以來,一直有爭論。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即從美洲各地考古發掘的結果看,既沒有發現過類人猿化石,也沒有發現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骨及文化遺物。但由於發現了舊石器末期的遺物,故可以確切地認為,至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北美大陸上已經有人居住了。因此,一般的結論是印第安人最早的祖先是從外池遷入美洲的。
  • 研究說古代東亞人與丹尼索瓦人混血較多
    新華社華盛頓3月15日電(記者周舟)美國一項最新研究說,現代人進化史上可能曾經兩次同古人類丹尼索瓦人發生大規模混血,相比於大洋洲人,東亞人與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匹配度更高。  丹尼索瓦人是生活在距今數萬年前的一個古人類種群。現代人祖先曾與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等古人類共同生活並發生混血。
  • 科學家「釣」出田園洞人「真身」 到底是何許人也
    只有通過充分的基因組數據和沒有受到這些外來人群影響的古歐洲人,才能讓我們最終了解田園洞人到底是不是古東亞人。於是付巧妹等人與德國馬普進化人類研究所合作研發了一種新技術,成功地把古人類的DNA「釣」了出來,證實與古代或當代的歐洲人相比,田園洞人與古代和當代的東亞人更加接近。
  • 研究稱亞洲人與美洲原著民源於共同祖先 來自中國
    據法新社23日報導,一項化石DNA研究成果表明,現今亞洲人與美洲原住民源於共同祖先,他們生活在4萬年前的中國。研究人員21日在聲明中表示,他們利用在2003年北京周口店田園洞發現的一個4萬年前的腿骨中,提取了細胞核和線粒體DNA,重建了這名古人的基因檔案。
  • 美洲印第安人來源之謎:與古中國大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儘管現在對於達爾文進化論和人類起源問題存在爭議,暫且存疑不論,但從近來的考古發現及人類學、語言學、史料記載等都表明:印第安人與中國大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16世紀,西班牙人何塞·阿科斯塔就提出美洲的印第安人可能是亞洲人的後裔;18世紀,俄國學者克拉契尼科夫第一次提出了古人類經西伯利亞遷至美洲並形成印第安人的假說;而我國學者賈蘭坡則認為,亞洲遠古居民經白令海峽到達美洲。
  • 據DNA檢測早在哥倫布之前美洲印第安人和維京人可能一起來到歐洲
    這一特徵可能在公元1000年左右融入了冰島人的血脈,當時第一個維京美洲印第安孩子出生了。 歷史記載和考古證據表明,冰島維京人在1000年之前到達了格陵蘭島,並迅速向現在的加拿大推進。
  • 古代嬰兒的DNA揭示了美洲印第安人家譜被遺忘的分支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11500年前埋葬在阿拉斯加的嬰兒遺骸揭示了美洲印第安人中一個被遺忘的分支。根據這項研究,這個嬰兒的DNA比現代美洲原住民的祖先更加古老,所以它應該是一個以前未知的,更古老的人類。
  • 最早的日本土著是什麼人?
    土著」的概念,古已有之,張岱《夜航船》解釋,土著:音土著(tu zhuo),言著土地而常居者,非流寓遷徙之人也。今人誤讀為(zhu)注。是相對於外來殖民者而言。他們的祖先在不同文化、或不同種族的人來的時候,就已居住在一個國家或一個地理區域。新來者後來通過徵服、佔領、殖民等手段,佔有了統治地位。阿伊努人日本最早的土著是蝦夷人,亦稱阿伊努人(アイヌ),是在日本的北海道、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居住的民族。他們的體格不像是鄰近的類蒙古人,有可能是分布在亞洲北部地區的早期類高加索人的後裔。
  • 美洲印第安人比歐洲人更早發現世界?DNA和紅薯證明他們的冒險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是歐洲人發現了新世界——美洲,不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很可能是美洲人比歐洲人更早發現世界,他們在1000年前就到過南太平洋。我們知道,現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居民,比如玻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的土著居民,其實是亞洲人的一支。
  • 歷史疑問:美洲出現甲骨文,早於哥倫布,印第安人是商朝的後代麼
    文字篆刻時間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早了2800多年。 這個發現顛覆了眾多已知歷史,產生一個新的問題: 美洲的印第安人是商朝人的後代麼?難道是我們的河南老鄉?
  • 亞洲和美洲隔海相望,古人類是如何完成大遷徙的?是靠遊泳嗎?
    畢竟從人類演化史來看,這個時候現代人類的直接祖先——智人早就已經出現了,不過,這裡卻有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20萬年前的美洲大路上,並沒有任何一個人類。 雖然至少200萬年之前,第一個人類——能人,就已經出現在非洲了,此後過去的200多萬年時間裡,古人類也一直不斷進行遷徙,但是,由於古人類沒有任何的交通工具,所以,古人類的遷徙其實主要都集中在非洲、歐洲和亞洲。 隔海相望的美洲和澳洲等,是根本就沒有辦法抵達的。
  • 中國人是美洲人的祖先,此物或是證據?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非著名文明散落在美洲各地,如前面說到的:瓦哈卡文明、墨西哥灣沿岸文明等。這些文明在創造了各自燦爛文化的同時,也製作了大量精妙無比的陶器。透過這些陶器,讓我們有可能去了解並認識古代美洲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們的日常生活狀態。今天,咱們接著說美洲非著名文明之——墨西哥西部文明以及它的特色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