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主題宣講走進內蒙古民族大學
10月23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宣講活動走進內蒙古民族大學,特邀內蒙古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講師王紹東,為內蒙古民族大學師生進行題為《內蒙古地區構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依據與歷史貢獻》的科技幹部專題培訓講座。
據悉,本次活動是內蒙古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講座的第二講。王紹東從內蒙古地區構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依據和歷史貢獻兩條主線出發,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理解和把握「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核心要義、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團結的重要論述為遵循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等方面進行了生動地闡述,具有理論高度、思想深度和視野廣度,本次培訓進一步深化了學校師生對於民族團結和中國夢的理解,有利於加強各民族師生之間和諧相處、守望相助,有利於真正實現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主題宣講走進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
10月23日下午,「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主題宣講走進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
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這一時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進入最活躍狀態,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民族地區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中不斷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事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講座邀請內蒙古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包銀山進行宣講。包銀山以《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研究—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題,從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中華民族與國家認同、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享的文化特性與中華文化認同、守望相助的中華大家庭、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七個方面深入淺出、全面細緻地解讀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系列講話精神,並立足當前實際、引經據典,作了深入分析和詳細講解。
參加講座的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宣講,我們進一步築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高了自覺維護民族團結、踐行民族團結進步的思想意識,我們一定從自身做起,增進交流,和諧相處,真正做到各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實現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
記 者 | 卓琳 王諾敏
編 輯 | 劉宇琪 席阿如汗 遲婷
審 核 | 斯琴塔娜
郵 箱 | tlrbwlzx@163.com
原標題:《「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主題宣講走進內蒙古民族大學、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