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代表: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2020-12-1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李燕代表: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健康養老問題與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關,也是兩會的重大民生議題。全國人大代表、齊魯製藥總裁李燕認為,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關係千家萬戶的民生問題,也是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應有之義,作為一種重要的養老模式,社區居家養老受到政府高度重視和推廣。

  網際網路技術優化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人口老齡化是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底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將近1.8億,佔總人口的比重為12.6%,我國正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經過多年建設發展,我國初步建成了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李燕說。她同時指出,我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目前仍面臨一些問題:一是養老服務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二是養老服務供給資源不平衡,目前多以提供日常生活服務為主,缺少專業化的精神文化服務;三是養老服務人員綜合素質不高且專業人才短缺;四是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不足。

  對於如何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李燕分別從制度建設、人才培養、社會參與、拓寬養老金渠道、新技術運用等方面提出五點建議:

  一是加快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完善政策規定,使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有法可依。

  二是完善社區養老文體設施建設,優先發展社區老年教育,豐富老年人業餘文化生活。

  三是建立專業人員與志願者相結合的居家養老服務隊伍。建議對專業人員按不同的要求進行知識、技能培訓,按培訓技能考核的等級從事相應等級的服務,做到持證上崗,提高專業化水平。

  四是拓寬養老資金籌措渠道,形成多元化和多渠道投入的發展機制。除政府出資外,建議引入專業社會服務企業或組織參與運營,通過設施保障、財政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居家養老服務,形成多層次、多途徑、多渠道的投資發展機制。

  五是運用新型網際網路技術,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通過物聯網、網際網路相結合,可實現遠程看護,老年人也可通過網絡足不出戶獲取相應線上線下服務。建議政府主導,企業參與,針對老年人實際需求,不斷開發優化適合老人居家養老的網際網路產品和服務。

  公眾急救知識匱乏推動普及心肺復甦技術

  李燕還帶來了「加速心肺復甦急救知識的全民培訓和普及,提高急救設備在人流密集公共場所配置的普及率」的建議。她表示,猝死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尤其是近年來中青年猝死事件時常見諸報端,令人倍感痛心。

  據保守估計,我國每年約有54.4萬人發生心源性猝死,相當於每天約1500人,每分鐘約1人因心臟驟停而離世。

  大量醫學研究數據顯示,當心臟猝死發生時,搶救的黃金時間僅有4分鐘。其中,倒地1分鐘內進行心肺復甦,救活概率為90%;2分鐘內為60%,4分鐘內為40%,8分鐘內為20%,超過10分鐘救活概率幾乎為零。但令人遺憾的是,由於我國90%以上的心臟驟停發生在醫院外,救護車、專業醫師短時間內無法到達,而公眾遇到心臟驟停患者時往往束手無策。

  「公眾缺乏急救知識是我國當前亟待解決的嚴峻現實問題。建議按照『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理念,從以下幾個層面儘快補齊短板。」李燕說,一是推進急救知識進校園,將急救知識納入學校教育的基本內容,從中小學開始將其作為生活必備技能予以掌握。二是推進急救知識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加大對普通大眾的培訓,並確保對同一批次人員開展「二次培訓」、「三次培訓」,熟練掌握急救技能,避免遇到意外時的慌亂和「不敢救」。三是培育壯大專業急救公益志願隊伍,提高上述人員在人群中的分布率,保證人們在需要急救時能夠更容易得到專業救助,為醫療救治贏得時間。

  此外,李燕還提出,應提高急救設備在人流密集公共場所配置的普及率,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並安排專項資金用於提高我國各大城市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配置普及率,尤其在地鐵、火車站等人群密集場所,可借鑑消防設施的配置方式優先配置AED設備並設立明確標識,以便隨時取用。

  建立高標準健身、遊樂場所衛生管理條例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全民健身、休閒、旅遊成為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全民健康的大背景下,盈利性遊泳館(含嬰幼兒遊泳館)、健身休閒場所(含兒童遊樂場)大批量出現。伴之而來的是因行業監管不嚴或監管缺失所導致的遊泳池水質不達標,健身休閒場所空氣品質差、衛生不達標等問題,導致想要強身健體反受其害,健身效果適得其反。

  李燕舉例說,近年來,遊泳池水質不達標問題突出,尤以尿素超標、三氯甲烷、餘氯超標最為嚴重。遊泳池水直接接觸人體皮膚,高濃度尿素會刺激皮膚、眼角膜,易引發紅眼病、中耳炎、真菌性皮膚病。三氯甲烷為潛在致癌物,可引起肝腎、腸道腫瘤。餘氯刺激呼吸道,可引起急性肺水腫,濃度高時可麻痺呼吸中樞神經。

  李燕建議,修訂《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根據社會發展情況適時增加公共場所的定義範圍,明確將健身休閒場所(含兒童遊樂場)納入公共場所管理,並制定上述場所的高標準衛生標準和管理要求;對標國際標準提升國內遊泳池水質標準;持續加強對上述場所的政府監管力度,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身體健康。

  同時,應儘快將營利性健身休閒場所(含兒童遊樂場)納入公共場所管理範圍,建立高標準《健身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兒童遊樂場衛生管理條例》,對空氣品質標準、通風、噪音、消毒等進行嚴格管理。

  「遊泳池、健身場所(含兒童遊樂場)作為盈利性機構,在實現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更要努力承擔自身責任,充分保證空氣、水質達標甚至高於國家標準、國際標準,為消費者切實提供安全舒心的休閒運動場所。」李燕說。

(責任編輯:DF526)

相關焦點

  • 【履職一年間】全國人大代表、齊魯製藥集團總裁李燕:完善養老服務...
    在濟南高新區理想家園社區居委會,李燕正和社區人員一起聽取居民關於養老服務的意見。加快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這次她帶到全國兩會的建議全國人大代表、齊魯製藥集團總裁李燕在與社區居民討論時了解到,社區裡的居民們喜歡唱歌跳舞,但覺得小區裡活動地方小。居民們介紹說:「超過十個人我們就坐不下了,有點擁擠,樂器再給配備一點就更好了。」
  • 多部門: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據住建部網站消息,近日,住建部、發改委等六部門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意見提出,要補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推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模式,豐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內容,積極推進智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完善監督管理和激勵扶持措施。
  • 醫養結合 專業運營 良渚街道建設居家養老服務體系
    優質的養老服務是美麗城鎮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五美」當中的生活美,良渚街道在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中,使得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努力打造全省幸福頤養示範區。良渚下轄42個村社,目前共有60歲以上老年人口26797人,農村五保供養中心1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0家,老年食堂5家,力爭從服務、設施、人員、場所等多方面滿足老年人需求,提供收費服務與免費服務相補充,機構全託、社區日託,居家服務相銜接。
  • 武陵居民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日臻完善
    這是武陵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一個縮影。2017年11月,常德市獲批全國第二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地區,武陵區作為試點工作主戰場,第一時間成立了以區長為組長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工作領導小組,高標準出臺了一系列實施辦法、優惠政策;區民政部門積極主動探索,打出多套「組合拳」,落實推進機構布點建設、人才隊伍激勵、服務監管、補助資金使用、養老保障等具體工作,養老保障制度體系逐步健全。
  • 卓達攜手臺灣敏盛 共同推動中國機構養老體系建設
    卓達攜手臺灣敏盛 共同推動中國機構養老體系建設 ——整合國內國際資源 打造中國養老示範社區第一品牌籤約儀式上,卓達天津集團常務副總裁王忠強介紹說,我們對服務隊伍的基礎要求就是必須具備護理的專業技術,在卓達進行更加專業化的適老護理和尊老孝道的文化薰陶,這也正是我們打造的養老示範社區的核心競爭力。卓達是國內最早系統化提出並踐行養老社區的企業,尤其「全齡化服務型」居家養老模式提出後備受各界關注。卓達提倡可持續的養老,從一個老人退休之後的健康狀態到完全需要人照料,都可以在一個社區裡完成。
  • 菏澤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打造「十五分鐘服務圈」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在現場獲悉,自2018年5月菏澤市被確定為第三批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以來,截至目前,全市已重點打造了35處示範性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10處綜合性康復服務中心,100處養老服務站,10個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初步形成了城區居家社區養老「十五分鐘服務圈」。
  • 臨沂市在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驗收中被評為優秀
    目前,全市共有各類養老服務設施958處,其中養老服務機構120處,含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22處,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25處,農村幸福院713處,養老服務信息平臺12處,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智能化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建立。
  • 煙臺市萊山區明泉社區舉行居家養生養老服務中心啟動儀式
    元旦剛過,煙臺市萊山區明泉社區居家養生養老服務中心舉行啟動儀式。萊山街道明泉村黨支部書記焦勇高興地說:「沒想到我們村民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高質量居家養生養老服務。」 明泉社區居家養生養老服務中心,是由山東乾翔泰萊健康科技公司與明泉村聯手打造的。
  • 2020年珠海首場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現場會,釋放了這些...
    2020年珠海首場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現場會,釋放了這些信號......會議組織參觀了金灣區三灶鎮魚月村居家養老服務站和中心村居家養老服務站,通過實地走訪、與社區工作者、老年人交流,全面了解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運營情況。
  • 雲南麗江市積極探索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紀實
    自確定為試點地區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主要領導多次專題研究,成立以市長任組長,宣傳、民政、財政、扶貧、衛健、自然資源和規劃、住建、人社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試點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重大事項,高位推動改革試點工作。
  • 越秀區建設街啟動「網際網路居家養老服務項目 」
    活動上,建設街黨群服務中心正式啟用的同時,主辦方還進行了「黨建+網際網路物業管理服務」、「黨建+網際網路居家養老服務項目」籤約儀式,為轄內居民帶來一系列便捷的網際網路+惠民服務,讓「榕樹頭」在黨建引領下成為關愛、共享、和諧的社區互助平臺。
  • 小欖永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揭牌
    本報訊 近日,小欖鎮永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揭牌。成為小欖鎮內服務水平最高的居家養老服務站之一。據介紹,小欖鎮永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是永寧社區將原西上頤老院改造而成。永寧社區投入了400多萬元,服務站佔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
  • 攀枝花市推進養老服務「兩化」建設
    為著力規範攀枝花市養老服務市場行為,不斷提升養老服務業整體水平和綜合競爭力,攀枝花市民政局以六項舉措紮實推進養老服務標準化、規範化建設。一是高點定位。制定出臺《攀枝花市養老機構建設和服務標準化規範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推動各類養老機構100%達到市級以上行業標準化規範化建設要求,把攀枝花打造成全省養老服務標準化規範化城市。二是協同推進。成立市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14個部門和單位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協調解決養老服務標準化、規範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三是先行先試。
  • 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以患者需求為導向——全國人大代表李燕履職記
    新華社濟南5月20日電(記者楊文、潘林青)近日見到李燕時,她正在濟南高新區的理想家園社區調研,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聽取居民關於養老服務的意見和建議。  李燕是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齊魯製藥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聚焦加快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她今年帶到全國兩會的建議之一。
  • 高新區徐家營街道北方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獲軍人點讚
    昨日,在高新區徐家營街道北方社區,由駐信陽某部隊回洛探親的楊舜傑陪著80歲的爺爺和奶奶,來到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參加迎新年活動。    昨日,在高新區徐家營街道北方社區,由駐信陽某部隊回洛探親的楊舜傑陪著80歲的爺爺和奶奶,來到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參加迎新年活動。
  • 流亭街道開啟智慧養老新模式 璞真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開業
    8月28日上午,流亭街道璞真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開業。城陽區民政局局長孫勳先,副局長王忠武,流亭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李強,街道分管負責人及各社區民政主任參加開業儀式。李強對流亭街道璞真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掛牌運營表示祝賀並致辭,「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有頤養」是天下父母兒女的心願,是流亭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推進老年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完善社會治理能力的基本要求。
  • 文登:優化養老服務體系 提升晚年生活幸福感
    文登:優化養老服務體系 提升晚年生活幸福感2020-08-26 來源: 文登傳媒網文登傳媒網訊 為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文登不斷完善老年人權益保障和養老服務業發展體系建設,逐步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
  • ...居家養老服務 住建部等六部委發文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為補齊居住社區服務短板,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生活服務需求,12月1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要推進物業管理智能化、關注居家養老服務等相關內容;同時提及,2021年,各省(區、市)選擇部分基礎條件較好的城市開展試點。
  • 煙臺市萊山區:線上線下結合 居家養老服務智慧升級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8日訊煙臺市萊山區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主動應對老齡化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完善全區養老服務體系,以紮實有效的舉措,讓老年群體享受更多福利。為讓萊山區老人更好享受養老服務,區民政局經過前期信息收集,從12月6日開始,為全區70周歲以上老人免費發放老人機,而為老人提供服務支撐的是12349養老服務信息平臺,該平臺可實現呼叫接入、跟蹤定位、用藥提醒等一系列居家養老服務,截至11月底,已錄入了全區約3.97萬名60周歲以上老人和864家服務企業的信息,完成與省、市平臺的信息互通
  • 金都社區以日間託老中心為依託建成養老服務體系
    社區開朗讀課 老人興致高  奎文金都社區以日間託老中心為依託,建完整養老服務體系  濰坊新聞網8月22日訊 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是每個人對老年生活的嚮往,更是文化名城和品質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8月18日,記者採訪了解到,奎文區北苑街道金都社區居委會以社區日間託老中心為「樁腳」,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老人們在這裡可讀書練字,練習瑜伽,享受保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