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文字博物館舉辦了「甲骨之約」甲骨文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以實際行動傳承中華優秀文化,以創新手段弘揚甲骨文的獨特魅力。
本次大賽由中國文字博物館、守望漢字聯盟主辦,市字苑文化產業開發中心承辦,展覽以「甲骨文」為主題元素,以創意與生活、教育、美食、娛樂、環境等為結合點,通過獨特的設計,將古老與現代相融,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承推廣甲骨文知識,服務社會需求。
安陽工學院產品設計教研室主任王丹花:「我們這個作品是叫《拼一塊甲骨》,主要是針對3到12歲的兒童,在設計之初,我們也考慮到甲骨文以象形文字居多,因此我們選擇了12生肖,12生肖的這個形狀做出來,拼出來整個甲骨的形態,讓孩子們在用的時候能有一些趣味性,同時也知道我們這個甲骨文它的發展淵源。」
11月17日下午,在中國文字博物館三樓臨時展廳《「甲骨之約」甲骨文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展》現場,不少市民遊客冒雨前來參觀展覽。
河北遊客蔣先生:「甲骨文是我們文字的祖先,它自己本身就是活的,它活在我們文字的主線的這個脈絡的源頭,我們現在的這個漢字,我們現在的書寫,包括我們現在用手機,但是它前面都是甲骨文在那鋪墊,甲骨文在那支撐,就是這個最古老的殷商文字在這裡活著。」
市民楊先生:「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安陽人,從小生活在甲骨之鄉,看到這些創意的展示之後,真的感覺到了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來到這兒才了解到甲骨文是一些象形文字,它真的可以活靈活現的運用到生活當中。」
大四學生宋雨昔:「我覺得這次大賽特別的獨特,然後它把我們就是認為比較古老、很神秘的這個甲骨和咱們現代生活結合到一起,把甲骨文印到衣服上,然後絲巾上,甚至說把它弄到那個口紅蓋子上,以這種大眾比較喜聞樂見的這種方式,覺得特別特別新穎。我大學學的是小學教育,然後我覺得可以在我以後教那個小朋友的時候,以這種方式給他們傳播甲骨文的文化,然後讓他們了解咱們甲骨文的這個魅力。」
據了解,自今年7月20日發出大賽徵稿啟事,到10月20日截稿,在3個月的時間內,全國各地相關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團隊、高校師生踴躍投稿參賽,共徵集到作品近700件, 參賽作品實物157件,涉及85個高校,46個企業,20多個省市,類別涵蓋生活用品類、視覺傳達類、服裝服飾類、玩具類、文具類、燈具類、食品類、數字媒體類、環境藝術類等多種類別,種類多範圍廣影響大。
中國文字博物館文化產業部開發科科長杜華:「這次大賽我們獲得甲骨文之星特等獎1名,最佳創意獎10名,優秀獎39名,入圍獎88名,這次大賽的組織獎是由中原工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和安陽工學院3所院校獲得,我們大賽並不是一個最後的終點,我們中國文字博物館也是以開放的姿態,匯集社會各界力量,通過「博物館+博物館、博物館+企業和博物館+學校」,進行升華設計,對這些獲獎的作品進行落地生產。」
本次展覽截止時間為11月20日,歡迎廣大市民遊客前來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