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韓立勇
個別企業危機一旦被放大,可能不再只是個案問題,從而引發行業危機。
近日,根據網民舉報,國家網信辦針對「學而思網校」APP存在低俗視頻、教唆早戀內容等突出問題,指導北京市網信辦會同屬地教育主管部門,依法約談網站負責人,責令限期整改,完善信息安全制度,加強內容審核,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同時,為給廣大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推動網絡生態持續向好,國家網信辦決定啟動為期2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
無獨有偶。7月16日晚間,嗨學網在央視3 15晚會上遭點名。央視3 15晚會表示,收到數百封郵件投訴嗨學網,郵件裡的消費者聲稱嗨學網銷售當面說一套,協議背後籤一套,不少消費者受誘導買課,退款困難重重。
兩家機構接連被點名的背後,是熱火朝天的在線教育市場爭奪戰,以及這場混戰中的亂象。
從去年暑期開始打響的K12網校大戰,在這一紙通知中,似乎也要稍停腳步,各大網校或反思、或探索一條更能適應市場和政策變化的路徑。而作為事件主角的兩家機構、尤其是學而思,則更需要重新審視當下環境、思考如何在這次約談產生的公關危機中全身而退、甚至「化危為機」。
畢竟,在線教育的風口之上,即便是老牌名校學而思,如今也身處「不進則退」的關鍵節點,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成為進退失據的導火索。
事實上,從2019年開始,在線教育市場的暗流湧動就開始浮出水面了。這個被看好的千億美元市場,成為各大教育機構眼裡的「唐僧肉「。
2019年,一級市場上,三家在線教育領域的巨頭上市成功,分別是在港股上市的新東方在線、在美股上市的跟誰學和網易有道。
根據弗諾斯特沙利文的測算,中國在線教育規模預計將會從2017年的964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3102億元,年複合增速達到25%以上。
今年以來,疫情之下學校停課的新狀態,則更是按下了在線教育的加速鍵。
如果說在線教育成為風口,學而思則可以算得上風口上的巨頭。然而,儘管擁有相對深厚的積澱和過硬的師資、穩定的生源,卻也不得不在這場大戰中做好長期準備。
作為行業翹楚的學而思,去年就已投入巨資打響保衛戰。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暑假,在線教育主要的行業參與者廣告投放超過40億元,其中學而思網校投放超過10億元,作業幫以及猿輔導等投放均在5億元左右的量級。
這樣的投入,也側面印證了在線教育市場巨大的潛力。
當前,除了一線城市,各大網校已開始大力開拓下沉市場,在二三四線城市進行布局。
而學而思的下沉市場之戰,把目標對準了另一大巨頭——猿輔導。
據了解,學而思網校北京的輔導老師減少,在成都、武漢新開了分公司,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將輔導老師從一線城市轉移到二三四線城市,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成都和武漢,是猿輔導的大本營。
事實上,不止是學而思,所有K12網校的輔導老師大軍,都在加速向濟南、西安、成都、武漢、鄭州幾個城市轉移。性價比更高的人力成本、高校密集人才,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公司。
而在去年暑期的混戰結束後,學而思又發起了新一輪的秋季招生大戰。
在此前投入 10 個億人民幣的基礎上,去年8 月,好未來為學而思網校加碼 2 個億。
如果說此前的好未來還是意在防守,那麼,在秋季的那場戰役裡,則是先發制人了。這一舉動讓其他網校猝不及防,彰顯了好未來的決心,也暗示了其中呼之欲出的焦慮。
好未來高管會上在討論接下來戰略的時候,提到了四個字:拖住對手。帳上 19 億美元的現金,足夠支撐好未來再打三到五年。
各類資本迅速湧入的在線教育市場,容不得絲毫喘息。風起雲湧的領域裡,即便是老牌資深企業,也深知品牌建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看客們只知道風口上的巨頭在飛,只有學而思知道巨頭不易、江山難守,進退之間、壓力重重。
除了與之分庭抗禮的猿輔導,緊追其後的作業幫、掌門一對一等,還有各類資本支撐的新興網校趁勢而入、意在分一杯羹。
2020年1月6日,VIPKID宣布正式推出旗下網校品牌「大米網校」,大米網校的定位為「為小學生量身打造的大班直播課」,主打英語與數學兩大學科。
值得注意的是,大米網校宣布完成8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騰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與黑馬縱橫聯合投資。
此前一直專注於1對1少兒英語的VIPKID早有計劃開展1對多的小班課、大班課模式。VIPKID創始人兼CEO米雯娟在發布會上表示,VIPKID內部孵化網校項目已有22個月時間,此前的項目名為「VIP蜂校」。如今的「大米網校」是將旗下少兒英語小班課SayABC與VIP蜂校整合升級後的網校品牌。
這個拿下目前為止K12網校領域金額最高A輪融資的大米網校,推出了自己別出心裁的打法:
1、VIPKID宣布不參與K12網校賽道的廣告投放「軍備競賽」;
2、學費交多少,將由家長說了算,如果對學習效果不滿意,可以相應地少支付一定比例學費。
與其他網校的低價套餐、大規模廣告轟炸的競爭相比,大米網校這一打法利用差異化方式製造記憶點,在類型和需求上進行新的探索,可謂在線教育營銷中的一個創新。
各大企業砸下巨額資金、使出渾身解數,無非是深知:當前時點是在線教育的風口,誰先佔領用戶,誰就能建立更好的品牌認知。
而在下沉市場強勁需求的支撐之下,新巨頭正醞釀其中。
在教育領域深耕16年的好未來自然希望守住江山,但是在其他企業的兇猛攻勢下,學而思無法忽視眼下的困局。
200億美金的市值、200億人民幣的營收、3萬多名員工,好未來走到如今,用了十幾年。
但成立僅7年的猿輔導,2020年公司的總收入可能超過100億人民幣。再看教培行業的生命線「續費率」,好未來線下十餘年沉澱出來了90%-95%的超高續費率,而猿輔導在今年小學單科的續費率,也已經達到90%以上。
要達到好未來如今的規模和體量,在線教育獨角獸可能在未來三年,就可以實現。
追兵隱隱而來,學而思卻在這個節點上出問題被約談。
更何況,針對未成年人的教育領域,由於牽扯著無數家長的心,一點細節都可能被無限放大,成為企業汙點,消耗品牌勢能,影響未來發展。
在教育這個敏感領域裡,做得好則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典範,做不好則可能暗礁處處、風險重重,稍有不慎就一腳踏空、萬劫不復。
如今,各個網校仍處於混戰階段,除了提供更好的老師和課程之外,體系化的營銷能力、立於全局的公關視野,也是拉開差距的核心競爭力。
而在這場混戰中無暇他顧的各個企業,如今要思考的問題又多了一個:如何不被行業負面消息拖累,一邊「轉危為機」、全身而退,一邊與同行競爭、佔領更多陣地?這不僅是學而思和嗨學網兩家機構的問題,更是整個在線教育行業當前面臨的困境和難題。
畢竟,企業危機一旦被放大,可能不再只是個別企業問題,容易引發行業危機。
如果好未來足夠敏銳,也許就會發現,學而思的被約談不僅是一個危機,更是一個關乎企業未來戰略布局的節點。
此前已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戰役中投資巨大的好未來,如今已無後路可退。
是背負著這個「汙點」繼續毫無方向地砸錢?還是積極部署、「轉危為機」?考驗的不再是好未來砸錢的魄力,而是「把錢花在刀刃上」的技巧和藝術了。
面對汙點,應該拿出讓公眾信任的價值觀,讓人們看到平臺的優勢,而不是見招拆招,走走流程。
誠然,對好未來和嗨學網而言,想辦法將身上的汙點擦洗乾淨是當務之急。不過,今天的公關,其魅力不限於調整公共關係,而是這種調整還能爆發有效的傳播能力,讓路人更深入的了解學而思平臺的優勢和價值。
與其把公關模式化,程序化,走過場,何如把營銷經費擠出來一部分,在危機公關的過程中,在社交大號上做做文章,尤其是主流媒體的頭部大號。
遠的不說,騰訊和老乾媽大打出手後,用公關的動作和好,這樣的事件剛剛結束,真的對風口上的在線教育平臺沒有一絲啟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