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陽曆生日好,還是過陰曆生日好?裡面講究多,別不信
對於生活在城市的年輕人而言,若不是不少法定節假日以陰曆日期為準,恐怕平時很少關注陰曆。於是,為了圖方便,不少家長都開始給孩子過陽曆生日,以免遺忘孩子的生日。但是,對於老一輩人而言,卻認為應該以陰曆為準,認為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東西,不好改,更不能改。為此,甚至有一些家庭為了孩子何時過生日,吵得不可開交,導致婆媳矛盾進一步惡化。
其實,適當了解陰曆並不是壞事,作為中國的傳統曆法之一,24節氣可以用於指導農民進行種植。孩子如果選擇在陰曆過生日,將會有利於他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如今,有一部分孩子熱衷於聖誕節、萬聖節、情人節等洋節,但是卻忽略了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當孩子是在陰曆過生日時,不需要家長加以提醒,孩子也會時刻關注陰曆。老人家總認為老祖宗的東西不能丟,其實也是話糙理不糙。在傳統曆法當中,蘊含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結晶,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將這份驕傲傳承下去。
此外,選擇陰曆過生日,其實也是對父母的一種尊重,將就他們的記憶習慣,讓他們在生活當中更有參與感。對於不少孤寡老人而言,家人平時很少能陪伴在他們身邊,每天便數著日子等待特殊日期的到來,藉此機會,期待與家人團圓、拉拉家常。但如果老人記住陰曆生日,而大人們卻讓孩子過陽曆生日,難免會傷了老人的心。特別是一些童年無忌的孩子,在與老人對話的時候,更加不會懂得注意分寸和場合。
最後,選擇過陰曆生日可能還會有意外的"驚喜",陰曆不同於陽曆,存在閏月的差別,比如今年便有了閏四月,於是端午節、中秋節相比往年,都往後挪了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對於四月出生的孩子而言,卻是一種"偏愛",這意味著孩子可以過兩個生日。但是,如果選擇在陽曆過生日,孩子便無法享受兩個生日的喜悅。而且,與陰曆長時間脫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很容易與周邊朋友不協調。比如其他朋友都以陰曆為準,但自己卻以陽曆為準,難免會讓孩子顯得有些不合群。所以說,家長們在這一點上,可以綜合考慮,而不要武斷決定孩子以陽曆生日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