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隨著俄羅斯和歐洲國家合作的「北溪2號」天然氣項目接近尾聲,近期美國又再度出手,欲以新的制裁來阻撓項目完工,此舉引發了歐盟24國的聯合抗議。
據德媒《世界報》14日報導,歐盟24個成員國已向美國務院發出聯合抗議,明確批評美國政府制裁「北溪2號」項目違反國際法。《政客》報導指出,這是迄今為止歐盟針對美國不斷升級的制裁舉動,作出最為強硬的一次外交回應。
德媒《世界報》報導截圖
報導援引歐洲外交人士的消息稱,在本周三(8月12日)歐盟駐美國代表團組織的一次視頻會議上,歐盟24成員國聯合向美國務院發出抗議,對美國就「北溪2號」實施的新制裁表示不滿。
抗議重申了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7月17日的聲明:美國就「北溪2號」和「土耳其溪」等項目愈加頻繁地對歐洲企業施加制裁或威脅施加制裁,歐盟對此深表關切。
美媒《政客》報導稱,歐盟對外行動署發言人馬斯拉裡(Nabila Massrali)證實了這一消息,12日歐盟的確與美國政府進行了接觸,就美國對歐洲企業實施制裁表達關切。馬斯拉裡稱,歐盟認為,根據國際法,美國實施域外製裁是非法的。
不過與此同時,馬斯拉裡也強調,歐盟會持續高度重視與美國的合作,因為「我們有著共同的外交和安全目標,歡迎就這些問題展開對話」。
歐盟委員會官員在回答有關問題時也表示,「我們進行了非正式會議,歐盟成員國是在自願的基礎上加入會議的」。對於美國的制裁,歐盟成員國立場「非常一致」。
美媒《政客》報導截圖
7月底,美國務卿蓬佩奧揚言,要進一步制裁那些幫助參加北溪2號項目的公司。8月6日,包括克魯茲、科頓在內的三名美國參議員又威脅那些在德國穆克蘭港運作的企業,聲稱若他們繼續參與俄羅斯的天然氣項目,將會面臨「毀滅性」的制裁。
有德國官員透露,三周前少數歐盟國家聯合發起了這次的倡議,在過去兩周裡,歐盟27個成員國裡除了3個成員國外,其餘24個國家都同意這一倡議。該官員表示,美國方面對歐盟抗議國的數量感到驚訝。
報導稱,波蘭駐歐盟代表處發言人在一封郵件中證實,波蘭是3個未加入抗議的國家之一。另據《標準報》稱,波蘭、愛沙尼亞等國最近公開表示站在美國一邊。
對於歐盟24國的聯合抗議,美國駐德國大使館在一封郵件中辯解說,美國並不想制裁歐洲企業,而是希望與歐盟展開合作,但俄羅斯在歐洲天然氣市場的主導地位讓美國別無選擇。
美國駐德國大使館還指責俄羅斯試圖利用能源在政治上分裂歐洲、破壞烏克蘭經濟,宣稱美國「必須採取行動,解決對我們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的威脅」。
針對美國的制裁威脅,德國外交部國務部長尼爾斯·安恩上周五直言這「令人髮指」,「用制裁來威脅親密夥伴和盟友是不會起作用的,歐洲的能源政策將由歐洲自己決定,而不是美國」。
「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示意圖,圖自BBC
其實早在6月底,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OMV)執行委員會主席兼俄羅斯-德國對外貿易商會會長雷納·塞勒(Rainer Seele)就曾呼籲,歐洲必須對美國對「北溪2號」的制裁作出統一回應。「反抗不應該只停留在德國,而應該延伸到歐盟的水平上。歐洲必須表現出團結一致,做出統一的回應。」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是「北溪2號」項目債權人之一。
建成後的「北溪2號」項目將從俄羅斯波羅的海海岸一路延伸自德國境內,預計俄羅斯每年可向德國輸氣550億立方米,耗資近110億美元,可滿足歐洲10%的天然氣需求。路透社稱,這條管道計劃將於2021年開始運營。管道途經的所有國家——俄羅斯、芬蘭、瑞典、丹麥和德國都已經批准了這個項目。管道目的地德國,更是在此項目終投入大量資金。
然而該項目卻招致美國的強烈反對,其已先後多次阻撓該項目開展。去年美國政府還籤署法案「攪黃」「北溪2號」項目,並威脅給任何參與該項目的實體進行制裁,當時嚇得負責鋪設管道的瑞士荷蘭公司立刻停工。
而常年遭受美方制裁的俄羅斯並沒有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8月11日還表態駁斥說,在採用單方面限制措施時美國沒有「底線」。美國毫不掩飾地追求就一個目標:有能力和權利在世界政治和經濟中為所欲為。「北溪2號」項目的參與者相信該項目將進行到底,「據我所知,有理由認為項目將於近期完工」。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