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同學是非常的關心,藝術生上大學學費高不高的,小編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藝術生上大學學費怎麼樣
藝術就是一個燒錢的東西,美術當然也是。美術生除了日常學習外還要學習藝術。和其他專業一比較,美術生的學費確實要貴出很多。但是在藝術生裡,這的確是正常的價格。
美術生上大學之所以貴,是因為是因為藝術生在培訓學習過程中的投入資金也很多,學藝術的同學都知道,在高中甚至初中開始,就已經開始踏入了學習藝術專業的道路,每年的藝術學費也是很大一筆投入,一直到高中藝考結束,這幾年的學費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而且,如果真的喜歡美術的話,算錢就沒有意義了。眼光要放得長遠一點,真正喜歡的人不會因為它貴就放棄它,專業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目前,美術生的就業前景越來越好,就算前期投入大了一些,但想想以後一切都值得。
學費上漲你上得起大學嗎
寧夏:「史上最快」漲學費?
寧夏此番大學學費上漲最受關注:文史類新標準4000元,漲幅為54%;理工類新標準4400元,漲幅為57%;醫學類新標準5300元,漲幅為76%;藝術類新標準8000元,漲幅為23%。動輒超過50%的學費上漲,被網民驚嘆為「史上最快漲學費」。不過,根據有關負責人介紹,寧夏由於原來的收費標準偏低,因此這次漲幅相對較大,但新標準的絕對數並不高。
對當地一個城鎮家庭孩子來說,上文史類專業的學費佔家庭年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6%,而上藝術類專業則要佔11.2%;換一個農村家庭孩子,兩項數據則分別為17.8%、35.6%。而學費沒漲前,這兩個數據分別是11.6%、28.9%。也就是說,如果當地一個農村家庭的孩子要讀大學藝術類專業,那麼這個家庭年可支配收入的超過三分之一都將用於為其交學費。
農村家庭學費支出負擔更重
由於當前我國城鄉居民收入仍有差距,因此農村家庭的相對負擔要顯著大於城鎮家庭,有的地區甚至存在數倍的差距。
在9個省區市中戶均年可支配收入最低的貴州,一個城鎮家庭的孩子上「211」重點院校的普通本科專業,學費佔家庭年可支配收入的7.4%,但農村家庭這一數據達28.4%——學費沒漲前,這一數據為20.7%;如果上的是藝術類院校,則城鎮家庭要付出家庭年可支配收入的13.4%,農村家庭則高達51.1%——學費沒漲前,這一數據為34.1%。
藝術類院校農村學子「傷不起」
至於讀藝術類院校和專業,農村家庭的孩子更是「傷不起」,因為一年學費可能要花掉全家超過一半的年可支配收入。比如在湖北,農村家庭孩子上民辦高校的藝術類專業,一年學費最高要18000元,相當於該省農村平均年可支配收入的64.2%——學費沒漲前這一數據為53.5%;在廣西,農村孩子讀藝術類專業學費佔家庭年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高達66.1%。
為什麼說藝術生更適合留學
1、經濟大多良好
據相關不靠譜統計,一般的留學生更喜歡選擇大熱門專業,原因很簡單:就業面廣,工資高;家境比較好的孩子,比如繼承者們,那肯定是管理類啦,設計類,金融財經商科類最普遍了,也對,家裡一大攤子生意要打理,不學這個,父皇母后也是萬萬不能同意的;而學藝術專業的,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學費不便宜啊!
但是藝術生一般都是家庭經濟不錯,而且真的熱愛藝術的人。因此會比別人學得更快,也相對更易負擔留學費用。
2、多才多藝
學音樂的,就算不會幾樣樂器,唱歌也是不跑調的吧?學畫畫的就更厲害了,從呆萌卡通到設計大師,也許只是一念之間。學舞蹈,影視表演的就更多才多藝了。外國的大學最喜歡的就是這種全面開花型的申請者。
3、個性鮮明,外國人就喜歡這號奇葩
但凡是跟藝術沾邊的專業,最需要的就是創意吧。所謂創意,就是與眾不同,但卻符合市場的主流。正如,努力念書是為了上大學,但是,努力畫畫也是為了上大學,目的只有一個,只是路不同。而外國的大學對這類思想獨特的人,那是喜歡的不得了啊。
4、自由奔放的個性,留學自由
大家都知道,在國內基本上就是「一考終身制」。什麼意思?也就是說,一次高考,決定你四年去哪個大學讀書,基本上你一旦去學校報導了,那麼就要一直讀到畢業,當然一些開明的大學也是允許學生調換專業的,但是轉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