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由作家出版社主辦的《因為有情——戴小華散文精選集》新書發布暨研討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戴小華,祖籍河北滄州,生於臺灣,定居吉隆坡。上世紀80年代後期以反映當時馬來西亞股市風暴的劇作《沙城》一舉成名,作品涉及戲劇、評論、散文、報告文學、小說、雜文等。至今在中國大陸、臺灣及馬來西亞結集出版的個人專著有24本,編著53本。主要作品有《忽如歸》《深情看世界》《永結無情遊》《火浴》《沙城》等。部分作品還入選中國大學、初中及馬來西亞中學語文教材,並多次獲獎。2001年及2004年她分別完成編選《當代馬華文存》及《馬華文學大系》,為馬來西亞華社留下珍貴的文獻資料。
戴小華曾任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總會長、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會長及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會長。榮獲馬來西亞卓越女性獎、文化特殊貢獻獎、馬中文化交流貢獻獎。
《因為有情——戴小華散文精選集》這本書,作品寫作時間跨越30多年,是戴小華從眾多散文作品中精選的80餘篇,共分四輯。
第一輯「往日情懷」和第二輯「因為有情」,是作者集中對愛情、親情、友情、世情的剖析和感悟。作品緊緊圍繞當今生活之現實,敘事娓娓動聽,議論入情入理;且文風素樸,語言精闢,篇篇給人以親朋好友傾心交談之感,讓讀者在賞心悅目的同時,馳騁思緒,探究複雜的人生哲理,而有所共鳴或領悟。
第三輯「桑梓之情」和第四輯「寰宇風情」中,戴小華筆涉五大洲,以一個現代知識女性的目光,在奇山異水間跋涉喟嘆,在歷史遺蹟前駐足默想,對所經之地的自然景觀及人文特點進行了獨具慧眼的考察;或展現一幅幅瑰麗絢爛的自然奇景,或探求各民族性格及文明的發祥察衰落,賦予筆下的遊記以歷史文化內蘊,讀來發人深省。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肯定了戴小華對於中外文化交流做了非常大的貢獻,她不僅是中外文學交流的大使,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天使」。
作家出版社社長路英勇表示,希望通過這部作品的出版,加深國內外讀者對馬華文學的了解,推動中馬文化交流互動。
評論家張炯談到,戴小華作為馬來西亞華人作家,卓具才華,足遍全球。長期以來,為發展世界華文文學做出了辛勤的貢獻。讀她的散文,可以感受到她敏銳的觀察力、藝術感受力和豐富的想像力,把愛國情懷、人道情懷、平等情懷等通過筆尖汩汩流訴,使她的散文情真、意善、象美。
評論家楊匡漢總結了戴小華散文的四個特點,即以物觀物,以物觀心,以心換物和以心觀心。以物觀物,這是客觀的,她大量的實錄、實感、實寫、實說。以物觀心,通過物象,通過事項看到她的內心,看到她的靈魂,心靈深處的東西。以心觀物,以自己的想法來看事物,大多數是在議論文字裡邊,包括的很多,比如婚姻,幸福等等。以心觀心,用心來觀察,要寫的東西跟心裡邊的東西,以個人仁愛之心來看世界上那些真正美好的東西。
與會專家認為,《因為有情——戴小華散文精選集》這部散文集滿墜真情與大愛,是作者個人才華、視野、情懷的豐富體現。戴小華個人生活經歷豐富多彩,頗多傳奇色彩,讓她的散文飽有深情、平和、堅定而有質感,書中散文讀來讓人有「疏影橫斜水清淺」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