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
酉陽桃花源
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原型地,人們追尋的「男耕女織,天人合一」的精神家園。
酉陽桃花源景區位於重慶市酉陽縣桃花源路232號。為國家5A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 、中國登山協會戶外運動訓練基地,總面積2734公頃,由世外桃源、伏羲洞、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金銀山、酉州古城、二酉山等六大部分組成的。森林覆蓋率80.4%,集巖溶地質奇觀、秦晉農耕文化、土家民俗文化、自然生態文化於一體,濃縮了最美的原生態風光。
Top2
龍水峽地縫
武隆景區的組成部分,壁陡峽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質奇觀。
龍水峽地縫位於重慶市武隆區仙女山鎮。為國家5A旅遊景區——武隆喀斯特旅遊區的組成部分,是一處較好的生態旅遊和探險旅遊風景區。武隆地縫由入口地縫、中途穿洞、出口地峽三段組成。峽谷兩邊懸崖千仞、巖壁絕險、植被茂密,地縫極其狹窄,有的僅可通人,仰頭望天,一線天光;地峽中溪水長流,泉瀑飛濺,幽幻無窮;穿洞洞體宏大,鍾乳密布,中有地下湖泊。
Top3
重慶人民大禮堂
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一,重慶市標誌建築物。
重慶人民大禮堂位於重慶市渝中區人民路173號。始建於1951年,由當時主持西南局工作的鄧小平、賀龍同志決定修建,著名建築師張家德先生設計,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築群,是重慶十大文化符號,是中國傳統宮殿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的大跨度結構巧妙結合的傑作,也是重慶的標誌建築物之一。
Top4
北山石刻
大足石刻景區的主要組成部分,和寶頂山石刻同為大足石刻中最大石刻。
北山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北山路北山上。為國家5A旅遊景區——大足石刻景區的組成部分,北山摩崖造像始刻於唐末,至南宋結束,以大佛灣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觀音坡、營盤坡、佛耳巖、北塔寺共五處。從南到北形狀若新月,龕窟如蜂房。造像5000餘尊。造像細膩精美,技藝嫻熟巧妙。北山造像以雕刻細膩、藝精技絕、精美典雅而著稱於世,展示了公元九世紀末至十二世紀中頁(晚唐、五代、兩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
Top5
彈子石老街
原為西南地區著名的水陸埠口,中西結合的建築錯落有致。
彈子石老街位於重慶市南岸區泰昌路68號。於2018年6月1日正式開街。曾是西南地區著名的水陸埠口,擁有法國水師兵營、王家大院等開埠文化根脈。「一街兩埠四院十景」構成了彈子石老街的核心景觀。「一街」,即彈子石老街;「兩埠」,即下江和上埠。「四院」指王家大院、孫家花園、夏家大院、青陽公館;老街往上,則是海關石、映月池、青雲橋、花朝門、餘音閣、利川號、塗山窯、愛情牆、一德堂、百歲坊等「十景」。
Top6
巫山神女景區
因一處巨石形似少女的神女峰而聞名。
巫山神女景區位於重慶市巫山縣城東約15公裡處的巫峽大江北岸。為國家4A旅遊景區,神女峰又名望霞峰、美人峰、仙女峰、神女天下峰,巫山十二峰之最。相傳巫山神女瑤姬居住在此處。一根巨石突兀於青峰雲霞之中,宛若一個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
Top7
豐都鬼城
以各種陰曹地府的建築和造型而著名。
豐都鬼城位於重慶市豐都縣名山街道六組社區117號。為國家4A旅遊景區,舊名酆都鬼城,古為「巴子別都」,東漢和帝永元二年置縣,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是長江遊輪旅客的一個觀光勝地,分為鬼城名山風景區和鬼王石刻風景區。鬼城以各種陰曹地府的建築和造型而著名。鬼城內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橋、黃泉路、望鄉臺、藥王殿等多座表現陰間的建築。
Top8
四面山
重慶市郊徒步原始森林、戲水、看雲海的絕佳去處。
四面山位於重慶市江津區四面山鎮。為國家5A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全國文明旅遊景區,是一顆集山、林、水、瀑、石於一身,融幽、險、奇、雄、怪、秀為一體的天然綠色明珠。以丹巖為骨架,以森林為肌膚,以嵐煙為神韻,以瀑布為精髓,構成了它複雜多樣、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Top9
芙蓉洞
武隆景區的組成部分,被譽為「世界三大洞穴」之一。
武隆芙蓉洞位於重慶市武隆區江口鎮。為國家5A旅遊景區——武隆喀斯特旅遊區的組成部分,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也是世界唯一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的洞穴。芙蓉洞龐大的洞體,豐富的洞穴沉積物不但徵服了各國洞穴專家,更倍受眾多前來觀光的遊客青睞。
Top10
聖壽寺
密宗禪院,始建於南宋,渝州十二景之一。
聖壽寺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城東北15公裡寶頂山大佛灣右後側。始建於南宋淳熙年間,乃名僧趙智鳳主建的密宗禪院。聖壽寺依山建造,殿宇巍峨,雕飾精美。主要殿堂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寶殿、經殿、燃燈殿、維摩殿等。以佛國聖境而蜚聲中外,是中國西南著名的佛教文化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