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國新基建之大數據的發展趨勢

2020-12-18 電子發燒友

分析我國新基建之大數據的發展趨勢

佚名 發表於 2020-12-15 16:40:37

當前,數據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後最為活躍的生產要素,數據流帶動資金流、人才流、技術流、物資流,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大數據作為以海量、多維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大數據技術產品和應用為核心內容的新興技術和產業,是推動生產方式變革、生產關係再造和生活方式改變的重要抓手,是實現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和推動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需要和必然選擇。

「十三五」時期,我國大數據從無到有,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行業應用快速推廣,大數據發展水平逐漸成為衡量國家和地方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

一、從技術驅動到場景驅動,大數據產業迎來新一輪增長周期

受新*肺*疫情倒逼,大數據與各行業領域融合持續深化,產業監測、資源調配、行程跟蹤等大數據創新應用場景加速迭代,大數據產業發展動力從技術「硬核」變革向應用服務深化轉變的態勢將更加明顯。據IDC預測,2020年我國大數據相關市場的總體收益將達到104.2億美元,同比增長16.0%,增幅領跑全球大數據市場;2020-2024年間,我國大數據技術與服務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19%,軟體和服務收入佔比將顯著增加。

二、從資源觀到資產觀,數據要素價值創造成為新藍海

隨著數據要素可參與分配的政策紅利效應釋放,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將紛紛參與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積極探索數據資產有效運營和價值轉化的可行途徑。電信、金融等數據治理模式較成熟的行業加速數據運營和服務創新;交通、旅遊、醫療、製造業等擁有豐富數據資源的行業深入探索基於大數據的業務變革;政府、民生等領域更加重視大數據平臺建設,推動大數據應用成果融入決策、服務於民。數據要素市場機制建設將成為地方改革重點,為數據在各行業、各業態、各模式中的融通應用和價值釋放鋪平道路。

三、從應用突破到底層自研,大數據步入創新突圍期

隨著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主導權競爭日益激烈,我國擁有技術能力的企業在大量創造數據應用新場景和新服務的同時,將更加注重基礎平臺、數據存儲、數據分析等產業鏈關鍵環節的自主研發。由於我國數據應用市場體量龐大、需求複雜,國外先進技術路線多數存在「水土不服」,為本土企業自主研發和定製化服務提供了契機,並在混合計算、基於AI的邊緣計算、大規模數據處理等領域實現率先突破,在資料庫、大數據平臺等領域逐步推進自主能力建設。

四、從單一技術主體成長到多主體融入,大數據企業創新創業勢能趨強

在海量數據供給、活躍創新生態和巨大市場需求的多重推動下,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專業化服務企業和融合性應用企業聯動、獨角獸企業興起的大數據行業競爭格局將加速形成。阿里、騰訊、百度等龍頭企業持續深化大數據布局,大數據基礎技術型企業向交通、醫療、製造業等領域進一步下沉專業化服務,金融、傳媒、教育等行業企業加快大數據技術能力建設,深耕新型數字業務。此外,大數據領域創新創業進一步活躍,具有創新力和發展潛力的大數據獨角獸企業增長勢頭日益強勁,2020年《網際網路周刊》評選的大數據獨角獸企業已達50家,實現連續三年增長。

五、從統籌發展到特色聚焦,大數據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向「深」而行

受益於國家重大戰略區域、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服務貿易擴大試點等政策疊加效應,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地區大數據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融合發展日益深化,將持續引領全國大數據發展。站在統籌發展視角,8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在政策機制、數據資源體系建設、主體培育、產業集聚等方面積累了可推廣的實踐經驗。未來,6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28個服務貿易擴大試點省市(區域)將圍繞數據要素價值釋放,在新基建、數字政府、新型智慧城市、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數字貨幣、數字貿易、區域一體化等方面推動特色發展。

六、從政策拉動到自發需求,大數據賦能效應加速釋放

隨著「上雲用數賦智」、工業網際網路創新應用工程、數字鄉村等政策的落地實施,在行業領先企業數位化轉型實踐探索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數位化意識覺醒,更清醒地認識到數據要素在價值創造和分配中的重要地位,更積極地尋求適合自身特點的轉型路徑和模式,「自下而上」地推動以大數據為驅動的生產服務消費深度融合、線上線上應用場景深度融合、傳統工藝與新興業態深度融合,大數據對傳統行業領域的賦能效應將進一步釋放。

七、從實踐探索到理念變革,工業大數據應用創新走向縱深

大數據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正從產品級、設備級向產業鏈級深入拓展,通過工業知識、業務、流程的數據化、算法化、模型化,將為整個製造體系裝上「智腦」系統,形成動態感知、敏捷分析、全局優化、智能決策的強大能力。這一過程,也是工業企業數據管理意識樹立、數據管理能力加快構建的過程,企業將更加重視數據戰略與未來發展戰略的統籌規劃,設立專職數據管理機構,圍繞數據治理、數據架構、數據標準、數據質量、數據安全、數據應用、數據生存周期等循序建設,築牢工業數據創新應用根基。

八、從共享開放到開發利用,公共數據成數據有序治理「試金石」

受數據要素市場培育需求牽引,在政府數據開發平臺建設的建設基礎之上,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將成為探索數據共享、流通、交易、開發的優先領域。政府和社會互動的大數據採集和共享融通機制將加快探索,企業登記、交通運輸、氣象等公共數據開放和數據資源有序流動的制度規範將率先形成,農業、工業、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將湧現一批數據開發利用新模式和新場景,逐步帶動其他領域數據資源優勢配置和深度開發。

九、從IDC主導到融合創新,泛數據基礎設施加快築造智能底座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大數據基礎設施突破傳統數據中心(IDC)發展路徑,更加注重「數據+算力+算法」協同發展,實現從理念、技術到內容的全面升級。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數據為核心、以信息網絡為基礎,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泛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在此基礎上,更海量多樣的數據、更強大系統的算力、更成熟適配的算法有效聚合,引領創新範式、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深刻變革,全面支撐經濟社會各領域高質量發展。

十、從服務輸出到規則輸出,數字貿易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構建

近年來,通信服務、社交媒體、電子商務、數字內容等數字服務貿易出口增長強勁,已成為我國融入全球價值鏈的重要領域。隨著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擴大試點,數字貿易將從基於信息通信技術開展的實物貿易、數字產品和服務,向數據跨境流動與監管等方面的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進一步深入拓展,試點省市(區域)將加大體制機制改革力度,出臺一批鼓勵數字貿易、促進數據跨境流動的利好政策,支撐全面擴大開放,促進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責編AJX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 新基建數據中心創新發展分論壇
    「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特設「新基建數據中心創新發展分論壇」,本次論壇主題為「綠色新基建 創新IDC」,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與ODCC(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具體承辦的此次論壇將帶來哪些亮點呢?亮點1:新思路、全方位、深剖析!
  • 「新基建」背景下我國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及對策
    「醫院新基建」應在規劃上適應新的信息技術對醫療工藝設計產生的變革推動作用,突破傳統、打破常規,用前瞻性的眼光,根據未來醫院的功能尤其是數位化功能進行規劃設計。下面將對「醫院新基建」的關鍵四大板塊技術(5G技術、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中心)在新技術在醫院建設以及運營中的應用及發展分別進行分析。
  • 鵬博士大數據公司榮膺「新基建先鋒獎」 加碼布局大灣區新基建
    8月13日,國內雲計算和數據中心領域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中國IDC行業標誌性盛會——第十五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IDCC 2020大灣區新基建(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論壇」在深圳隆重召開。鵬博士大數據公司作為數據中心行業的頭部企業受邀參加此次盛會。
  • 行業分析:在「新基建」的推動下 數據中心正迎來發展新契
    據《經濟參考報》不完全統計,今年下半年以來,已有福建、浙江、雲南等省份相繼發布「新基建」行動計劃,明確量化數字中心建設藍圖,阿里、騰訊等頭部企業也密集發布數據中心新建計劃,加快布局數據中心集群。目前,在「新基建」的推動下,數據中心正迎來發展新契機!
  • ...國家科技部原副部長吳忠澤:新基建 新科技 引領中國數據中心...
    當今世界正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得這個大變局加速了。世界經濟正在深度的衰退,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重組,世界進入了一個動蕩的變革期。世界經濟格局經歷著深刻的調整,許多國家都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中,科技創新是一個關鍵的變量,我們要在危機中遇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那麼必須要向科技創新要答案。
  • 大數據分析領域有哪些發展趨勢?
    目前,大數據分析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行業,一夜間,似乎企業的數據已經價值連城。企業都在開始嘗試利用大數據來增強自己的企業業務競爭力,但是對於大數據分析行業來說,仍然處於快速發展的初期,這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每時每刻的都在產生新的變化。
  • 乘風「新基建」 新華三深度解讀數據中心建設之道
    為推動數據中心技術創新,凝聚產業共識,以「乘風破浪新基建,數據賦能新時代」為主題的2020年第八屆數據中心年度峰會(2020 CDCC數據中心大會)盛大召開。憑藉在數據中心領域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諸多優質的服務案例,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於此次峰會上獲得了2020「數據中心科技成果獎」一等獎,並舉辦「新基建下的數據中心建設之道」主題論壇,以豐富實踐和案例與業界分享。
  • 智慧芽以大數據賦能「新基建」
    區別於上一輪大規模基建投資中的「鐵公基」(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新基建」被認為一般包括七大領域: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以及集成電路、量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智慧芽作為研發創新情報和智慧財產權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商,也充分發揮自身在大數據、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優勢,為「新基建」注入新動能。
  • 天眼查大數據:「新基建」激活新經濟市場主體
    提及2020年的熱詞,「新基建」必須佔有一席之地。與提起基建就想到「鐵公基」對比,「新基建」主要是指以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信息數位化的基礎設施。事實上,中央對於「新基建」的謀劃布局早已展開,而「新基建」也與普通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中國大數據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
    進入**年以來,大數據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已滲透到金融、醫療、消費、電力、製造以及幾乎各個行業,大數據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也正在不斷地湧現。  我國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效應開始顯現,出現京津冀區域、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和中西部4個集聚發展區,各具發展特色。
  • 2020年版中國大數據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統計數據顯示,**年國內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已達1105.6億元,較**年增長44.15%。其中,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大數據軟體和大數據應用分別佔比64.53%、25.47%和10%。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大數據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截至**,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
  • ...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新基建的數據中心
    作為數據中心雲計算產業內知名的盛會以及IDC企業、電信運營­­商、網際網路、金融、政府和廠商等產業上下遊的高效溝通平臺,與會嘉賓包括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數千人。在主論壇上午場,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發表了《新基建的數據中心》為題的精彩演講。
  • 主題出版發展現狀與趨勢的大數據分析
    原標題: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主題出版發展現狀與趨勢的大數據分析 7月初,全民閱讀與融媒體智庫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結合行業智慧,對近年來主題出版的基本狀況與發展趨勢進行了定量與定性考察,詳細剖析了當前主題出版所面臨的痛點與難點,針對性地給出了主題出版下一步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 銀河系創投饒慧鋼:新基建下,數位化供應鏈將呈現五大發展趨勢
    銀河系創投饒慧鋼:新基建下,數位化供應鏈將呈現五大發展趨勢 2020-08-21 10:32
  • 付於武:借 「新基建」契機發展智能網聯 將中國汽車發展推到歷史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再次成為熱詞。在「新基建」中,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都在智能網聯汽車中應用廣泛。
  • 長江產經智庫圓桌會:中國新基建:發展機遇、策略與影響
    2020年4月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新基建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七大領域。今年以來,新基建是地方政府、科技、工業等人士的共同關注點。新基建的七大領域如何有序推進,對中國經濟發展和布局有何影響,對企業和人們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 2020年大數據發展現狀分析前景預測 - 中國大數據行業現狀分析與...
    進入**年以來,大數據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已滲透到金融、醫療、消費、電力、製造以及幾乎各個行業,大數據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也正在不斷地湧現。  我國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效應開始顯現,出現京津冀區域、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和中西部4個集聚發展區,各具發展特色。
  • 北京網際網路大會嘉賓訪談|有孚網絡商彥強:為新基建「築基」,數據...
    2020年9月17日,以「5G賦能互聯,點亮未來之光」為主題的2020(第十七屆)北京網際網路大會將在北京盛大召開,聚焦5G新基建最新動向,探討網際網路行業「下半場」的發展如何和數字產業化趨勢。會前,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特採訪了與會嘉賓——上海有孚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有孚網絡)華北總經理商彥強,聽他講述數據中心如何支撐各行業數位化轉型。
  • 「新基建」一詞的熱度,「新基建」究竟是個啥?
    ,並在文中提出七大焦點,「5G:今年基站建設量有望超55萬個」,「特高壓:或帶來1500億元的增量市場」,「城市軌道交通:預計2020年通車裡程有望突破1000公裡」,「充電樁:市場空間千億元級別」,「大數據中心:西南、西北有較大增長潛力」,「人工智慧:今年我國市場規模增速預計遠超全球平均水平」,「工業網際網路:預計『5G+工業網際網路』將是投入重點」。
  • 超車吧,新基建!
    在去年5周年的數博展會上,組委會圍繞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興領域,為全球大數據輸出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對貴州和我國大數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次停辦,實屬疫情下的無奈之舉。不過,圍繞大數據的交流和討論並不會因此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