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春節期間,湖南岳陽樓景區開展優惠活動,遊客背誦出《嶽陽樓記》可免費領取門票。一時間,景區之內書聲琅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迴響在景區,有六千多人成功領到門票。
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度,我國人文景點眾多,世界遺產就多達43處。嶽陽樓景區開展背古文登樓活動,是讓公眾感受歷史文化的創新之舉,值得各地景區特別是人文景區學習。
「不少參與活動的遊客目的是證明自己的文學素養,而不是一張免費門票。」嶽陽樓景區的工作人員如此解釋活動為何廣受追捧。但對到嶽陽樓的遊客來說,「只要在10分鐘內用普通話背出《嶽陽樓記》,就可以免費獲得全價80元的景區門票」,這種激勵的作用恐怕也不可忽視。
如果80元的門票還不夠激勵人的話,那看看下面這份景區票價單:泰山127元、曲阜「三孔」聯票185元、雲南石林門票175元、九寨溝門票220元、黃山門票230元、張家界門票245元……如果背段「子曰」能免孔府門票,相信公眾的積極性肯定會非常高。
遺憾的是,文化景區現在正成為個別地方的搖錢樹。有調查顯示,少林寺每年接待遊客數量大約在300萬人次,景區旅遊收入已佔當地財政收入的1/3。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些嚴重依賴門票收入的地方,真要學嶽陽樓景區的做法,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動輒二三百元的門票,讓大好河山成為「看不起的風景」,嚴重阻礙了公眾出門旅遊的腳步。
在旅遊大開發的背景下,一些地方將文化景區作為固定資產推介,吸引商業資本搞基礎建設,最後地方政府和旅遊開發公司按比例分享門票收入。資本引入改變了很多文化景區的面貌,但也讓景區門票價格年年攀高,寒了公眾感受文化的熱心。
相比中國景區門票的「高不可攀」,國外許多景點的門票價格十分低廉,法國羅浮宮一張普通參觀門票僅9.5歐元,折合成人民幣跟嶽陽樓差不多,但人家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全天免費;義大利、埃及等國的著名景點門票價格也普遍低於居民收入的1%。
都是世界唯一,為何人家沒看到景區門票漲價的「生意經」?背《嶽陽樓記》免票值得叫好,但它因「一枝獨秀」而成為新聞的現實,也讓我們看到更多的文化景區正離金錢越來越近、離文化越來越遠。背《嶽陽樓記》免門票這樣的事真應多一些,但要讓更多的文化景區「學有所成」,考驗的恐怕還是我們旅遊開發的根本目標,是資本的利益最大化,還是公眾的利益最大化?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