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精加工工藝製作技術

2020-12-17 吉山花瑤

普洱茶精加工工藝製作技術

邱 嵐等

消費者在市場上所見的普洱生茶、普洱熟茶產品大多是以磚、餅、沱的形狀呈現,少數以散茶的形式包裝。由曬青毛茶經過精加工工藝製作而成的是普洱生茶成品,由普洱熟毛茶經過精加工工藝製作而成的是普洱熟茶成品 。由曬青毛茶經過潮水、渥堆、發酵、翻堆、自然乾燥製成的普洱熟毛茶,屬於初制茶的範疇。普洱生茶精製工藝流程為毛茶定級歸堆、拼配勻堆、靜電除雜、風選、揀剔、蒸壓、乾燥、包裝 。普洱熟茶精製工藝流程為毛茶篩分、定級歸堆、拼配勻堆、靜電除雜、風選、揀剔、蒸壓、乾燥、包裝 。市場上一些普洱茶成品茶形狀不規則、厚薄不均、鬆緊不適當,更有甚者撬開後發現有頭髮、雞毛、茶果等雜物,說明廠家在生產產品時精製工藝不過關,處理方法欠妥。因此,本文梳理了普洱茶精加工工藝流程,以期為規範各廠家精製技術提供參考,改進普洱茶產品質量。

1 普洱熟毛茶篩分

普洱熟茶在精製工藝上比普洱生茶多 1 個環節,即需要對普洱熟毛茶先進行篩分,因為曬青毛茶發酵成普洱熟毛茶時,會產生一些小團塊和碎茶,所以要先用圓篩機對普洱熟毛茶進行長短篩分,其目的是撩頭、分孔、割腳。根據毛茶級別和即將生產的產品,可安裝 1.5 目( 2.0 目)、 3.5 目( 4.0 目)、8 目( 10 目)、 12 目、 16 目、 28 目、 40 目等不同目數的篩子,得到相對應的分孔茶,下一步工藝環節為歸堆;也可根據此批原料的用途,如散裝茶等,視情況定是否再進行精篩,如用圓篩機再進行復篩或用抖篩機更進一步篩分粗細,得到體形接近的分孔茶。

2 毛茶定級歸堆

2.1 曬青毛茶定級歸堆

對採購進廠的曬青毛茶進行全面品質評審,對照加工級別標準,確定毛茶級別。在定級的基礎上,按原料產地、季節進行歸堆,再按批次存放。

2.2 普洱茶篩分茶定級歸堆

對普洱熟毛茶篩分後得到相對應的長短不同的分孔茶進行粗定級,按不同的級別歸堆,再按批次存放。

3 拼配勻堆

拼配是一個產品最為核心的關鍵技術,須做到各原料相互取長補短、顯優隱次、調劑品質、提高產品質量、保持產品穩定性,並最大限度地發揮茶葉的經濟價值,提高經濟效益。按產品品質要求,將預拼配的毛茶原料按每批次扦取500~1 000 g 小樣先進行開湯審評,內外品質兼顧,以嫩度、色澤、形態為主,要求拼配比例恰當、篩檔勻稱、不脫檔、不露腳、不含有細末茶。拼配時按配方要求比例計算出該批產品每個原料所需數量,生產中原料搬運應輕拿輕放,根據場地情況多採用長方形堆勻堆,注意控制拼堆大小,數量可以視場地大小而定,一般為幾百千克到 10 t 不等。不同原料一層層地投放後再拼配均勻,注意勻堆時避免操作人員直接或間接踩到茶葉上進行操作。

4 靜電除雜

將拼配勻堆好的茶葉投到原料輸送機,調整進茶量,保證茶葉厚度 2~3 cm ,持續均勻投料,通過輸送機運送至靜電除雜機,根據原料條索粗細情況,調節進料控制器參數( 15~20 Hz ),適當調節輸送滾動條(擋板)高度,第 1 、 2 個輥筒稍高,其餘 4 個輥筒不能堵塞茶葉並能吸附雜物即可。將周轉箱放置於出料口下方,編織袋置於雜質口處。靜電除雜機是通過吸附方式剔除茶葉中混入的雜質,如毛髮、掃帚毛、茅草、撕裂膜絲、鐵屑、編織袋碎片、塑料碎屑等。茶葉過完靜電除雜機後,過磅稱重,規範堆碼,標識清楚;再清掃設備,清潔使用器具和周圍場地衛生。

5 風選

將從靜電除雜機出料口出來的茶葉投入到風選機進料鬥,調試風量控制器,調節分離板出茶閘門,控制進料鬥投茶量,持續勻速投料,使茶葉從提升機進入電子振動器,均勻流入箱體,將 5 個周轉箱放置於 5 個出料口下方。檢驗茶葉分級是否符合樣品要求,否則重新調試風量,調節分離隔板出茶閘門等,風選去石,分出茶葉輕重,從而選別等級,直至符合質量要求。第 1 口原料一般體形較為粗大且含有石頭,需再過 1 次風選,儘量將石頭和茶葉分開,再進入下一道工序。第 2 、 3 口原料較為正常,可直接進入下一道工序。第 4 、 5 口多為輕飄葉和碎茶,一般作為廢茶處理。合格品過磅稱重、規範堆碼、標識清楚。清掃設備,清潔使用器具和周圍場地衛生。

6 揀剔

按產品要求,人工揀剔黃片、梗片、老梗、茶果及非茶類夾雜物。

7 蒸壓

7.1 清潔操作臺及周圍環境衛生

核對緊壓半成品原料與加工通知單是否一致,核查內飛標識上數量與實際加工產品是否相符。檢查原料淨度和碎末茶是否符合質量要求。

7.2 送樣檢測產品原料水分並記錄

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 GB5009.3 —2016 )進行操作。蒸壓前檢測每批原料水分,緊壓車間根據原料水分率、合理的加工損耗率確定稱茶量。

7.3 稱量

接通電子秤電源,將電子秤調零和內校。根據加工單要求稱量規定淨重。若有麵茶和芯茶、底茶,則需按比例計算後,分別稱量麵茶、芯茶、底茶,按麵茶、芯茶、底茶順序均勻倒入蒸筒內,並用手撒均勻,避免出現「露芯」。在中心位置放 1 張內飛,蓋 2~3 g 茶於內飛上方,避免內飛翻轉,保持正面朝上。

7.4 蒸茶

將蒸筒置於操作臺蒸汽孔上,一般蒸 15~30 s (可根據茶葉原料的茶質、外形、水分、級別、黏合度等適當調整蒸壓時間),將茶蒸溼、蒸軟,便於壓製成型。

7.5 揉茶

將布袋套在蒸筒上,翻轉筒身,茶葉倒扣在布袋內,均勻地收攏布袋,快速均勻揉制茶葉,避免茶葉變冷不易成型,在揉制茶葉的同時在布袋中心區域把布袋打成 1 個結。餅茶和沱茶製作的有揉茶工序,磚茶沒有此工序。要求揉茶力量控制合理,具有技巧性,需做到餅茶和沱茶撒面均勻、包心不外露、不起層不掉面。

7.6 壓制

將揉好的茶餅放置於餅茶成型機、磚茶成型機或沱茶成型機底座模具中心位置,調節壓力和定型時間。取出茶餅用捲尺測量,不合格品進行返工處理,合格品用石模定型。放置石模時力量須均衡,避免受力不均影響餅形。需保證餅茶和沱茶平滑、整齊、厚薄均勻。攤晾 5~6 min 取出,置於木架上攤晾,待布袋冷卻後解開布袋,檢驗外觀品質、有無雜物,若有雜物需進行處理、不合格品則應進行返工。普洱生茶緊壓尺寸規格見表 1 。

表 1 普洱生茶緊壓茶尺寸規格

8 烘乾

壓制後的餅茶、沱茶、磚茶先攤晾,檢測含水量達到了14%~16% 時,即可進入烘房乾燥。首先清掃烘房,將置於木架上的待烘半成品推入烘房,依次排列整齊,生、熟茶不能置於同一個烘房內;然後檢查溫度表、溼度表是否正常運轉,並打開蒸汽閥門、室內外排水閥,排水完畢後關掉排水閥。生茶烘乾溫度一般控制在 40 ℃±10 ℃ 。半成品茶餅水分含量 10% 以下,將攤放茶餅的木架從烘房移至攤晾場所。

9 包裝

9.1 領取與核對包裝材料

包裝車間對照包裝通知單領取包裝材料,核實提取的包裝材料與準備包裝的實物是否相符,核對包裝材質、色差、圖文及標籤標識(真實反映該批產品屬性、淨含量、生產廠家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質量等級、產品標準號等,標籤標識文字應清晰可見)是否合格和正確無誤;核查該批次產品的包裝規格、淨重、數量是否符合要求。

接觸茶葉的內包裝材料,如盒、袋、箔、膜、紙等直接包裹或覆蓋食品的包裝材料,應符合國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製品》( GB 4806.8 — 2016 )的規定,並經紫外燈消毒後方可使用。包裝容器應乾燥、清潔、衛生、安全、無異味。

9.2 檢測記錄半成品水分

包裝前需扦取半成品檢測水分並記錄,普洱茶(生茶)水分含量 ≤13% 、普洱茶(熟茶)緊壓茶水分含量 ≤12.5% 、普洱茶(熟茶)散茶水分含量 ≤12.5% 方可包裝。檢測方法為GB 5009.3 — 2016 中的檢測方法( 120 ℃ , 1 h 烘乾法)。抽檢半成品緊壓茶(磚、餅、沱)淨重、外觀並記錄。包裝前須由質檢員每日按包裝總量的 3% ,稱量半成品淨含量。對照生產加工實物標準樣,查看磚、餅、沱的外觀情況,檢查是否規整、是否松泡或過於緊實、厚薄是否均勻、是否有雜質。合格品進入包裝工序;不合格品置放於單獨的架子上並作「不合格品」標識,並提出處理意見。

9.3 散茶包裝

經過稱量、裝袋、裝盒(聽)、裝箱完成散茶包裝。鐵聽、小盒噴碼(廠家防偽數字順序),外箱再刷生產批次和生產日期。準確稱量茶葉裝入紙裝或鋁箔袋中封口(封口處周正、不傾斜),再裝進鐵聽或小盒中,然後放入 1 份檢驗證書,用膠帶紙封合紙箱,並用包裝帶打箍固定(包裝帶應儘量規整,保持外箱規整美觀),成箱。

9.4 緊壓茶包裝

經過包綿紙、裝紙袋(扎筍葉)、小彩箱、裝箱完成緊壓茶包裝。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有的產品裝紙袋後就直接裝入小彩箱,有的不需紙袋用筍葉綑紮後裝入小彩箱,有的先用紙袋裝後再扎筍葉最後裝小彩箱。綿紙對應位置處蓋上生產日期,說明書檢驗員位置處蓋上檢驗員編號,彩箱(紙盒)對應位置處噴上批次號、生產日期。外箱側面用預先刻制並校核的嘜版,在外箱空白處刷上批次號和生產日期。以餅茶為例包綿紙,先將說明書置於綿紙的中心部位,然後把合格茶餅放置其上,拉折綿紙的邊角部位,以每餅摺紙 16~18 折為宜,計算每折寬度,均勻的拉折綿紙,儘量保持每一折綿紙的寬度一致,並緊貼茶餅,打領部分需顯示產品的生產信息,領節長度、寬度應視餅茶規格適當調整。摺紙完畢,將防偽不乾膠貼於綿紙領子處,包裝後產品應規範整齊,折角平整清晰、美觀勻稱。將包裝好的茶餅以 7 片 / 垛的規格按編號順序擺好,並計算編號是否正確,若發現錯誤應及時糾正錯誤編號。將包裝好的 7 片 / 垛裝入紙袋,貼上帶有編號的膠帶。將茶餅置於底部筍葉的中心位置,將左右兩側的筍葉緊貼茶餅,完全包裹好茶餅,並將蓋頭(帶有編號)置於筍筒頂部,並用竹篾紮緊。先扎底部最下面 1 道箍,然後扎最上面 1 道箍,上下固定後,分別扎中間部分,共計綑紮 6 道箍,保持鬆緊度一致,不暴露茶餅,保障筍筒平整、立體美觀。將筍筒依據編號裝入小彩箱。將裝好的小彩箱依據包裝規格,按照編號依次放於紙箱中。將裝箱單放入成品箱內,用膠帶紙封合紙箱,並打箍固定(包裝帶應儘量規整,保持外箱規整美觀),成箱。

10 結語

由於廠家引入了圓篩機、抖篩機、靜電除雜機和風選機,目前的普洱茶精製工藝相對於之前的傳統工藝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普洱茶真正作為主流茶類是在 21 世紀初,無論是在初制、精製工藝上,還是在機械化設備上,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無論是普洱生茶還是普洱熟茶的精製技術,均沒有工夫紅茶、綠茶精製工藝複雜,其原因一是普洱生茶、普洱熟茶大多都是以磚、餅、沱緊壓茶的形式存在,而紅茶為散茶;二是由於曬青毛茶體形較大,目前各廠家精製工藝都還未實現機械化聯機操作。隨著普洱茶的發展,人們對其需求會越來越高,未來精製工藝實現聯機操作會成為發展趨勢。

相關焦點

  • 褶皺的製作工藝與技術
    褶皺的製作工藝與技術 2017-12-26 15:04:45 來源:全球紡織網 新井淳一以褶襉運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 烏龍茶加工新工藝的技術探討
    現就在浙江加工烏龍茶的工藝與品質的關係,作一探討。一、傳統做青工藝與品質風格依曬青程度的不同,做青可分如下幾種:1、重曬青搖:以務夷巖茶為代表,廣東鳳凰水仙、閩北水仙亦同。曬青減重在15%~18%之間,由於葉子失水多,酶活性強,葉內主要內含物茶多酚的酶性氧化程度較重,故稱茶香氣幽長,滋味甘醇。
  • 現代哈芬槽的加工工藝
    現代哈芬槽的加工工藝有哪些改進呢? 現在河北英瑞廠家已經引進了全自動的設備。槽體部分熱軋完成後,後續步驟一步到位,直接從槽體到成品全自動完成。全自動設備有什麼好處呢?1.減少人工成本,全自動機器完成哈芬槽的製作,可以大大的降低人工成本,讓哈芬槽的成本價格更加便宜。2.提高加工速度,機器一體全部製作完成可以大大提高槽道的加工速度,工期也會大大地縮短。3.提高精確度,人工加工往往會出現數據的偏差,嚴重點可以會產生報廢品。
  • 常見的榫頭形式及加工工藝
    各種榫卯做法不同,應用範圍不同,因此,其榫頭形式較多,加工形式也有多種。常見的榫頭形式及加工工藝
  • 宋代的加工工藝:冶銀鑄錢 金屬加工
    我今天講的內容是冶銀工藝——「吹灰法」的純熟運用和金屬加工工藝——「旋作」的出現與車床使用以及鑄錢工藝——向規範化坦途。首先要講的是冶銀工藝。宋代銀產地廣達66個州軍,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各路。據趙彥衛《雲麓漫砂》卷2記載,銀從採掘到煉成,有六道工序,所謂「大抵六次過手,坑戶謂之過池」。首先是找銀之法,每在壁上有黑路乃銀脈。」
  •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紅茶加工製作中的應用介紹
    打開APP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紅茶加工製作中的應用介紹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9 17:19:00 在茶葉的加工製作過程中,經過揉捻後的茶葉,其內外可在一定的溫度和溼度條件下,產生一定的變化,發酵不足或者過度都會影響茶葉的顏色以及茶水的顏色、風味。有鑑於此,嚴格把控茶葉製作過程的發酵環節至關重要。 目前,紅茶在加工製作過程中主要依靠人工,其中,茶葉發酵程度的判別則完全依賴於人工經驗。生產者通常根據自身積累的經驗來主觀判斷茶葉發酵程度,缺乏統一可普及的評價標準體系。
  • 中國六大茶類的發展史及其基本加工工藝
    其他茶類都是古人在製作綠茶的過程中,長期探索,總結規律,先後發明了不同茶葉的製作工藝。至於其他茶類具體產生的年代各有說法,可以看出期間經歷了複雜的變革。今日只做大概的介紹,後期視情況每個茶類再做單獨介紹。
  • 了解矽膠產品製作工藝,不同加工方式有哪些?
    液態與固態工藝是矽橡膠製品行業最多的一類加工方式,這兩種工藝製作的矽膠產品運用廣泛,種類眾多,而固態加工與液態工藝卻又不同 的有優缺點,也讓很多消費者難以抉擇,到底應該怎麼選擇,那麼它們到底有哪些不同的差異與優缺點呢?
  • 鑄造技術,鑄造工藝及鑄件加工方法區別-你所不知道的鑄造
    為了在澆鑄金屬之前取出模型,鑄模應做成兩個或更多個部分;在鑄模製作過程中,必須留出向鑄模內澆鑄金屬的孔和排氣孔,合成澆注系統。 鑄模澆注金屬液體以後保持適當時間,一直到金屬凝固。 取出零件後,鑄模被毀,因此必須為每個鑄造件製作新鑄模。
  • 精密機械零部件加工的工藝基準和條件
    精密機械零部件加工工藝基準可以按照不同工藝分為:鑄造,鍛造,衝壓,焊接,熱處理,機加工,裝配等等類別,是指整個零件的數控加工與機器裝配過程的總稱。而其他的如清洗、檢驗、設備維護,油封等等都僅僅只是輔助過程,車削的方法改變了原料或半成品的表面性能,行業中數控加工工藝過程是其中主要的工藝過程。
  • 玻璃微加工工藝
    玻璃微加工工藝的研究抽象本文介紹了玻璃微加工的工藝,包括噴砂,溼法蝕刻,反應離子蝕刻(RIE)和玻璃回流技術。根據實驗介紹並討論了每種方法的優缺點。噴砂和溼法蝕刻技術是簡單的工藝,但是在小而高縱橫比的結構中卻面臨困難。
  • 銅及其銅合金加工退火技術_銅材熱處理_銅材無鉻酸洗工藝
    銅材及其銅合金退火技術的必要性銅材及其銅合金在加工過程中,加工往往會是銅件硬化,雖然硬化可以提高銅和銅合金的強度和硬度,但也降低了材料的塑性和韌性,冷加工(冷軋、退火後的銅線在成型加工量小時,宜採用晶粒細小的坯料,當成形加工量大時,宜採用晶粒粗大的坯料。銅合金再結晶後的力學性能不僅與其成分有關,還與退火溫度及退火前的冷加工量有關。
  • 純銅首飾加工工藝趨向於哪些方面?
    純銅首飾設計製造的三大潮流為簡潔、裝飾、回歸自然,下面是金順福的設計師們根據時代發展了解到的純銅首飾加工工未來發展的幾個方向。造型現代藝術首飾在造型方面正朝著簡潔、幾何、抽象裝飾方向發展。主題隨著社會電訊、網絡、信息傳遞及高科技的迅猛發展,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和藝術常常產生異化,人們對於尖端技術所造成的現代物質產生一種難以名狀的壓力,對現代社會的急劇變革、競爭及環境汙染產生焦慮,人們從內心深處希望得到一種寧靜,在情感上渴望有一片溫馨的綠洲
  • 雷射加工技術在面料服裝上的應用
    雷射加工作為一種全新的加工方法,以其加工精確、快捷、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在皮革、紡織服裝行業內逐漸得到廣泛的應用。   成衣雷射繡花   超過三分之二的紡織服裝面料可利用雷射來製作各種數碼圖案。
  • 精密模具配件加工的磨削加工工藝
    精密模具配件加工的磨削加工工藝模具配件是指裝配模具的零件或部件;也可以指損壞後重新安裝上的模具零件或部件。精密模具一般是由許多零件構成,可以分為兩類:工藝零件和結構零件。工藝零件直接對成型產品質量造成影響,工藝零件的決勝品質在當下的精密模具配件均用精加工手段來完成。精密加工過程關係到精密模具的壽命和成型產品,在精密模具配件加工中的精加工階段除採用慢走絲線切割、電火花成型等工藝手段外,另採用的方法即是在半精加工後,熱處理基礎上磨削加工。
  • 旗幟加工製作的工藝流程
    製作旗幟的材質,98%以上為各種紡織品,都是採用絲網印刷工藝印製,然而在紡織系統中生產旗幟的企業不多,「國旗定點生產企業」全國有上百家,屬紡織系統的屈指可數。對提高旗幟生產的工藝技術水平的研究是一件難事,難就難在製作旗幟有它的特殊性,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1)旗幟的尺寸大小差異高達百倍以上。(2)旗幟從織物、漂煉、印染、縫製及配備懸掛裝置,可算是紡織品的系統工程,一個生產單位難以一氣完成,只能是東拼西補。(3)旗幟既有政治上的含義,又有不少特定的作用,所以對內在、外觀質量都重要。
  • 金屬產品常用的表面加工工藝有哪些?
    產品的外在表面隨著產品表面處理的新工藝、新技術等的發展日益豐富,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金屬是現代生活中常見的材料。由於其良好的材料特性被廣泛的運用到產品設計中。金屬材料表面處理工藝主要包括表面前處理和表面裝飾處理,金屬表面處理工藝主要包括表面機械處理、化學處理和電化學處理,這裡也就不過多贅述了。作為表面裝飾技術之一的表面肌理工藝是我們討論的要點,金屬表面肌理工藝通過鍛打、刻畫、打磨、腐蝕等工藝在金屬表面製作出的肌理效果。給金屬產品的表面包裝也給用戶帶來了不同的視覺效果,以及心理感受。以下我們從產品設計表面處理較為常用的方式入手進行總結。
  • 獨家揭秘:普洱茶,加工工藝全流程
    普洱茶的加工工藝分為初制和精製兩個環節。初制是在初制所完成,精製是在精製廠完成。精製過程的加工工藝又分為生茶加工和熟茶加工兩部分。初制環節是指從鮮葉採摘到加工成曬青毛茶的過程;精製環節是指從毛茶審評、精選到蒸壓成餅、包筍葉、裝箱的過程。
  • 禪悅綠松石:錯金工藝,松石加工的神來之筆
    其次便是需要加工人員擁有足夠高的技術水平。今天禪悅綠松石小悅cycp1919就帶大家認識一種目前市面上新流行起來的工藝: 錯金工藝。什麼叫做錯金呢?錯金,也叫金銀錯。是指一種金屬絲鑲嵌在器物表面的工藝,古代的工匠用金銀絲在器物的表面鑲嵌花紋或者圖案,於是就有了錯金這一技術。
  • 服裝工藝模板設計與製作
    服裝工藝模板設計與製作 發表時間:2014/7/9 文 | 孫玉芳 張昇平 俞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