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世界範圍內的知名文明,蘇美爾文明要首當其衝,因為它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蘇美爾文明當中的楔形文字,受到了各位學者的關注,學者一直在研究這些古老的文字,希望能夠通過這些文字所代表的意義,揭開古老文明的秘密。其實不難看出,人類在發展現代化科技的同時,也不忘研讀歷史,讓古人的文明得以延續。
在揭開這些文明神秘面紗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讓人欣喜的事情,伊拉克發現古代碑文,內容可能改寫歷史,難怪各國都曾記載此事,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事情要追溯到十九世紀開始,伊拉克發現了古代碑文,而這些碑文上面刻畫著的正是古老的楔形文字,考古學家們對於這個發現十分感興趣,紛紛前往伊拉克考察。
但因伊拉克不具備考古研究的條件,這些被發現的碑文只能夠任由英國將其帶走。英國學者在拿到這些碑文後,將碑文放在了大英博物館,讓更多的人去審視。按照數量來看,在大英博物館當中已經有十多萬塊蘇美爾人的石碑,如果能夠研究出來文字的含義,那麼將會對這種文明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
但是能夠解讀楔形文字的人並不多,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石碑的價值並未被開掘出來,閒置在大英博物館中,一直無人能將其翻譯出來。直到1870年,一個叫做史密斯的普通工人來到博物館進行參觀,在看到這些楔形文字之後,受到這種文字的吸引。雖然對於這種文字並不熟悉,但是他決定自學去理解這些文字背後的真正含義。
在兩年的努力之下,史密斯終於對於這些文字有著一定了解,能夠弄清大致意思。而在他翻譯一塊來自伊拉克的石碑時,卻開心大跳了起來,原來是因為碑文上面的意義和《聖經》中相同。碑文的大致意思是讓人快速拆房、建船,丟掉財產保命,同時還告知人們要將種子和活物都帶上船,原因是大水即將到來,會讓天地相連。
單純從《聖經》中的說法來看,這個故事被賦予了神性,是一種信仰的表現,但是通過蘇美爾人的記載,可以證實這件事情是真實發生過的,也因此史密斯如此高興。要知道蘇美爾人碑文的創建比《聖經》的創作還要早1000多年,也因此這次發現的確對於世界而言,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在得知此事之後,就連英國首相都曾和史密斯溝通此事。
其實從這次發現來看,能夠推測出史前大洪水可能真的發生過,也怪不得各國都曾經記錄此事。很有可能在蘇美爾人記錄這件事情之後,經過了一千多年的發展,這件事被加工收錄進《聖經》當中,所以會讓兩者出現雷同的情況,但是事實如何仍舊不得而知。其實這種意外之喜就是研究古蹟的一個意義,能夠讓現代人更貼近古代歷史,探尋更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