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訓:家族長盛不衰的秘訣,就在這2個字裡

2020-08-19 京博國學


孟子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古往今來,多數官宦之家,繁盛極短。

正可謂,富不過三代,窮不出五服。

曾國藩家族,卻打破了命運的枷鎖,二百多年興盛不衰。

時至今日,曾氏後代依舊才俊輩出。

《格言聯璧》有云:「勤儉,乃治家之本。」

曾氏家族興旺發達的秘訣也正是這勤、儉二字。

01勤:人勤則健

《醒世恆言》中說:「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裡得。」

富貴源於辛苦勞作,只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才能得到想要的人生。

曾家祖父每日天還未亮就起床勞作,一天都沒有片刻閒暇。

即使後來家中條件變好,依舊自己種菜、收糞。

曾國藩出身農家,深知勤則壽,逸則夭。

他常說:「我自己一生體弱多病,只因勤於勞動才能活過60歲。」

他在家書中寫道:「勤字功夫,一貴早起,二貴有恆。」

為官多年,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工作,直至深夜,中途也很少休息。

雖晚年不幸右眼失明,仍每日勘閱公文,書寫日記從不問斷。

身勤則強,家勤則興。

曾家兒男全部半耕半讀,添茶倒水、砍柴種菜也必親力親為。

他告誡家中女子勤於家務:「衣、食、粗、細缺一不可。」

曾家女子紡線織布,下廚做飯,每月都會寄家中小菜和一雙鞋子到曾國藩軍營。

曾國藩認為:「勞則神欽。」

人之本性,皆好逸惡勞。

若貪圖享樂,家大業大,也終會坐吃山空。

唯有將「勤」貫穿始終,才可經久不衰。

02儉:家儉則興

《逍遙遊》中說:「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小鳥在深林築巢,所佔不過一根樹枝;偃鼠飲河水,所需不過裝滿肚皮。

曾國藩一生清廉,不事奢靡,不貪物慾。

身為將相,卻始終保持一介寒士之風。

平日所穿衣物皆由夫人所做,不穿綢緞,粗布衣物還常有補丁。

鋪草蓆、蓋土布,家中老屋百餘年,卻不肯多花銀錢去修繕。

有一次,他巡視揚州一帶。

揚州鹽商特備盛宴,山珍海味,羅列滿桌,而他僅就面前所設數菜稍食而已。

退席後,他與眾人說道:「一食千金,吾不忍食,目不忍睹。」

曾國藩在京城看到大多官宦子弟奢侈腐化,揮霍無度。

特留夫人和家中孩子住在鄉下老家,告誡他們:「飯菜不能過分豐盛,衣服不能過分華麗,門外不準掛牌,出門要輕車簡從。」

天下之事,往往成於儉而敗於奢。

愛子成人,便教其一切從儉。

古語有云:「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人不懂節儉,一心去追名逐利,怎麼可能修養德行。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人人以儉持家,才是家道中興之象。

03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家敗離不開奢字,人敗離不開逸字。

隋煬帝只因羨慕江淮繁華,便命人開通運河,修築御道,從長安到江都離宮便建有四十多處。

他每每駕幸江都,所經州縣,五百裡以內皆需獻送食物。

收集奇花異草、珍禽奇獸,只為點綴園景。

甚至各州縣所產奇石異木,都必須盡輸東京。

短短數十年,他便斷送了父輩千辛萬苦打下的大好江山。

古語有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一個家庭,重要的不是給子輩留下多少財富,而是要教會他們如何勤儉。

所謂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縱觀曾國藩的一生,都在恪守勤儉二字。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早成清朝官場的風氣。

但他卻誓不以軍中一錢寄家用,以儉持家。

一生手不釋卷,富貴堂的藏書閣有30多萬本書籍,他直到去世前一天,還在潛讀《理學宗卷》。

家之興,皆由克勤克儉所致,家之敗,皆由奢侈惡勞所起。

勤能開源,儉可節流。福報從中滋養,家族才能昌盛不衰。

《易經》中有句名言:「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勤儉之道在於存心,堅持積累,自然功成名就,水到渠成。

相關焦點

  • 曾國藩家族長盛不衰的2條秘訣,你若讀懂一個,家業可興!
    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家族,要想興旺發達,讀懂曾國藩的這2條家訓就可以了!中國民間有句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一則是富人容易驕奢淫逸,坐吃山空,繼而福分享用不到第三代;二則是窮人發憤圖強,經過幾代人努力,終於有子孫出人頭地。
  • 簡簡單單四個字,道出了曾國藩家族長盛不衰的秘訣!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時至今日,他子孫已經傳至第八代了,但人們發現曾國藩家族代代人才輩出,僅博士、教授這種級別的高級人才就多達200多人,而且子孫後代中無一敗家子!人們不禁要問:什麼是曾國藩家族長盛不衰的秘訣呢?其實,曾國藩在晚年著作《挺經》中就給出了答案,而且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
  • 曾國藩:創業艱難守業更難,想要家族經久不衰,秘訣全在這4個字
    曾國藩是一位封建的大官僚這不假,但他又不同於一般的官僚地主階級,因為他懂得家族傳承的最根本的原則,大凡古代的封建家族,都有自成體系一脈傳承的家規或者家訓,曾國藩的家規家訓尤其厚重,曾國藩從小就從「耕讀傳家」的樸素厚實的氛圍裡成長,但從沒有因為邁入仕宦階層而數典忘祖,而是在謹記祖訓恪守本業的基礎上
  • 曾國藩家訓:一個家庭興旺的徵兆,往往取決於這六個字
    讀《曾國藩家訓》,我們會發現:一個家庭興旺的徵兆,往往取決於這六個字。記住這六個字,家庭才能興旺發達。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1、讀書;讀書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這才使得曾氏家族構成了一個名聲遠播的華夏望族,越來越興旺發達!越是經常讀書學習的人,越深知自身的渺小與無知,繼而時刻謙虛低調、慎言慎行,一天天不斷進步。而且,讀書可以省心、靜心、養心,使得人們變得泰然自得、心平氣和,和顏悅色等等。所以說,一個家庭興旺的秘訣,「讀書」二字是關鍵之一。
  • 曾國藩八字家訓,深藏曾氏家族興盛密碼
    曾國藩,晚清四大名臣,湘軍創立者和統帥,後人評價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曾氏家族更是歷史上數得著的侯門望族,歷經百餘年而長盛不衰,曾氏家族人才輩出,這和曾國藩的家教家訓有著密切的關係。清鹹豐十年(1860年)閏三月二十九日,曾國藩給其在家的四弟曾國潢寫信,信中寫道,他曾經與九弟曾國荃論治家之道,一切以其祖父曾星岡為法,大約有八個字訣。
  •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講曾國藩家訓
    比較奇怪的是,不僅曾國藩很熱,曾家的某某後代今天如何如何也成了社會上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就導致了在絕大多數人沒有機會治國、平天下的今天,熱點順其自然地轉移到「修身、齊家」的問題上去了,市面上說曾國藩組建湘軍、辦洋務這些事情的書,遠不如《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家訓》或類似主題熱銷,一如作者所著的《百年家族的秘密》,這種熱潮讓芸芸眾生做起了「成為一家之曾國藩」的美夢,仿佛認真研讀一番再把這些教條用在下一代身上就又開啟了一個長盛家族
  • 曾國藩幾句家訓,揭開家族興旺的秘密
    曾國藩囑咐這個弟弟,要好好讀《父子宰相家訓》,說,「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認為這是修身齊家的典範。由此可見,曾國藩對家風和家訓的重視。事實證明,曾國藩對於家族子弟的教導是正確的,後世子弟無一人是「逆子」,世代皆為有志之士就是最好的證明。晚清歷史上唯一一次算得上勝利的外交活動就是曾國藩的二兒子完成的。
  • 曾國藩家訓的故事
    曾家後裔恪遵先祖遺言,遠離爾虞我詐鈎心鬥角的政界、軍界,潔身自好,大隱於世,實現了曾氏"長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遺願。曾國藩家訓:三個地方看一個家庭的興敗曾國藩家訓第一看:看子孫睡到幾點,假如睡到太陽都已經升得很高的時候才起來,那代表這個家族會慢慢懈怠下來;曾國藩家訓第二看:
  • 曾國藩家訓:家族興旺的根本,關鍵在於這3點,別等中年才頓悟
    人這一生,不管遇到了什麼事情,家庭永遠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我們自然希望家庭興盛,曾國藩一生仕途步步高升,家族開枝散葉,長盛不衰,這和他留下的家訓,以及培養的家風有著很大的關係, 他曾經就說過:" 家運之興旺,在於和睦、孝道、勤儉!"
  • 曾國藩家族何以長盛不衰,風水大師認為曾家祖先選了一塊好墓地
    曾國藩功成名就之後,老家的鄰裡街坊都普遍認為是曾家有一塊風水寶地,而這塊風水寶地裡埋的就是他的曾祖曾競希。 於是在當地就流傳了一個關於曾競希墓地的傳說:曾競希入葬後的第二年春天,接連下了好幾天的雨,荷葉鎮山洪爆發,金雞頭前面良田裡的禾苗全部被衝走了,剩下了一片白茫茫的沙子地,這就成了「金雞啄白米」。有人告訴曾家說,這是曾競希顯靈,後人中必出富貴者,但前提是要保護好這塊寶地,於是,曾家花錢買下了附近的田地,並不再耕種它,而是作為家族的寶地閒置著。
  • 曾國藩家族經久不衰的秘密,全藏在這「三字秘訣」中,大有裨益!
    在經歷了清朝帝制的終結、中國民國時期的動蕩、建國後幾十年的折騰及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年的發展,曾國藩家族後代即使飽受風霜,但是卻依然經久不衰,且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既有史學、考據學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傳承者,又有數學、化學、醫學等現代科學的人才。可謂極其罕見且難得,而這樣一個昌盛的家族,是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的呢?
  • 從顏回到顏真卿,顏氏家族是如何保持人才輩出、長盛不衰的?
    2.顏之推:創作《顏氏家訓》,開後世「家訓」之先河顏之推是顏回的三十四世孫,如果說顏回創立的顏氏之儒為顏氏後人立下了榜樣,那麼顏之推所作的《顏氏家訓》則從修身、立學、治家、處世等做人的各方面為顏氏族人起到了很好的訓誡作用
  • 曾國藩:一個家庭的祥和,關鍵靠這3個字!【曾國藩家訓】
    家庭要和諧,這三點至關重要,一個家庭的福氣就潛藏於這三點之中。 盡孝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把它落實在生活的點滴裡。平日可以和父母煲個電話粥,空閒時間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孝」,盡到了孝就會讓家庭更加溫馨和諧。 父母是天底下最辛苦的人,父母的愛萬年永存,時間之久,以致我們無法察覺到,等到父母不在,我們便會發現,原來父母才是我們一生的牽掛。
  • 窮養或富養,都不如曾國藩先生的家訓,願中國每個家庭都有好家風
    現實生活中,很多爸爸媽媽理解錯了這層意思,對待兒子和女兒分別對待,對女兒是要啥給啥;對兒子則打罵教育,這樣做其實真的是大大的誤讀了這句話的含義。其實,在中國曆朝歷代都有偉大的家庭教育者。像曾國藩老先生,就是我國晚清時代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同時他立下的家訓一直被後人津津樂道。
  • 曾國藩的家訓「四字八句」訣
    家風由家訓家規而來。家風就像樹的根系,河的源頭,深遠地影響著家庭的每個成員和家族的興衰。曾國藩認為,治家方略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家庭成員中,有人人孝悌的原則。孝,就是對父母、對長輩的感恩、尊敬與贍養。悌,是指兄弟間和睦友愛,同輩間的融洽與和諧。在曾國藩家書裡,除了他給孩子們寫了大量的信之外,寫給弟弟的信是最多的。曾國藩有段著名論斷,其中說到家庭興旺的規律: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傳一兩代就蕭條了。商賈之家,一般可傳三代。
  • 林乾談曾國藩家訓:曾國荃也曾受不了曾國藩的嚴厲
    《新京報·書評周刊》曾以《曾國藩變臉記:從「惡人」到「楷模」的鹹魚翻身史》等為題,系統梳理過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伴隨著「曾國藩出版熱」而出現的不同解讀——在大眾領域,他早已超出了一位軍事將領的範疇,有人將他當作「成功學」典範,有人向他學習「官場權謀之道」,有人認為他是道德修養的楷模,有人將曾氏家訓視為治家、保持家族長盛不衰的不二法門,以至於有人乾脆將曾國藩稱作是
  • 曾國藩這6個字,是曾氏家族8代輝煌的秘訣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不僅自己位極人臣,曾氏家族在他的影響下亦是出現了八代輝煌的盛況,曾家子孫個個都是人中龍鳳,例如:曾國藩兒子曾紀澤為清末著名外交家,曾紀鴻為知名數學家,曾國藩之孫曾廣銓乃是駐韓、德國大使......曾氏家族是中國當之無愧的貴族。
  • 曾國藩用來警醒自己和後代的三字家訓:奢、逸、驕
    眾所周知,曾國藩一生嚴於律己,更是被稱為&34;,而曾國藩著名而嚴格的家訓也使得曾國藩的家族後代裡從來沒有出現過敗家子,家族一直都很繁榮昌盛,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傳統說法,那麼到底是怎樣的家教內容才會有如此大的作用呢?
  • 曾國藩家訓:讓人成功的1個字和最敗人的2個字
    曾國藩家訓:讓人成功的1個字和最敗人的2個字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出生於湖南一個普通的耕讀世家,在自己的家書中,曾國藩曾經多次提到修身要特別注意:堅持1個「靜」字,戒除最敗人「驕」字、「惰」字。
  • 曾國藩家訓:讓孩子吃這三種「苦」,會成為他們一生的福氣
    2.勞動的苦俗話說得好: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分才。不論是在什麼時候,遇到了何種問題,「勤」字都是很重要的。但是現在有很多孩子含著金湯匙出生,從小生活在蜜罐裡。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為他們包辦一切,導致他們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又極度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