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我國過春節。聖誕節前夕也就是俗話說的平安夜,當晚,全家人會團聚在客廳中,圍繞在聖誕樹旁唱聖誕歌曲,互相交換禮物,彼此分享一年來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達內心的祝福及愛。在這天晚,上都會看到一群可愛的小男生或小女生,手拿詩歌彈著吉他,一家一家的唱著詩歌報佳音。
但聖誕節到底是不是聖誕老人的生日呢?並不是!
它其實是由一個人物原型演變而來的虛構形象。聖誕老人的形象,其實剛剛誕生150年而已。
他的原型,是公元3世紀出生於小亞細亞的小鎮帕塔拉(今土耳其境內)的聖尼古拉(約270年~343年)。
有一個著名傳說,聖尼古拉聽說一戶窮人家的三個女兒因為家裡沒錢置辦嫁妝而無法出嫁、面臨淪為奴隸的危險,就悄悄地給了那家人三袋金幣,金幣從窗外扔進屋,正巧掉在正在壁爐前烘乾的長襪裡面,一家人開心極了。
這就是孩子們聖誕節等待聖誕老人把禮物放進在壁爐前的長襪子裡習俗的由來。
為了紀念聖尼古拉,每年的12月6日被定為聖尼古拉節,這天好孩子醒來後會得到好心聖人的禮物,壞孩子則未能獲得而哭鼻子。這也就是聖誕老人給好孩子禮物傳說的由來。
那麼聖誕老人的形象是怎麼演變的呢?
其實從原型尼古拉到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聖誕老人形象,經歷了好幾個階段:
峻顏厲色的主教(尼古拉斯原型)
穿著罩袍的地精形象(與北歐神話融合)
1087年,一批崇拜聖尼古拉的水手將他的遺骨從土耳其運至義大利巴裡市。此後,聖尼古拉取代了恩惠女神「老祖母」的地位。
從前往孩子們的長襪裡塞禮物的「老祖母」被請下了神龕,尼古拉斯成為了當地人崇拜的對象。每年12月6日,當地人為了紀念尼古拉斯的忌日,舉行遊行盛會,互贈禮物。
對聖尼古拉的崇拜往北傳播,逐漸為日耳曼和凱爾特異教徒們所接受。這些異教徒原本崇拜主神奧丁統率的眾神。奧丁有著長長的白鬍子,他每年秋天都會騎一匹八腿白馬在晚間穿過天堂。當尼古拉斯與奧丁融為一體後,他褪去了地中海的味道,蓄起了長鬚,騎著一匹飛馬,將通往天堂的航班從秋天改到了12月,他也因此穿上了厚重的棉襖。
可口可樂形象代言人(商業形象)
誰能想像聖誕節其實是一個由來已久的謊言?根本沒有任何基督教會擁有這樣的傳統,相信耶穌真的在12月25日誕生。那些最為流行的聖誕節習俗——聖誕樹、槲寄生、聖誕禮物和聖誕老人——都是世界上最為墮落的異教儀式的現代化身。而我們熟悉的面容和藹的紅衣老人形象竟然是可口可樂公司的陰謀!
1931年,可口可樂公司與瑞典商業藝術家哈頓·珊布籤約,讓其創造一個喝可樂的聖誕老人形象。珊布以他的朋友羅·普蘭蒂斯為創作原型,因為他長了一張快活的胖圓臉。可口可樂公司堅持,聖誕老人皮毛大衣的顏色必須是明亮的可口可樂紅。聖誕老人就這樣誕生了——一個基督教改革者、異教神祗和商業形象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