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劉慧麗
點評人:周娟,鄭州外國語中學語文備課組組長,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骨幹教師,鄭州市第六屆名師。
隨著7月15日上午第一場考試的結束,2020年河南中考作文在大家的期待與猜測中現身了。
周娟說,注重立德樹人,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給學生以積極的價值導向和生活態度,是河南中招試卷的傳統,作文也不例外。
危險與機會並存
「危+機——危險往往與機會並存,困難常常與希望相伴。所以,遇到危機時,要捕捉、創造機會化解危險,要懷抱希望克服困難。」材料中這樣的語句很容易讓學生想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想到「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周娟認為,這充分體現了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體現了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
考查思辨性
周娟說,河南省中招作文注重「可寫性」「選擇性」「導向性」「探究性」,更傾向於考查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品質以及文學積累等綜合素養,今年的作文題目也堅持了這一點。
作文形式如大家所料,穩中出彩:一則材料,兩個任務,自由選擇。
一則材料引領下的兩個任務有關聯又有區別。關聯主要體現在兩個寫作任務的展開都要建立在材料對危機的新穎解讀上;區別主要體現在文體要求上,記敘文「我的危機故事」暗示學生要有事寫有情抒,議論文「談談你對危機的思考和認識」暗示學生要有理說有例循。
兩個任務,兩種文體,可敘可議,材料中又有明確的核心語句,因此審題障礙不大,學生都有話可說。但是若想寫好,則需要謹慎構思。
擁抱生活,作文不愁
今年的作文題目,既能寫自己的真情實感,也能表達自己的深刻見解,二選一即可。
1.「我的危機故事」這個命題作文依然含有河南中招作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招牌字——我,這顯然還是堅持在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和成長,並對此有真實感悟。
周娟分析,學生在構思時要以「我」為中心,挖掘和刪選出生活中最有意義的「危機故事」。
題幹中要求寫出「你是如何化解的」,既是故事的敘事重點和曲折所在,也是這個「危機故事」的核心價值。
」千萬不可只寫危機而不寫化解過程,也不可只有事件而無議論抒情的點睛之筆。」
另外,對於大多數考生而言,在生活中遇見「嚴重困難的關頭」這種情況是不多見的,因此要關注生活中的小危機,以小見大,寫出自己真實的思考和感悟。
2.議論文要求「談談你對危機的看法或認識」,考生要在如何看待危機、如何化危為機這兩個方面做文章。
如何看待危機,側重於心態與戰略;如何化危為機,側重於方法和戰術。寫作時要論點鮮明、思路清晰、論據豐富,論證充分。
選擇論據時,小到個人、家庭,大到企業、國家,化危為機的事跡都可以作為論證的素材。引用一些與此相關的名言警句不僅可以使論證更加充分有力,也可以使文章的語言形象典雅,亮點更加突出。這對考生平時的作文積累是一個挑戰。
「總之,這是一個極具有思辨性的題目,熱愛思考生活的學生總能寫出真情實感,熱愛閱讀和積累的學生總能寫出深刻的見解。如果故作玄虛或缺乏情感觸動,也會與高分無緣。」周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