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線路圖沙盤中,「鄭州」處於醒目位置 鄭報融媒記者 周甬 攝
12月的北京,寒風凜冽,中國國家博物館門前卻是一派熱鬧場景,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一大早就冒著嚴寒排起長龍,準備第一時間參觀正在這裡舉辦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
回望焦裕祿精神、「縱觀」南水北調、「玩轉」中歐班列、 「行走」清明上河園、「搭乘」鄭州東站高鐵……昨日,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諸多「河南元素」,以經典照片、史料物件、大美中國長廊、穹幕電影等方式展現,為河南實力「吸粉」。
再現40年偉大變革
各式各樣的老物件、珍貴的歷史圖片、逼真直觀的模型和沙盤、動態播放的電視牆和長廊……走進展館,仿佛進入了時光隧道,一個個精彩的歷史瞬間、一件件鐫刻著歷史信息的展品,喚醒了觀眾根植於心底的溫暖記憶。
作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宣傳的重要組成部分,「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由中宣部、中央改革辦、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新華社、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聯合舉辦。
展覽緊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聚焦大事要事喜事,多角度、全景式集中展示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展覽設計了關鍵抉擇、壯美篇章、歷史巨變、大國氣象、面向未來等主題展區,運用歷史圖片、文字視頻、實物場景、沙盤模型、互動體驗等多種手段和元素,充分展示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發生的偉大變遷,以及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河南元素」閃耀展覽
此次展出的展品來自全國各地,數量眾多又極富歷史價值。記者穿梭在展覽現場,驚喜地發現了不少「河南元素」。
在展覽入口不遠處,設置有「改革開放40周年百城紀事展示區」,其中展示了我省的鄭州、許昌、洛陽三城的發展歷程,有不少珍貴圖片、視頻資料穿插其中,讓觀眾直觀了解三城市40年來的巨大變化;而在另一側陳列的中歐班列線路圖沙盤中,「鄭州」處於醒目位置,這與第四展區中一張《顧客選購鄭歐班列進口商品》的圖片相得益彰,共同展示了鄭州強大的運輸能力;在頗富設計感和現代感的「大美中國」影像長廊,鄭東新區的視頻圖像收入其中,呈現了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化的鄭州;此外,文華大獎獲獎劇目、豫劇《焦裕祿》劇照,綠意盎然的雁鳴湖全景圖等河南元素,從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印證了中部崛起。
據了解,此次「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解說員中有8位來自河南,其中來自河南省新聞出版學校的張山河負責解說「歷史巨變」展區蘊含的河南元素最多,「能為全國觀眾講解咱老家的內容,這讓我倍感驕傲與自豪。希望能通過我的解說,讓更多的人了解河南、走進河南、愛上河南。」
引發觀眾熱烈反響
據了解,「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自推出以來在群眾中引發強烈反響,每日到現場參觀的有近五萬人次,截至12月6日,展覽對公眾開放的第22天,現場參觀人數已突破100萬。在記者的採訪中,「激動、感動、心情澎湃」成為觀眾對展覽評價的關鍵詞。
專門從鄭州趕來參觀展覽的退休老幹部李先生說:「一大早,這麼多的觀眾冒著嚴寒排隊走進博物館,說明大家對於這個展覽抱有很大的熱情。」而場內的觀展情景更讓人動容,不少觀眾看到自己以前熟悉的老物件,激動不已。
「看了展覽,心潮澎湃。我40歲了,40年間從嬰兒成為一個中年人,真切感受到我們國家不斷繁榮富強。」「作為一名『90後』,看到改革開放以來祖國的偉大變化,驕傲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記者現場採訪各個年齡層的觀眾,每個人都有收穫,展覽呈現的改革開放40年光輝歷程使來自天南地北、各行各業的人們更加堅定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記者還了解到,為廣大群眾參觀展覽,「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網上展館」已全面上線,觀眾可以通過登錄央視網首頁在線瀏覽。(記者 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