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無論綠茶、普洱茶、黑茶、白茶、烏龍茶!

2020-12-14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文說過,茶葉的衝泡,要根絕茶葉特性選擇。

綠茶衝泡,宜選用玻璃杯泡茶,一盞透明玻璃杯,取茶2-3克,注入85-90℃水溫,待茶湯變涼後,即可感受綠茶的清鮮與爽口。

泡烏龍茶,則選擇白瓷蓋碗,杯盞間,可盡情享受茶香與茶味的變化。

泡黑茶,最好選用紫砂壺,雙氣孔結構,可吸收部分的異味,激發黑茶茶性,使茶湯更具風味。

而衝泡老茶一類,則可以改用煮茶法,玻璃煮茶壺,文火慢煮,激發出茶葉最深層次的滋味。

至於泡紅茶,可選擇白瓷壺,搭配上鮮奶、花茶、水果等,來一次調飲。

這六大茶類衝泡,還真是個性不同。

但是,此處卻有一個新的苦惱——若是多喝幾種茶,要準備的茶具太多了!玻璃壺、煮茶壺、紫砂壺、朱泥壺、蓋碗……怕是要擺滿整個茶桌!

有沒有什麼茶具,能用一次性解決衝泡問題?

當然有!

這種茶具,還特別常見,價格實惠,人人都可得。

它就是——白瓷蓋碗。

《2》

什麼是白瓷蓋碗?

白瓷蓋碗,大家都不陌生,用的是白瓷製作而成的蓋碗。

傳統的白瓷蓋碗,又稱作三才碗。常見的造型,由蓋子、碗身、茶託構成。

杯蓋為天才、杯託為地才、碗身為人才,古人想將天、地、人都握於自己掌中,所以就有了蓋碗的別稱「天地人和」,故名三才碗。

三才碗興盛於清朝,清朝宮廷劇裡的達官貴人、文人雅士都是用蓋碗喝茶的。現如今,蓋碗的使用不斷地演化,大部分人去了茶託,只留下蓋子和碗,以便衝泡。

或者將茶託換成造型更為多變的壺承,以提高喝茶的欣賞性。

《3》

為什麼要用白瓷蓋碗泡茶?

蓋碗,材質紛繁複雜,白瓷、紫砂、玻璃、金屬……琳琅滿目,為何偏偏要選擇用白瓷蓋碗衝泡?

其原因在於——白瓷蓋碗集察色、嗅香、品味、觀形於一體。

1、白瓷材質,色質白,易觀察湯色

喝茶,首先要觀其色。

色,除了要觀察茶湯的顏色外,還要觀察茶葉的外形。色質白的蓋碗,則成為一大鮮明的對比色,更有利於我們觀察顏色以及條索。

倘若換成其他材質、其他顏色的蓋碗,則有色差的存在,容易影響我們的判斷。

2、白瓷蓋碗,方便聞香

白瓷蓋碗在燒制後,表面會形成一層光滑、透明有點光亮的釉。這層釉,相當於是一層保護膜,可隔絕茶湯和蓋碗的直接接觸,能夠完整保留茶湯的香氣。

這一點,是白瓷蓋碗的優勢。

之前有茶友說,蓋碗泡茶好,於是買了紫砂材質的蓋碗泡茶,結果泡出來的茶,香氣明顯減弱。

問題就出在材質上。

紫砂蓋碗,雖然器型是屬於蓋碗,但紫砂材質會吸收香氣,最終導致了茶葉的香氣變弱,反而不利於衝泡。

所以,蓋碗的選擇,還不能忽視用料。

3、白瓷蓋碗,不吸收茶味。

白瓷蓋碗的這層釉,還能保護茶湯不被吸收,可保證茶湯的原滋原味。這些,也是蓋碗泡茶的優勢。

既然,蓋碗有這麼多好處,那不同的茶類,該如何衝泡?

《4》

六大茶類,該如何使用蓋碗衝泡?

【綠茶】

「四川茶館甲天下,成都茶館甲四川」。

喝綠茶之法,可參考四川人民的茶館喝法。用大蓋碗泡一盞綠茶,聽一曲戲,可閒坐上一整天。

這種喝茶法,大家在電視劇裡都見過,一手託著茶碗,一手拿蓋子擋著茶葉,直接對著嘴喝。

用蓋碗泡綠茶,可選擇容量大一些的蓋碗,150毫升左右,若是怕味道濃,茶葉可以少放一些。

端著蓋碗喝綠茶,也可以感受一番:一個人無事大街數石板,兩個人進茶鋪從早坐到晚是什麼心情。

【黃茶】

蓋碗衝泡黃茶之法,可參考綠茶的做法,直接對這嘴喝,或者,一衝一衝地泡出來。

衝泡黃茶,用開水預熱蓋碗,清潔茶具,避免異味影響茶湯口感。

一般蓋碗衝泡黃茶,用120毫升左右的蓋碗,搭配5克茶。衝泡時,用90℃左右的水溫泡茶,避免沸水影響湯感。

衝泡黃茶,同樣採用快出水的方式泡茶,不宜長時間悶泡。

【白茶】

使用蓋碗衝泡白茶,要注意投茶量和出水時間。

衝泡白茶,通常使用的蓋碗大小為110-120毫升。投茶量為5克,使用100℃沸水衝泡。出水時,用的是快出水的方式。

在蓋碗衝泡之下,白茶每一衝香氣變化,盡收鼻端。

如衝泡新茶,它的鮮爽香氣以及馥鬱的花香,能全數感受到。

第一衝,鮮爽感迎面而來,聞著像是芭蕉葉的香氣。

第二衝,花香脫穎而出,如蘭似桂,還有點像玉蘭花的氣味,馥鬱而芬芳。

第三衝,花香與鮮爽氣味齊放,香氣達到巔峰狀態。

第四衝,有著鴛鴦藤一樣的香氣。

……

這種香氣變化,全靠白瓷蓋碗的成全。

換作其他茶具,怕沒辦法感受到如此全面的變化。

【紅茶】

蓋碗泡紅茶,與白茶方法一致。

通常會用蓋碗衝泡的紅茶,多具有條形完整,條索較大的特點,像紅碎茶一類,是很少用蓋碗泡茶。

故而,在選擇蓋碗衝泡紅茶時,還要注意條索的完整程度,像金駿眉,正山小種一類,就適合用蓋碗衝泡。

它們的桂圓香,溫潤的口感,甘醇的湯水,都能輕鬆感知。

【烏龍茶】

此處,與茶友們聊聊武夷巖茶的泡法。

蓋碗衝泡武夷巖茶,有四個要點。

1、蓋碗體積不宜過大,選擇110毫升即可。

2、投茶量控制在8克即可。

3、100℃沸水衝泡

4、快出水

掌握這四個要點,就能泡出一杯具有巖骨花香的茶。

【普洱茶】

泡黑茶,如普洱熟茶,要選擇蓋碗容積大的一類。

普洱茶,系大葉種,有著條索粗大、狹長的特點。如果用容積太小的蓋碗,會影響葉片的舒展,反而會影響滋味的釋放。

衝泡普洱茶,建議選用蓋碗衝泡,如200毫升的蓋碗,可搭配10克普洱茶。

《5》

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

蓋碗,它是一款「大公無私」的茶器,俯首甘為孺子牛,說的便是它。

蓋碗,默默地為蓋碗提供一方天地,讓茶葉盡情表現,充分展示自己的風情。

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有了這樣一款茶器,再也不用擔心買了滿屋子的茶壺、煮茶壺、玻璃杯。

對了,出門在外,也可以自己攜帶蓋碗,分分鐘滿足您想喝茶的心情!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黑茶、綠茶、紅茶、白茶、烏龍茶的最佳喝法,你做對了嗎?
    但由於綠茶屬不發酵茶,茶多酚含量較高,對腸胃有一定的刺激性,腸胃較弱的人應少喝,或衝泡時茶少水多,減少刺激性。黃茶雖說有輕微的發酵,但還是屬於茶性寒涼的類型,也要慎重飲用。老白茶的注水方式,參考新白茶的做法。4、新白茶的泡法新白茶衝泡,可選擇用玻璃杯衝泡,也可以選用白瓷蓋碗。玻璃杯衝泡,要控制好投茶量,300ml的玻璃杯,投茶2-3g即可,不宜過多。
  • 簡單聊聊煮茶的二三事,綠茶白茶烏龍茶黑茶普洱茶哪些茶適合煮?
    一般來說,年份較長、發酵重、茶性甘醇的茶品比較適合用煮茶的方法。這些茶品,因經過陳化,時光雕琢,褪去了原有的青澀,變得成熟穩重自持,適合煮茶。現有的中國茶,根據工藝、發酵程度的不同,可分為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
  • 茶葉衝泡五大黃金法則,適用於綠茶、黑茶、白茶、普洱茶!
    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每一種茶都有其特性,且不同的風格,吸引了各自的粉絲群體。六大茶類,有何特點?綠茶:玻璃杯黃茶:玻璃杯白茶:白瓷蓋碗烏龍茶:白瓷蓋碗紅茶:白瓷蓋碗黑茶:紫砂壺因茶選擇茶器,這一點很重要。
  • 衝泡普洱茶、綠茶、黑茶、紅茶、白茶、黃茶、烏龍茶水溫出湯時間
    將自己喜歡的茶類選好之後,衝泡好像對很多茶友來說是一個難題。本期就為茶友們歸類了衝泡普洱茶、綠茶、黑茶、紅茶、白茶、黃茶、烏龍茶水溫與出湯時間,希望能大家有幫助。衝泡普洱茶、綠茶、黑茶、紅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的水溫1、普洱茶新茶,前4泡,95°C水溫,5泡開始100°C水溫。老茶,從開始到結束都用100°C水溫。
  • 一篇文章囊括綠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烏龍茶衝泡茶具,這下全齊了!
    小陳茶事家的茶友,涵蓋天南地北,地域遼闊,除了喝白茶,還有喜歡烏龍茶、黑茶、普洱茶、綠茶的朋友。這些朋友問,能否發一篇關於各類茶的衝泡茶具,查看起來,比較方便。只要一篇文章,就能輕鬆了解各種茶的衝泡茶具。這,就是今天這篇文章出現的原因——告訴大家,不同茶類衝泡,該使用什麼茶具。中國茶,遠不止白茶一種。
  • 圖說茶葉衝泡要點,根據綠茶、白茶、黑茶、巖茶、普洱茶特性選擇
    依次為: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每一種茶,有各自的特性。如果沒有一顆玲瓏心,如何能駕馭不同的茶類呢?你看,光是茶具的選擇,就足夠讓你頭疼。綠茶、黃茶、白茶,這三類茶,適合用玻璃杯衝泡,也適合用蓋碗衝泡,卻不能用紫砂壺衝泡。
  • 綠茶、紅茶、白茶、烏龍茶、普洱茶,六大茶類裡,哪一泡茶好喝?
    不同的茶品皆有專屬的那一條曲線,綠茶、白茶、紅茶、黑茶、烏龍茶、黃茶的曲線峰值出現的時間也就是不同的,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所以要從具體的情況來定,六大茶類哪一泡最佳。紅茶與白茶相同,適合用蓋碗衝泡,品質優秀內質豐沛的紅茶的耐泡度較高,「七泡有餘香,八泡有餘味」是不在話下的,要想紅茶耐泡,泡茶的溫度和投茶量是有要求的,一個標準蓋碗投放5克的茶量再用85℃的水溫衝泡最適合紅茶。
  • 喝茶用蓋碗,無論綠茶、紅茶、白茶、烏龍茶
    從古至今,文人與茶之間有著難以解開的緣分。喝一杯茶,讀一本書,再順手寫一些文章,是多麼的順理成章。不論是詩人、散文家還是小說家,都能從茶中得到靈光、靈感。」,如是說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 黑茶、綠茶、普洱茶、白茶、紅茶,有些茶喝前請洗一洗!
    不知從何時起,洗茶成了衝泡的必要步驟,不管杯中衝泡的綠茶、白茶還是紅茶、黑茶,要是不洗茶,會讓人覺得:「咦,你怎麼這麼不懂禮儀,怎麼茶都不洗就直接給我喝?」不洗茶,真的就不知禮儀嗎?非也!關於茶喝之前要不要洗茶,一直以來都爭議不斷。有支持洗茶者,認為喝茶必須洗,不洗喝不下。
  • 綠茶、普洱茶、白茶、黑茶、紅茶,細數紫砂壺與六大茶類的淵源!
    有的茶,在紫砂壺的助攻下,變得更加完美,精緻而無缺陷。汝之砒霜,彼之蜜糖。那麼,現有的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與紫砂壺都有什麼樣的不解之緣呢?且看下文解讀。如用紫砂壺衝泡綠茶,對紫砂壺的器型,衝泡時的水溫,出水的速度有著嚴苛的要求,要是掌握不好這個度,很有可能就是暴殄天物,還會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同樣,黃茶也是如此。它可以用紫砂壺衝泡,只不過要泡的好喝,對衝泡技巧有著要高要求,否則只會白白浪費好茶。
  • 關於衝泡白茶,普洱茶,綠茶,巖茶,白瓷蓋碗有話說!
    為保證我們喝到的茶湯清甜、潤澤,一定要快出水。第一衝到第六衝,注入沸水,3秒即可倒出茶湯。如此做法,才是泡法得當。新白茶的衝泡方法,分享了不下百次,但仍有茶友,提出新的問題。如普洱粉A君,問了村姑陳一個問題:「我能用衝泡普洱茶的方式來衝泡白茶嗎?」
  • 2019,無論白茶綠茶紅茶普洱茶巖茶,請對自己好一點,喝杯茶吧!
    元旦,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日子裡,每個人會用不同的方式慶祝。吃一頓美食,喝一杯美酒,又或者是煮一壺老茶。新年新氣象,當然要對自己好一點。每每這個時候,好學茶友上線,面對家裡琳琅滿目的茶葉,犯了難:這麼多茶,喝哪一種最好?看看哪些茶讓人陷入了苦惱。
  • 一句話輕鬆解讀白茶紅茶綠茶普洱茶巖茶的不同特性,一學就會!
    綠茶的衝泡方式和衝泡要求也與其他茶類不同,綠茶的芽頭嫩,可用玻璃杯衝泡,加之茶多酚和咖啡鹼等物質被留存下來,對於衝泡的水溫也要要求,最好用90℃左右的水溫衝泡,若溫度過高,容易使綠茶出現苦澀的情況,且會高溫會把茶葉悶黃,從而失去鮮爽的口感。最後提醒茶友們,若您的體質涼,不建議喝綠茶,綠茶茶性寒涼,會傷害腸胃。
  • 普洱茶、黑茶、白茶、紅茶、武夷巖茶,不同茶如何控制出湯時間?
    而用紫砂壺衝泡,則是被修飾過後的模樣,少了真實感。衝泡水溫,也是一大影響因素。沸水衝泡,最能讓一款茶葉原形畢露,茶葉品質好壞,一泡便知。但為了能讓舌尖體會到最美妙的滋味,在水溫的選擇上,稍稍有所講究,如綠茶若使用沸水衝泡,一旦控制不好出湯時間,容易導致湯水出現苦澀味,嚴重影響喝茶體驗。而武夷巖茶以及黑茶、普洱茶的衝泡,最好選用沸水衝泡。
  • 如何把茶衝泡得好喝,首選白瓷蓋碗,普洱茶、白茶、紅茶無一例外
    要想泡出好茶湯,選擇用的水不能湊合。陸羽在《茶經》裡,就衝泡用水,專門開闢了一個章節,得出了結論——喝好茶,要用山泉水。 山泉水的好,泡過茶的人都知道。 它清冽、鮮活、清甜,在山泉水的衝泡下,一款茶往往有出色的表現。香清甘活,全都齊活了。
  • 除了普洱茶、黑茶,綠茶、武夷巖茶、紅茶、白茶有醒茶的必要嗎?
    《2》普洱茶、黑茶,醒茶如何操作?多數喝普洱茶的朋友,必然會準備一個紫砂罐,還會有多種型號。一種是圓柱體,容量大,用於存放普洱茶茶餅,這些茶餅一餅一餅地堆疊好,像搭積木一樣。然,溫度與溼度的把控,相當考驗技巧,若是沒有掌握好,反而茶容易生出黴味。反觀其他茶類,要像熟普和黑茶這樣特殊保存的,少。遮光、密封、乾燥、陰涼、無異味保存,是綠茶、紅茶、白茶、黃茶、武夷巖茶保存的主旋律。
  • 一文知悉:紅茶、綠茶、烏龍茶、白茶、黑茶,衝泡要點!
    1、綠茶:不能破壞它的鮮 綠茶,重在保持鮮美的口感和鮮嫩的顏色,而這兩者,最怕的就是高溫。 維生素C和多酚類等物質被破壞,鮮爽感下降,色澤也會變暗。 綠茶適合用玻璃杯衝泡,可以觀其形態。
  • 茶,請在最佳飲用期內喝了它,無論白茶,武夷巖茶,普洱茶,紅茶
    第一類:綠茶第二類:黃茶第三類:白茶第四類:烏龍茶第五類:紅茶第六類:黑茶還有遊走於六大茶類之中的普洱茶,關於普洱茶該如何劃分門類黃茶的飲用要點,自然秉承了綠茶的作風,又是一款要趁新鮮喝完的茶。趁早喝完,自然能夠體會鮮爽感在口中炸裂的感覺,清甜鮮爽的茶湯滑過食道,帶來清清爽爽的味蕾體驗。為了保證黃茶的這裡鮮爽感,還有茶友會將黃茶密封好放入冰箱內。
  • 衝泡綠茶、紅茶、普洱茶、巖茶、白茶時,它們的茶水比例如何控制
    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朗朗上口,就像是彩虹的色彩組合。赤橙黃綠青藍紫。六大茶類,就是一個大家庭,各司其職。不發酵的綠茶,微發酵的白茶,半發酵的烏龍茶,全發酵的紅茶,後發酵的黑茶,因為工藝的特殊性,六種茶各具特色。
  • 綠茶、紅茶、白茶、黑茶、烏龍茶怎麼衝泡,一篇文章教會你!
    依次為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綠茶,是指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而製作的飲品。黃茶是中國特產。其按鮮葉老嫩芽葉大小又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白茶,指一種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萎凋、文火乾燥加工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