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茶產業及文化研討會在重慶舉行

2020-12-19 農業農村部網站

本網訊 作為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系列活動之一,11月27日,兩岸茶產業及文化研討會在重慶舉行。9位來自兩岸茶葉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分享了茶產業融合發展、茶文化交流的經驗和感悟,介紹了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與中國農業出版社共同建設海峽書架情況。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有茶時光——2021年茶日曆(海峽版)》也在會上首次向公眾發布。

據介紹,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2019年起,在農業農村部辦公廳指導下,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與中國農業出版社共同建設了海峽書架,組織開展了「共讀一本書兩岸一家親」圖書入島活動,將8000餘冊農業方面圖書送至島內基層社區、農家和校園。書籍涉及傳統文化、茶學修養、農業科技、生活教育方方面面,深受島內民眾的歡迎和好評。研討會為臺灣受贈方代表授牌。

此次研討會由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主辦、中國農業出版社承辦、重慶天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來自兩岸的茶產業及文化領域的專家、學者、知名茶企代表以及地方農業農村系統代表共50餘人還圍繞茶產業發展、三產融合、文化創意、企業經營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討。

相關焦點

  • 聚焦5G合作 兩岸信息通信研討會在重慶舉行
    新華社重慶10月22日電(記者 劉恩黎)記者從重慶市臺辦獲悉,渝臺兩岸信息通信合作發展研討會日前在重慶舉行,來自海峽兩岸信息通信行業的企業代表就通信領域5G技術創新和行業應用等話題進行了研討,共同為推動兩岸數字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 開展兩岸茶文化交流 促進兩岸茶產業發展
    ,推動湖北茶產業的發展,2003年10月14-19日,湖北省臺辦、天門市人民政府、湖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聯合在武漢、天門兩地舉辦了「海峽兩岸陸羽茶文化及茶產業發展研討會」來自海峽兩岸的100多位茶文化學者、企業家、茶藝師參加了研討會。  「海峽兩岸陸羽茶文化及茶產業發展研討會」主會場分武漢、天門兩地舉行。
  • 海峽兩岸林語堂文化研討會將在福建漳州舉行
    海峽兩岸林語堂文化研討會將在福建漳州舉行 2018-10-10 22龔雯攝   中新網漳州10月10日電 (龔雯)「以繁榮文化事業,推動林語堂文化研究,加強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福建省漳州市文聯副主席黃良弼10日披露,海峽兩岸林語堂文化研討會將於10月12日-14日在漳州舉行。  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文聯、福建省作家協會、漳州市委宣傳部、閩南師範大學共同主辦。
  • 2020梵淨山抹茶產業發展高端對話暨中日韓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
    2020梵淨山抹茶產業發展高端對話暨中日韓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銅舉行 2020-11-27 10:2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第十九屆巴蜀文化周-海峽兩岸巴蜀文化交流研討會在蓉舉行
    第十九屆巴蜀文化周-海峽兩岸巴蜀文化交流研討會日前在成都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舉行。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副會長袁明、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遊勇,重慶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二級巡視員張敏、成都市武侯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瑞平等領導出席研討會。來自海峽兩岸的知名文化學者、文創企業負責人、青年設計師代表、高校師生近100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 「奉心而化--心理學與彌勒文化的整合」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舉行
    「奉心而化--心理學與彌勒文化的整合」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舉行奉化市委書記張文杰出席研討會並致辭復旦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孫時進教授鄭振煌教授作題為「彌勒人間淨土與大同世界之實現>活動現場部分與會學者、領導合影佛教在線浙江訊 2014年9月19日上午,「奉心而化--心理學與彌勒文化的整合」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奉化舉行。
  • 促進兩岸文化交流《閩臺文化大辭典》研討會在廈門舉行
    促進兩岸文化交流《閩臺文化大辭典》研討會在廈門舉行 2019年09月01日 09:05:00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人民網廈門8月30日電(陳博)8月30日下午,《閩臺文化大辭典
  • 海峽兩岸傳統文化可持續設計研討會在宜興舉行
    12月11日上午,由宜興陶瓷博物館主辦的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傳統文化可持續設計研討會在宜興市陶瓷(紫砂)文化研究院舉行,與此同時,海峽兩岸(宜興)陶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啟幕。宜興陶瓷博物館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專業性陶瓷博物館,前身是江蘇省宜興陶瓷公司陳列室和宜興陶瓷陳列館。
  • 農交會上「品茗論道」 兩岸茶人共商壯大中華民族經濟之策
    以「傳承弘揚中華茶文化 促進兩岸茶產業發展」為主題的兩岸茶產業及文化研討會11月27日在重慶舉行。(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 攝)  中國臺灣網11月27日重慶訊(記者 王思羽)  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強調:「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久前閉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則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 農交會上「品茗論道」兩岸茶人共商壯大中華民族經濟之策
    以「傳承弘揚中華茶文化 促進兩岸茶產業發展」為主題的兩岸茶產業及文化研討會11月27日在重慶舉行。(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 攝)中國臺灣網11月27日重慶訊(記者 王思羽) 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強調:「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久前閉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則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 海峽兩岸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研討會在廈門舉行
    海峽兩岸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研討會21日在廈門舉行。 黃詠綢 攝海峽兩岸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研討會21日在廈門舉行。黃詠綢 攝中新網廈門9月21日電 (黃詠綢)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讓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相關產業引起更多的重視。21日,海峽兩岸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研討會在廈門舉行,兩岸近百位代表圍繞「閩臺融合健康中國行動——社區應對新發再發傳染病」的主題展開研討。
  • 中華傳統文化與兩岸社會發展研討會在山東曲阜舉行
    4月1日,中華傳統文化與兩岸社會發展研討會在位於山東曲阜的孔子研究院隆重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及社會各界人士近400人參加了此次會議。中華傳統文化與兩岸社會發展研討會在孔子研究院舉行  今年研討會的主題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以兩岸教育為重點,共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展示其在現代社會的創新發展、增強民眾的文化自信
  • 兩岸高中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交流研討會在衡水中學舉行
    兩岸高中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交流研討會在衡水中學舉行     河北衡水中學校長張文茂正在兩岸高中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交流研討會地方專場衡水專場介紹該校發展情況
  • 「兩岸三山國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研討會在廣東揭西舉行
    3月27日,揭陽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局與揭西縣人民政府邀請有關三山國王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臺灣部分宮廟的代表共50多人,在揭西縣隆重舉行「兩岸三山國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研討會。本次研討會旨在為深入挖掘三山國王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推動三山國王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共同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 世界茉莉花(茶)發展研討會在邕召開
    本報南寧訊 (記者/呂海鋒)11月28日,2020世界茉莉花(茶)發展研討會暨國際花草茶聯盟二次會議在南寧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茶人共聚一堂,共同研判茉莉花(茶)發展形勢,助推茉莉花(茶)產業全面升級。活動期間,舉行了第十二屆全國茉莉花茶質量推選活動頒獎儀式,共有10家企業獲得特別金獎。在分析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和劉仲華分別就「茉莉花茶質量安全和綠色防控」「茉莉花茶的發展前景分析」進行主題報告。另外,中國茶葉流通協會還報告了2020中國茉莉花茶產銷形勢。
  • 首屆閩臺文化藝術原創設計研討會福州舉行
    首屆閩臺文化藝術原創設計研討會福州舉行 2016-12-10 19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12月10日電 (記者 劉可耕)首屆閩臺文化藝術原創設計研討會暨「兩岸大學生創意設計快速生成藝術品彩虹橋系統」開通儀式,10日在福州閩侯福建創之源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行。
  • 海峽兩岸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研討會在廈門舉行
    海峽兩岸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研討會21日在廈門舉行。 黃詠綢 攝中新網廈門9月21日電 (黃詠綢)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讓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相關產業引起更多的重視。21日,海峽兩岸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研討會在廈門舉行,兩岸近百位代表圍繞「閩臺融合健康中國行動——社區應對新發再發傳染病」的主題展開研討。主辦方人士表示,舉辦此次研討會,就是要為兩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領域的專家學者搭建平臺,分享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經驗,推動兩岸衛生健康產業合作交流。「兩岸合作還有很大的空間。」
  • 兩岸關係與兩岸治理學術研討會在臺北舉行
    兩岸關係與兩岸治理學術研討會在臺北舉行 >   中新社臺北6月1日電(記者 董會峰 杜燕)時值「九二共識」20周年,「兩岸關係與兩岸治理」學術研討會1日在臺北舉行,大陸6位專家與多位臺灣學者與會。
  • 情系齊魯活動舉行文化研討會 兩岸學者同臺論道
    情系齊魯活動舉行文化研討會 兩岸學者同臺論道 2012年07月04日 06:3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兩岸合編語文教材研討會在廈門舉行 兩岸名師共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兩岸研討會名師合影央廣網廈門8月6日消息(記者呂貝娜 通訊員賴書慧)8月4日上午,兩岸合編語文教材研討會在廈門一中舉行。兩場特殊的語文課,吸引了兩岸近百名師生到場聆聽。福建師範大學賴瑞雲教授對本次兩岸合編語文教材研討會也發表了看法。他表示,中國文化是連接兩岸的重要紐帶,臺灣老師強調作者中心的教學方法,而大陸老師則注重文本的解讀,兩者各有優長,合編教材就是二者結合的完美體現。相信在兩岸老師的不懈努力下,未來一定能編寫出更好、更適合學生使用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