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現農場破產潮後,美國製造損失更大,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貨

2021-01-10 BWC中文網

曾幾何時,農業和製造業一直是美國經濟的兩大優勢產業。憑藉相對廣袤的土地資源,全球數十年前工業革命的成果,以及美元優勢,美國的農產品和工業品大幅出口到全球,許多美國人為此賺得盆滿缽盈 。然而目前,美國經濟的這兩大優勢產業卻正在止步於全球經濟,甚至在形成大幅度的衰退。

據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近日報導,根據美國今年三季度最後一個月的經濟版圖領先指數,人們驚人地發現,過去在農業和製造業領先的州正在發生經濟倒退。如下圖,在整個地圖上,愛荷華州,內布拉斯加州,北達科他州和南卡羅來納州都出現了減速。前三個落後者是美國重要的糧食、豆谷出口州; 而第四個落後者則是美國重要的工業製成品大州。

顯然,美國經濟的優先舉措正在使美國的農業和製造業向變得更糟的趨勢行進中。比如,愛荷華州農場主Robb Ewoldt自1996年以來一直從事農業生產,他大約15年來第一次儲存大部分大豆。這說明,Ewoldt種植的大豆出現了空前的滯銷,他不得不為如何囤積「多餘」的大豆而憂心忡忡。彭博社對此稱,如果大豆不保持超級乾燥,它們可以快速吸收水分。隨之而來的腐爛很快就會變得毫無價值 。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達科他州寒冷潮溼的天氣下,許多英畝的大豆依然沒有收割,原因正是該州農場主很難一時找到多餘穀倉。《香港經濟日報》網站稱,美國大豆農民損失慘重,不少農民正在冒險囤豆。根據美國農業部11月發布的最新數據,到本年度結束時,美國的大豆庫存預計將增加一倍以上,達到約9.55億蒲式耳(約合2588萬噸),創紀錄新高。

圖片來源kansasagnetwork

美國農業部的另一份數據顯示,在截至今年秋天大豆收割季來臨之前,美國豆穀倉儲能力就已經只剩下20%左右,創下近12年最高庫存水平,剩餘的空間完全無法滿足新季大豆的儲藏需求。透過這些跡象就不難理解,像愛荷華州等高度依賴農業出口的州出現了經濟倒退。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美聯儲的報告,僅截至今年上半年,美國中西部地區農產破產數量已超過了金融危機之後所創下的最高紀錄,有84個農場宣布破產。分析師認為,這僅僅只是美國農場破產潮的開始,但卻遠未終結,越來越多的美國農場主或正在加入破產者的隊伍,他們的財富也發生在罕見的縮水。

比如,我們多次提及,除美國大豆種植戶外,美國水產養殖戶、生豬養殖戶、奶牛養殖戶、果農、高粱種植戶等等美國農場主都在面臨產品嚴重滯銷,美國國內大量農產品過剩帶來的巨大價格衝擊。龍蝦大戶湯姆·亞當斯憂心忡忡,去年他向美國以外出口了約3175噸大龍蝦,其中至少四分之一被端上了亞洲人新興消費市場的餐桌。他在擔憂,美國龍蝦換美元或正終結。種植大豆和玉米的美國農場主弗雷德·約德近期表示,整個美國中西部的農戶面臨「艱難時刻」,「我差不多要因損失10萬美元」。

相比於美國農民受到的直接損失,美國製造企業的損失似乎來得更晚一些,但卻可能衝擊更大。就以本文前面提及目前正處於經濟下行期的南卡羅來納州為例,該州46個郡中的41個有與汽車行業相關的公司落戶,該州內逾200家汽車類企業中還有三分之一的非美國企業,投資總計超過50億美元,創造了21000個工作機會。顯然,在美國經濟優先舉措過程中,無論美國本土企業還是非美國企業可能都不會將資金與技術全力布局在此,因為這是一大冒險的商業模式。這也解釋了,南卡羅來納州出下經濟倒退跡象。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製造巨頭福特的全球運營總裁喬辛瑞奇數周前表示,由於進口成本的激增,美國鋼鐵價格成全球最貴。9月該企業警告稱,其金屬採購費用將增加10億美元。辛瑞奇指出,"我們跟他們(美國聯邦)說,我們在本國市場需要有競爭力的成本,才有可能在國際市場上進行競爭。"這或許一語道破也美國類似工業企業和相關地區經濟走弱的一大成因。而美國製造的另一個預警信號則是,美國製造巨頭通用汽車11月宣布計劃削減約14,000個工作崗位,這與鋼鐵進口成本的激增,市場利潤驟然下降存在密切聯聯。

應該說,無論美國的農業還是製造業,此刻正在呈現出與美國經濟優先舉措目標相背離的走勢,Zerohedge認為,美國聯邦的這一經濟計劃正在適得其反。值得玩味的是,美國消費者近期對於全球經濟的依賴程度卻不降反增。

圖片來源reuters

比如,在美國的一場聽證會上,當有美國消費者被問到,「你們進口的這款中國商品有沒有其他替代品?」答:「沒有,消費者就喜歡這款中國貨。」美國零售業領導協會副主席,亞裔美國人郭洪警告稱「如果你有寶寶,很不幸,嬰兒床和安全座椅將被加價。孩子們書包裡的幾乎所有文具都要被加價,圖釘、膠水、貼紙…無一例外。」值得玩味的是,這些產品大多都是無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離開它們,美國消費者或將無法長期滿足生活需求,這似乎是對當下的美國經濟敲響的警鐘。(完)

相關焦點

  • 美國1021個農場破產後,更大損失又出現了,美國農民:被騙了,後悔
    過去數十年間,憑藉地廣人稀,農業一直是美國經濟的優勢產業,特別是全球化的市場,成就了美國農業經濟的繁榮和美國農場主世代安逸的生活。然而伴隨美國經濟信用不斷減弱,以及製造種種碎片化現象,近年美國農民在全球獲取財富的進程或正在終結。與此同時,美國農民正陷入空前的破產潮。
  • 美國928個農場破產後,美國能源企業或陷破產潮,專家:低估大客戶了
    比如,大宗商品就是如此,中國一直能夠從其它生產國進口原油、液化天然氣(LNG)、煤炭和大豆。不僅如此,專欄作家Karen Braun數周前就表示,美國經濟低估了全球最大客戶和大買家開拓新供應商的能力。今天看來,美國經濟正在大宗商品領域付出昂貴損失和代價。事情的最新進展是,相關報告顯示,美國能源企業破產數量越來越多。
  • 中國商品有哪些王牌?專家:稀土僅是一個選項,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的商品領域,有許多商品是全球生產者和消費者非常依賴,同時又難以替代的。我們以美國的生產企業和消費者為例,華爾街日報數周前稱,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隱形依賴暴露美國經濟戰略軟肋。那麼,中國商品有哪些王牌呢?在生產者範圍內,我們注意到,無論是美國的電子科技類產品,還是軍用品都離不開稀土金屬。
  • 美國商家囤積創紀錄的中國商品後,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貨,有新進展
    有美國企業稍早前表示,從搖籃到墳墓,都是如此離不開中國商品的供應鏈。而這僅僅是美國離不開中國製造的一個縮影,中國製造的呼吸機等商品當時或已成為硬通貨。某呼吸機廠商表示,我們收到的來自美國、歐洲的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而為了滿足歐美市場需要,呼吸機產量劇增,甚至有財經媒體稱,全球都在搶購中國呼吸機,中國產能約佔全球產能20%。
  • 外媒:中國成全球貿易最大贏家,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製造,狂掃中國貨
    全球化經濟趨勢,為世界各國消費者打開了選擇優質商品的一扇門。而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正憑藉優秀的品質,被廣泛青睞。這一點,在新冠疫情的關鍵時刻,中國製造的醫療類商品在人類應對病毒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美國找印度製造代替「中國貨」?印度:我們自己都離不開中國產品
    在世界經貿和貨幣格局潛移默化發生改變的過程中,世界發展到今天,可以說全球經濟早已經進入了一體化時代。產業鏈的分工已經讓世界各國扮演不同角色。可以說誰也離不開誰,誰也不可能一枝獨秀。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物美價廉的市中國商品,讓世界各國都的依賴程度已非常明顯。
  • 美國正走向大蕭條的6個跡象,美國醫療系統不堪重負,離不開中國貨
    根據《紐約雜誌》在上周援引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的經濟學家周一預測,新冠狀病毒給經濟帶來的衰退所造成的工作損失將達到4700萬,並將美國的失業率推升至32.1%,比大蕭條時期的峰值高出7個百分點。穆迪表示:新冠狀病毒的長時間爆發將影響美國經濟會持續更長的時間,從而導致美國經濟衰退的加劇和更大的需求衝擊,這也意味著消費的持續暴跌將損害企業盈利,並迅速裁員,從而打壓消費者信心。
  • 美國人:我們離不開中國製造,因為不可替代,外媒:美國商界請求講和
    不僅如此,我們注意到,在美國經濟的各個領域,從消費端到生產端幾乎都離不開中國製造。稍早前,173家企業致信後,600家企業再「叫停」美國的經濟舉措就可以說明問題。甚至美國麻薩諸塞大學經濟學榮譽退休教授理察.沃爾夫稱,如果美國現行經濟舉措進行到底,全世界的CEO們都將不再願意與美國做生意。
  • 美國離不開「中國製造」的各種產品?他們確實離不開!
    現在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就拿美國來講最近這幾十年間在美國人的生活當中可以說到處都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中國製造的產品。就比如說他們使用的手機,是在中國生產出來的,還有他們的國旗,也是從中國生產出來的,可以說美國國內使用的大部分東西基本上都是中國製造的。那麼美國是不是真的離不開「中國製造」的各種產品?小編想說美國現在他們是離不開!
  • 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製造,狂掃貨,印度人:中國貨不可替代,有新進展
    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全球消費者對商品的選擇呈現出優勝劣汰的趨勢。而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憑藉優秀的品質,已具有明顯的不可替代性,並彰顯出價值。比如,中國製造的醫療類商品在幫助人類應對新冠病毒就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3月以來,中國製造的口罩,呼吸機等醫療類商品被全球市場廣泛採購,並一度成為全球硬通貨。
  • 美國求購口罩被拒後,急需35億隻口罩,美國人:對中國製造望眼欲穿
    也進一步印證了,BWC中文網百家號長期以來堅持的觀點,美國經濟離不開包括中國製造在內的全球商品供給,一旦供應減少或緊缺,美國人的經濟生活都將受到衝擊。不僅如此,美國經濟日前出現了多個鬼城現象,BWC中文網獨家將其稱之為美國經濟的鬼城效應。例如,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於當地時間3月13日關閉芝加哥交易大廳。
  • 美國高粱船掉頭返航,豬肉訂單被取消後,更大損失或出現,美農:後悔
    在美國,一首膾炙人口的美國兒歌《老麥克唐納破產了》這樣唱道:老麥克唐納有個農場…然而,最近情況卻變了,老麥克唐納破產了。雪上加霜的是,由於美國經濟無力應對大流行,導致美國農民的勞動力日益短缺。美國媒體CNN不久前報導稱,美國的農民群體瀕臨絕境。
  • 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貨,歐洲人:依賴中國貨,印度越南無法成世界工廠
    首先來看,在美國市場,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據媒體最新報導,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近期正在大幅囤積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其中包括洗手液,衛生紙等一系列生活必需品。而過去三年多以來,這樣的景象在美國市場,不斷上演。
  • 從美國人日常生活看「美國製造」
    新華網北京3月27日電 2005年,美國記者莎拉·邦焦爾尼一家曾嘗試一年不買中國貨,次年出版了引起廣泛議論的暢銷書《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當時很多美國人對美國製造業就業狀況不斷下滑、工作機會「被中國人搶去」憂心忡忡,以至於後來不斷有人呼籲人們「購買美國貨」以支持本國製造業。
  • 美國人開始意識到,美國「離不開」中國
    11月中國對美出口增長最快高達46.1%在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表的報告中顯示,11月,中國經濟數據正在復甦的軌道上加速前進。數據表明,對外出口增長最快的是對美出口,上漲記錄更是達到了46.1%。在聖誕節來臨之際,美國人開始了瘋狂購物模式,有很多來自中國的產品,如電子商品、醫療防護用具等都成了美國的搶手貨。在美國最大的貨櫃貨運港,來自中國的進口貨物已經堆積成山。碼頭管理層表示,訂單規模之大是他們從未見過的。大家都意識到,美方對於來自亞洲和中國產品的需求在不斷增加。
  • 美國出現大規模富人撤離,真實上演出埃及記,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貨
    有人說,20世紀美國人教會了世界如何消費,實際上也是,數十年以來,美國人也一直踐行著提前享樂、超前消費、舉債度日、不愛存錢等等的消費理念,對此,紐約牛津經濟研究所表示,美國經濟的蕭條情況已經來臨,勢頭將從此冷卻下來,即將展開的邏輯很簡單。
  • 「中國製造」當「美國製造」賣,美國防承包商CEO被起訴
    【文/觀察者網 齊倩】「買美國貨,僱美國人。」自上任之初,川普便高喊「美國優先」的口號,各聯邦機構則聽從號召扮演「模範生」——優先購買美國製造產品。然而事實證明,這並不是一件簡單事。 美國司法部網站7月7日消息,日前,美國馬裡蘭州地區法庭起訴了美國監視設備集團(SEG)執行長亞瑟·摩根(Arthur Morgan),控告他涉嫌向政府出售中國內地製造的國防物資,並謊稱為「美國製造」。當地時間7月6日,馬裡蘭州聯邦大陪審團正式指控摩根兩項「聯邦電信欺詐罪」。
  • 美國正值水深火熱,中國對美貿易創紀錄!外媒:已離不開中國製造
    自今年11月初美國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000萬例後,平均每周增加病例都在百萬以上;進入12月,新增百萬確診病例的時間越來越短。美國疫情進一步惡化,經濟受到重創,越來越多的民眾面臨失業的困境。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1月失業率為6.7%,到12月初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高達85.3萬,創下自9月以來的最高紀錄。
  • 美國經濟或正收到「病危通知書」,新債王:他破產好幾次,從不還債
    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多個發達國家一直通過高債務模式而發展經濟,這就使許多人養成了養尊處優、提前消費的習慣。我們注意到,在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就非常明顯,這就使得加拿大和美國發生債務危機的風險或正加劇。以下的跡象或正在佐證這一觀點。首先來看加拿大,我們注意到,最近一些月份中,加拿大人破產潮正在持續。
  • 百萬噸俄大豆抵達中國,1078個美國農場破產後,美國農民或依依東望
    最新消息顯示,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二周前報導稱,自10月23日以來,一艘艘滿載著千餘噸俄產「中國大豆」的貨船已經抵達黑龍江省撫遠莽吉塔港,拉開了2019年俄產「中國大豆」回運序幕,比如,哈爾濱一家農業集團2018年在俄種植了45萬畝大豆,獲得豐收後,去年大量的俄產「中國大豆」也陸續抵達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