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
在唐代以前,烏鴉在中國民俗文化中是有吉祥和預言作用的神鳥,有「烏鴉報喜,始有周興」的歷史常識傳說,漢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類相動》中引《尚書傳》:「周將興時,有大赤烏銜谷之種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諸大夫皆喜。」 古代史籍《淮南子》《左傳》《史記》也均有名篇記載。
烏鴉在《山海經》等古籍的記述,古人想的是太陽是如何運行,是背後有烏鴉在控制。
又名金烏,指的是太陽的別名,也稱為「赤烏」,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之一。在中國古代神話裡,紅日中央有一隻黑色的三足烏鴉,黑烏鴉蹲居在紅日中央周圍是金光閃爍的「紅光」,故稱「金烏」如:唐朝韓愈詩:「金烏海底初飛來。」和白居易詩:「白兔赤烏相趁走。」 金烏形象原是二足西漢後期演變為三足(見馬王堆非衣九陽,二足金烏)
三足金烏
唐代以後,方有烏鴉主兇兆的學說出現,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烏鳴地上無好音。人臨行,烏鳴而前行,多喜。此舊佔所不載。」
無論是兇是吉,「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是儒家以自然界的的動物形象來教化人們「孝」和「禮」的一貫說法,因此烏鴉的「孝鳥」形象是幾千年來一脈相傳的。《本草綱目·禽·慈鳥》中稱:「此烏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但烏鴉是否真的具有這種習性,還有待現代人的研究和觀察證實。
在中國西藏和四川一些地區,烏鴉也是作為一種神鳥來崇拜,無論是發掘的吐蕃文獻還是西南地區的「懸棺」和「天葬」習俗,均證明這一點。武當山為道教宗祠,把烏鴉奉為「靈鴉」,並在山上建有烏鴉廟,「烏鴉接食」為武當八景之一,就是進山的遊人,也要隨身攜帶一些食品,散放給烏鴉來啄食。
烏鴉雖然形象不雅,但在中國文化中僅限人們心理上的灰色影響,還不存在對它的特別排斥現象
烏鴉
在英國
烏鴉在英國王室被視為寶貝。渡鴉在倫敦塔一住就是幾個世紀。1660年,王室天文學家約翰·弗蘭斯蒂德在倫敦塔夜觀星相,他對查理二世抱怨渡鴉肆無忌憚地聚集和飛翔影響了他在塔頂的觀測。可是當查理二世下令趕走渡鴉的時候,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那麼多誓死也要保護渡鴉的臣民,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這些渡鴉是倫敦塔的聖物。早就有傳說指出,如果渡鴉離開,倫敦塔、君主政體和整個英國都將土崩瓦解。伊莉莎白一世時代以來,民眾對渡鴉漸漸建立起了信任和尊敬的情感,而現在,查理被民眾堅定的意志和對渡鴉超乎尋常的熱情震驚了
倫敦市區烏鴉
智力超眾
加拿大蒙特婁麥吉爾大學動物行為學專家路易斯·萊菲伯弗爾對鳥類進行IQ測驗,排出各種鳥類的智商高低。據研究:烏鴉是人類以外具有第一流智商的動物,其綜合智力大致與家犬的智力水平相當。這要求烏鴉要有比家犬複雜得多的腦細胞結構。烏鴉是人類以外的動物界中具有獨到的使用甚至製造工具達到目的的能力,藉助石塊砸開堅果,它們還能夠根據容器的形狀準確判斷所需食物的位置和體積,「烏鴉喝水」的故事反映了其思維的巧妙。
在烏鴉當中,智商最高的要屬大嘴烏鴉日本亞種。在日本一所大學附近的十字路口,經常有烏鴉等待紅燈的到來。紅燈亮時,烏鴉飛到地面上,把胡桃放到停在路上的車輪胎下。等交通指示燈變成綠燈,車子把胡桃碾碎,烏鴉們趕緊再次飛到地面上美餐。
烏鴉能完成很多複雜的舉動,例如它們習慣將大塊的、自己無法一次飛行攜帶的牛油或者羊脂分割成小塊便於攜帶;它們在發現散落的餅乾後能用嘴將一塊塊餅乾精確地壘在一起,然後一次叼走;如果看到地上有兩個麵包圈,它們能想辦法處理一次帶走,不留給其他鳥類機會;為了誤導天敵,它們會製造一個假的儲存食物的地方。但是以上諸多相對複雜的行為也不能說明烏鴉潛意識裡具有類似人類的推理能力,能計劃出兩個行為方式,然後在其中選擇一個較好的。
烏鴉投石喝水
大多數人的觀點,在古代巫書的記載中,烏鴉和黑貓一樣,常常是死亡、恐懼和厄運的代名詞,烏鴉的啼叫被成為是兇兆、不祥之兆,人們認為烏鴉的叫喚,會帶走人的性命、抽走人的靈魂,因此烏鴉被人們所討厭,認為是大不祥之鳥。
因為烏鴉的嗅覺敏銳,能感受到腐敗死亡的氣味,所以會被認為是不祥之鳥。烏鴉喜歡聚合的特點被用來當成貶義詞,比如「烏合之眾」,就用來比喻沒有組織,沒有訓練,像群烏鴉似的暫時聚集的團夥。《後漢書·耿弇傳》就說:「發突騎轔烏合之眾,如推枯折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