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後不做下面的三件事,月子做得再好也沒用,容易生病。
生兒育女對女人來說是一件大事,在我們的傳統習俗裡,坐月子是一件大事,能促進產婦的身體恢復。
如今科學在進步,科學坐月子和傳統坐月子有許多矛盾,很多女性在月子出來後都會發現:後悔當時怎麼沒有做啊!
實際上,與坐月相比,下面的三件事更重要,如果做得不好,三件事很容易就會掉根。
1.產後複查。
雖然現在一再提倡產後複查,但還是有不少產婦不重視產後複查,壓根就不願意去做產後複查。
分娩後複查非常必要,會直觀地反映身體的恢復情況,有時並不是身體感覺到疼痛才代表身體有問題,有些內在的問題我們是看不到的。
同事生完寶寶後就回老家了,一直沒有做產後婦產,同事總覺得:過了一段時間身體就好了,結果孩子已經八個月了,同事的肚子還是往外凸,腰也特別疼。
沒有辦法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一次檢查就知道:子宮已經沒有恢復到原來的大小,同事檢查子宮的時候,子宮還比正常子宮大一倍。
隨後醫生給她開了縮宮素,補氣血的藥,吃了一段時間,直到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子宮才恢復正常。
因此啊,產後複查是非常必要的,不要以為外在沒有問題就不複查,錯過了最佳時機,即使月子做的再好,身體也會是一種病。
2.開奶。
小孩出生,有奶水就讓小孩喝唄,還用開奶嗎?
很多老人都是這麼建議的,你說你需要一個催乳師來開奶。
還有一些寶媽會妥協,閨蜜就是其中之一,因為婆婆比較傳統,總是覺得按照傳統坐月子沒問題。
結果還沒出月就發燒了,發熱的原因是乳腺堵塞,也就是因為沒有做好開奶的工作,多喝了下奶的湯水,結果引起乳腺阻塞發燒。
原本想好好坐月子的,結果月子期間又發起了高燒,對身體的恢復很有影響。
老人家常說,月子裡要是有什麼病,以後就很容易得這種病,要是真得那樣,以後身體不舒服就很容易以發燒的形式表現出來。
如我坐月時說話較多,嗓子不舒服,出月時仍然不好轉,總是嗓子不舒服,一旦喝水少了嗓子就像堵了一團棉花。
生完孩子後不做下面的三件事,月子做得再好也沒用,容易生病。
3.多睡一會兒。
許多人不明白,產婦為何如此能睡?
之前我也不明白,後來自己生了孩子才知道,生孩子真的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
在懷孕期間,你會覺得很困,即使通過前兩周的休息你感覺身體有力量了,也要多休息,多睡覺,不然以後就有些累了。
大姐姐出月子總是腳後跟痛,主要是坐月子時總要下床活動,還有同事,坐月時總要看手機,不睡覺,後來眼睛總是幹癢。
生兒育女不是坐月子吃好喝好就能萬事大吉的,以上這三點必須做到,否則以後掉根都沒人能取代。
再加上棉媽也要加一點,又如墨菲定律所說,什麼事都比看起來難,生娃坐月子可不容易,生娃坐月子怎麼舒服怎麼來,不要為一時的氣色傷了自己。
一位同事,婆婆不願意過來伺候月子,同事覺得做婆婆必須要伺候月子,為了堵住這口氣,同事跟著婆婆回老家坐月子,但不是一個地方,根本不習慣,婆婆家就是火炕,同事坐月子滿嘴都是火泡。
因此生完寶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畢竟只有身體好了,才能更堅強地去照顧寶寶,才能更有活力度過餘生。
今日話題就到這裡,一起來談談坐月的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