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 不學禮 無以立 這份機關文明禮儀「小常識」請查收~

2020-12-15 法制現場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影響至為深遠。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清代思想家顏元說:「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有禮則身修,心有禮則心泰。」禮儀規範常被視作立身之本、處世之則,對於個人修養、社會和諧都極為重要。 對於機關工作人員而言,遵守禮儀規範也有著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只有大力推進機關文明禮儀建設,內強素質、外塑形象,提升全體幹部職工修養和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服務於人民,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為此,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專門制定了《機關工作人員文明禮儀規範》,這份文明禮儀「小常識」都有哪些「乾貨」?一起來看。

儀容形象篇 規範儀容儀表,日常工作要著裝整潔、得體大方,儀表端莊、儀容嚴整。 參加重要會議、重大活動、公務活動和公務接待中,按要求著裝,做到舉止端莊、坐姿端正,不高聲喧譁。 進入辦公場所,不得著奇裝異服、居家服等服飾,不得佩戴離奇飾品,不得穿拖鞋,不得光腳穿涼鞋,不得穿超高、帶聲響的高跟鞋,不得紋身。

文明用語篇

對前來辦事人員要熱情接待、周到服務、態度誠懇、用語文明,做到「一起立、二讓座、三倒水、四問詢、五辦事、六送客」。

用語要文明,使用「您好」「請」「對不起」「謝謝」「再見」等文明禮貌用語;語言運用準確簡明,輕重得當,尊重對方。

對來賓應採用正規稱呼,一般以職務、職稱、「同志」、「先生」、「女士」等相稱,不得採用低級庸俗、簡化性或具有地域性的稱呼。

工作紀律篇

遵守考勤制度,按時上下班、值班和參加各項活動,有事提前請假,不得無故遲到、早退。

堅守崗位,上班不串崗閒談,不大聲喧譁、吵鬧,不影響他人工作;工作時間不做上網聊天、玩遊戲、炒股票等與工作無關行為。

嚴守工作紀律,認真執行外出、飲酒報備等規定,強化保密觀念,遵守保密制度。

會議紀律篇

遵守會議時間,著規定服裝,按要求就座;自覺維護會場秩序,保持會場安靜,不做與會議內容無關的事情。

尊重會議講話、發言者的勞動,以掌聲表示敬意和祝賀;會後有序離開會場,不得隨意丟棄會議文件或其它資料,自覺將廢棄物帶出會場。

嚴格會議保密規定;遵守會議請假制度。

環境衛生篇

保持良好的辦公環境和辦公秩序,辦公場所乾淨整潔,物品擺放有序;自覺維護樓道、廁所衛生;自覺維護公物的完整和安全,防止火災、盜竊等事故發生;辦公和公共場所禁止吸菸。

文明上網篇

文明使用移動通訊工具,堅決遵守《文明上網自律公約》,自覺遵紀守法,倡導社會公德,促進綠色網絡建設。

堅決抵制網絡低俗、庸俗、媚俗之風,不瀏覽不健康的網站網頁,不製造、傳播網絡有害信息。

公共秩序篇

自行駕車或出行時,自覺做到車讓人、人讓車,車讓車,要堅決遵守六大文明交通行為,堅決破除六大交通陋習,堅決抵制六大危險駕駛行為。

時刻注意維護公共秩序,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愛惜公共設施,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文物古蹟,嚴禁在公共場所吸菸、隨手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大聲喧譁、亂刻亂畫等不良舉止行為。(圖片來源 服務一處 政務大廳窗口)

【來源:寧夏自治區地方金融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軍人禮儀》薦讀:不學禮,無以立
    不學禮,無以立——《中國軍人禮儀》推薦序■王潛心當我拿到人民日報出版社《中國軍人禮儀》書稿的時候,手裡沉甸甸的,不只是書的分量,還有它豐厚的內容。
  • 不學禮,無以立——紅河州政務服務管理局舉行全州服務禮儀培訓
    不學禮,無以立——紅河州政務服務管理局舉行全州服務禮儀培訓 2020-08-24 2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學禮 無以立丨聯合開展實用禮儀培訓
    不/學/禮 無/以/立根據機關事務標準化建設改善職工精神面貌,促進職工規範禮儀,提高綜合素質和業務服務水平總要求,樹立良好的單位形象。8月2日,機關事務服務中心接待人員與盛澤人力有限公司的相關人員,進行了實用禮儀培訓。
  • 不學禮無以立 八大峽小學文明校園育文明學子(組圖)
    「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篇》僅用了六個字,就將我們中華民族對禮儀的重視程度體現的淋漓盡致。2017年11月17日,青島八大峽小學邀請金石教育王老師來為五六年級學生教授傳統國學禮儀課,在古詩文的誦讀與禮儀實操體驗中讀書習禮、知書達禮,傳承中華美德,做文明的好學生。
  • @所有平涼人 這份倡議請查收!
    @所有平涼人 這份倡議請查收!二、禮貌待客,做全域旅遊創建「踐行者」講文明語言、行文明禮儀、養文明習慣,自覺抵制不文明行為。時刻牢記服務就是口碑,服務就是品牌,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尊重遊客,用微笑傳遞熱情,用行動證明真誠,向廣大遊客充分展現崆峒人民熱情好客、淳樸善良的良好形象。
  • 不學禮 無以立
    孔子言,不學禮,無以立。禮是古代封建王朝立邦之本,是新時期人們德行彰顯之要;以學禮為本,能夠提升自我思想道德修養,掌握人際技巧建構和諧社會,彰顯華夏文明復興強國之路。以禮為本,傳承禮儀美德,提高自我修養。
  • 申論作文點評之《不學禮 無以立》
    作文點評: 2016年國考申論大作文 題目:不學禮 無以立 孔子言,不學禮,無以立(簡潔用名人名言開頭,可以為文章增色)。
  • 2018安徽省考申論範文賞析:「不學禮,無以立」
    2018安徽省考申論範文賞析:「不學禮,無以立」 2017-11-27 10:54:20| 安徽中公教育 安徽中公教育為您提供安徽省公務員考試信息
  •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不學禮,無以立」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不學禮,無以立」 2017-11-27 11:23:40| 中公教育 龍越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不學禮,無以立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不學禮,無以立 2020-10-22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考備考:不學禮 無以立
    參考範文:不學禮無以立《論語》說:「不學禮,無以立。」什麼是「禮」?從表面看:禮是禮貌、禮儀;往深入看:禮就是理,是做人處事法則、基本規矩。什麼是「立」?即個人立身正、處事周全;即民族素質高、文化強、精神足;即國家經濟勁、創新足、國力強大為世人尊敬。「不學禮,無以立」強調「禮」之於「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體現為無論是個人、組織乃至國家都需有禮,無「禮」則不立。
  • 「不學禮,無以立」 成都溫江湧幼開展教師禮儀培訓
    中國網10月23日訊(劉楊)「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禮儀教育,是關於美的教育,也是關於心靈的教育。為更好地塑造幼兒教師良好的專業形象和文明素質,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服務家長、服務幼兒,提升幼兒園的教育品質。10月22日,成都市溫江區湧泉中心幼兒園邀請成都大學副教授張婷旺為老師進行了「學形象禮儀·做高雅教師」專題禮儀培訓。
  • 「不學禮,無以立」 學「古」禮,新氣象
    《論語》言「不學禮,無以立」;古之禮法一體,以禮為重;當下,打開電視,新聞頻道裡正在宣傳:用作揖禮替代握手,防控新冠疫情;學校師生,朋友行人之間都在以「作揖禮」代替握手和擁抱。「作揖禮」在一時間流傳開來,不難看出,這不僅是中國文化的沿襲,是人們骨子裡對傳統禮儀的認可,更是順應當下時代發展的內在要求。學「古」禮,傳承傳統文明,煥發新風尚。
  • 2020國家公務員申論主題範文:「不學禮,無以立」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發布:2020國家公務員申論主題範文:「不學禮,無以立」,更多關於2020國家公務員申論主題範文,2020國考申論範文的內容請關注廣西國家公務員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國考交流群:928698228),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申論範文:不學禮 無以立
    《論語》有言「不學禮,無以立」,告誡我們一個人若是不懂禮貌,不講禮儀,就不懂得怎樣做人處事,看似文明素養的形成只與個人有關,但在中華民族復興的浩浩湯湯進程中,公民的素質教養恰是最基礎的部分。公民的素質教養提高關乎公民意識的覺醒,民族素質的提高乃至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是強國之基。
  • 2018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不學禮,無以立」_北京中公教育
    北京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不學禮,無以立」,更多北京公務員考試資料,請點擊北京公務員考試網。 推薦閱讀>>>2018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文章寫作答題技巧|熱點|範文匯總(11月)不學禮,無以立目前正處於2018國考備考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關鍵時期,相信不少同學會寫作感到困惑。因此,中公教育專家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篇試題範文,希望同學們能有所收穫。
  • 不學禮,無以立——未來學校現代禮儀教育創新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對於如何促進未來學校現代禮儀的發展,中國教育智庫網禮儀教育研究中心、未來學校研究院禮儀教育中心主任薛鐘錶示將從推廣《校園禮儀》課程、創建文明禮儀特色學校、開展大學生禮儀教育、同時薛鍾主任用生動語言表達了禮儀教育對於學生、對於教師、對於學校的重要性,她表示:禮儀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對歷史的發展、社會的文明進步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禮儀,將變成每個人生命的精氣神,最終凝聚成一股力量成為推動時代的澎湃動力。
  • 2021京考申論範文:不學禮 無以立
    孔子言,不學禮,無以立。禮是古代封建王朝立邦之本,是新時期人們德行彰顯之要;以學禮為本,能夠提升自我思想道德修養,掌握人際技巧建構和諧社會,彰顯華夏文明復興強國之路。以禮為本,傳承禮儀美德,提高自我修養。古有孔融讓梨教導人們謙讓之禮、王祥臥魚傳承孝道之禮,更有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彰顯誠意之禮。禮自古是古代分幫建邦之本,帝國發展壯大的基石。正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送禮是一門學問,不學禮,則無以立
    就其形義而言,概可分為禮物、禮儀及禮意,則物質與精神之別。在物質領域,禮品贈送比比皆是,慶生日,道新婚,賀喬遷……親朋好友備一份禮物相互慶賀,以此聯絡情感,也顯中華禮儀之文明,然高腳杯裡的欣幸埋藏不了其中的苦澀,更多人改變了禮的德行,使禮變得兇煞。讓人談禮色變,究其根源,是攀比與腐朽惹的禍,滿足了虛榮卻苦煞了無邊風景,禮竟成了玩弄權貴的籌碼,悲哉?
  • 楊路:不學禮,無以立
    大部分朋友留言都出於同一個問題「怎麼能和孩子保持這種和諧不爭吵不頂嘴的狀態?」楊路老師認為,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之所以會變成「神獸」「魔王」是我們的引導教育出了問題。在所有的教育當中,我一直都覺得「禮儀」是重中之重,只有孩子懂禮知理才能和父母良性溝通,才能聽進去父母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