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副市長肖劍華接受《閩商》雜誌採訪。他說,福鼎白茶與太姥山已經成為福鼎的兩張「金名片」。 陳麗媛 攝
中新網寧德福鼎5月26日電 (張建忠 林仙平)福鼎白茶是中國六大茶葉之一。2018年福鼎白茶春季茶價格大幅上漲,白毫銀針茶青實現50%價格上漲,貢眉、壽眉更是100%價格上浮。
在閩浙邊界最大茶青交易市場——點頭茶青市場了解到,今年的銀針茶青收購價普遍在120-150元一斤之間。在採摘前期的搶購階段,更是達到180元——200元一斤的「天價」,與2017年相比,有了50%的增長。而貢眉、壽眉價格更是上漲顯著,春茶茶青價格與2017年相比翻了一倍。
由閩商雜誌社與福建省農產品市場協會共同主辦的「閩商地理·鄉村振興沙龍」在福鼎市點頭鎮舉行。 鄒挺超 攝
茶青價格上漲,茶農受益匪淺
茶青價格上漲,福鼎茶農受益匪淺。福鼎市點頭鎮翁溪村支部書記紀孔玉告訴記者,一畝地僅春茶收益,就達到1萬元-1.3萬元之間,全年收益有望達到2萬元/畝。「茶葉賣出好價格,茶農滿臉都是笑容。」
點頭鎮茶葉協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兩年,福鼎茶農收益劇增,在點頭的中國白茶第一街,兩年之前沿街店面一套40萬賣不出去,現年年租金就高達5萬元。「這兩年茶農實現增收後,甚至繁榮了整個縣城。現在點頭很多茶農去縣城買房。」
福鼎市副市長肖劍華在接受中新社福建分社主辦的《閩商》雜誌採訪時介紹說,茶葉是福鼎傳統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福鼎市長期以來持續注重福鼎白茶品牌打造,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福鼎白茶這個古老的品牌,煥發了新的生機。福鼎白茶與太姥山已經成為福鼎的兩張「金名片」。
他說,福鼎白茶通過規模化提高產能、通過標準化提高品質、通過品牌化提高市場競爭力,為福鼎城鄉居民增收、就業帶來很大幫助,給鄉村振興注入新鮮活力。
「2018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榜單上,福鼎白茶以38.26億元品牌價值,位列四強。 陳麗媛 攝
公用品牌價值躋身四強
「在2000年前後,福鼎白茶沒有一個叫得響的好品牌,受外地茶葉衝擊很嚴重,那時候茶青價格曾經只有幾毛錢一斤。」擁有十多畝茶場的紀孔玉,都笑不攏嘴,「我做茶做了幾十年,對這個行情走勢太了解了。也就是在政府的引導下,福鼎有了自己的『福鼎白茶』這個品牌之後,我們茶農才有了奔頭。」
據了解,自2007年11月,福鼎白茶地理標誌商標成功註冊之後,福鼎白茶品牌就日漸強勢,2009年5月,福鼎白茶獲準加入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福鼎打造白茶品牌,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2017年7月,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福鼎白茶地理地理標誌產品經國家質檢總局推薦,成功列入公示清單,在歐盟屬下各成員國之間進行公示。這意味著福鼎白茶在安全標準嚴苛的歐盟,獲得了一張通行的「國際護照」。
2017年9月,在廈門舉辦的金磚五國峰會上,福鼎白茶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特色的茶禮代表之一,贈予與會的國外嘉賓。
在2018年4月10日出爐的「2018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榜單上,福鼎白茶以38.26億元品牌價值,位列四強。並被評選為最具品牌帶動力的三大品牌之一。
產業快速擴容,地理品牌增值功不可抹
在福鼎白茶作為公共品牌馳名中外的時候,福鼎茶企數量也在持續增長,目前福鼎茶企約400家左右,其中更是湧現出一批具有強大競爭力的茶葉品牌。
比如2017年,福鼎白茶品牌「品品香」品牌價值評估達7.46億;「曬白金」品牌價值評估達1.49億。「曬白金」品牌單品銷售突破億元大關,達1.3億元左右,成為市場上廣受認可的茶品牌新銳。
被譽為「中國白茶第一餅」的瑞達茶業創始人陳家瑞介紹說,福鼎白茶現在作為公共品牌,得到廣泛認同,給福鼎茶企的品牌推廣帶來巨大好處。
品牌化的福鼎白茶,更是給茶農帶來巨大的現實收益。福鼎農業局數據顯示,在2009年,福鼎白茶產量只有4050噸;2016年達到11364噸。
數據顯示,目前福鼎茶園21.5萬畝,年產茶葉2.46萬噸,其中白茶1.37萬噸,涉茶總產值45.5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