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吉他音色的因素有很多,光是琴弦長度、質量、張力就能決定音色的絕大部分。而木頭就不用說了,太多不同種類的木頭能夠呈現不同的共振特性。
除此之外還有琴枕,琴橋,指板,品絲,音孔內空腔容積等都是決定一把木吉他最終的音色。
然而說這些都沒用,因為決定最終的音色是取決於相互的搭配的,不是一股腦的用上最貴的材料就能出來最好的效果的。
怎麼設計通常都是大廠才有這些經驗,小廠商只能一味的去模仿這個指板做成玫瑰木貼合的,這個琴枕用這種材料,諸如此類。
小廠沒辦法也沒能力按照目的去設計吉他,只能是堆出來啥是啥,偶爾堆出來一把好聽的琴也只會賣高價。
所以說幾百塊錢有沒有可能買到好聽的吉他?有可能但是概率不大,絕大多數都是燒火棍,而好聽的那個存在絕對也是百裡挑一的。
根據個人經驗,能達到能聽的價格至少也是1500元以上,而且你還得碰碰運氣因為這些價位的琴商店在售賣的時候一般都是裝的不知道是什麼低端的琴弦,彈出來的聲音即便再好的琴搭配上這種琴弦也難聽的很。
你還得帶點想像力思考大概換上至少達達裡奧EJ16這個層次的弦大概會出來什麼音色。
要達到錄音級別的琴價格都是在3500元以上了,而到了6000元這個級別再往上都是細微的差異了。
而幾百塊的琴,基本上就等於是燒火棍無疑。
很簡單的邏輯:我做的好聽,那我會賣的更高價格,因為市場上和我同級是賣這個價格。吉他畢竟是小眾商品不可能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