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的煙火,是家人的味道

2020-12-21 蒲公英的朵
圖片來自百度

我十幾歲的時候,被迫走進廚房。其實,那個時候「廚房」還是一個比較課本化的概念,稱它為「灶頭」,就更具鄉土氣息一些。

說是被迫,是因為在那之前,廚房是父母的領地,他們絕沒有想過讓我來做飯。然而有的時候,觀念的改變只要一個刺激就行。

這個刺激,就是我隔壁家超級能幹的姐姐——我的堂姐,她比我大二歲。不知從哪天起,鄰居們都在交口稱讚我的堂姐,誇她懂事、能幹。每個不上學的周末,堂姐幾乎擔起了所有的家務。特別是中午的時候,二伯二伯母從地頭回到家裡,堂姐就跑進廚房掀開鍋蓋,熱乎乎的菜,熱乎乎的飯,一切都擺到桌上。

我的父母也在地上勞作,但是母親總會提前回來燒飯。母親做飯的時候,我就在院子裡玩,等父親回來了,母親恰好端出飯菜,招呼我們吃飯。可是有一天,母親在吃飯的時候,也像我們的鄰居一樣誇讚我的堂姐。在她誇讚的言語中,我還聽出了一絲「恨鐵不成鋼」的失意。我默默地吃飯,不再講話。

圖片來自百度

從此,如大家所料,我也走上了鄰居眼中的「好孩子」之路。做飯,雖然我以前沒動手做過,可是我看過堂姐做過。有好多次,我去堂姐家,她就在做飯。所以,我是自己觀摩學會了做飯。

那個時候,燒飯用的是土灶。米與水的掌控是一鍋飯成功的重要因素,這個技術活可以通過經驗的傳授和眼睛的判斷得到掌控。火候的把握就要燒難一些。點火需要用稻草,燒火最好是樹枝或木柴,爐火要均勻地旺,中途不能停火。當看到鍋上的蒸汽筆直地升起,側耳聽到鍋中「嗶啵」地響起,一鍋飯才算是煮好了。但這不是結束,灶膛中要剩一些餘火,可以讓熟飯焦而生香,鍋蓋上用鐵勺子擱半勺水,這樣又可以避免做好的飯走得過焦。

我的父母大概從來沒有想到,我可以如此能幹。其實,我能做到的還不止這些。要知道,一旦一個孩子決心要當「好孩子」,她會不斷努力學習,不斷思考。我的突破在於備菜的心思巧妙。

就湯來說,僅僅是用筍乾菜做底湯,我也能變幻出不同的風味。這種用乾菜和筍乾一起煮熟後曬乾的菜具有一種持久的鮮味和巨大的包容力量。往裡面放豆腐、茭白、大豆、豆芽、青菜或白菜,就是一道道美味的鮮湯,即使什麼也不放,它也可以獨自成為一道鮮美的開胃湯。

圖片來自百度

那時候,開鍋便是一頓飯菜,少有炒菜。偶爾父母買了魚或肉回來,那一定是一個大日子。這種時刻,廚房就成了父母的聖地,小孩只要遠離就好,好像任何的打擾就會破壞父母心中的美味。因為父母堅信,只有他們才能烹飪出最佳的美味。

在生活拮据的那些年,我能讓菜變換著花樣的就是那些蔬菜,到現在生活好轉的這些年,父母的那種高傲依舊存在。每一次父母買來魚鴨肉海鮮,每一次都是父母做給我們吃,那一盤盤食物的味道,是熟悉的小時候的味道,融入口中似乎一點都沒有變。

圖片來自百度

不變的還有我的思考和創新,要知道,我如今的觀摩學習的能力已經大大超過從前。美食書籍,美食視頻,外出覓食都大大豐富了我的烹飪知識。當然,還有同樣不變的是我給父母的驚喜。

最先展示這些才能的時機是父母外出的時候。尋到一個機會,我去農貿市場採購新鮮食材,回到家中開始備料,然後照本宣科地烹飪,當中午父母回到家的時候,桌上已經擺好一桌飯菜,其中當然不可少的是我的新品。父母和孩子愛上了我的椒鹽排骨,就像我們超級愛吃母親做的紅燒啤酒鴨。

逐漸被父母認可了廚藝以後,廚房這塊領地上,我好像也擁有了一席之地。這樣的感覺就好像真正擁有了某種自由的權力,這是一種被認可被期待的美好感覺。

在孩子十歲左右的時候,我把他請進了廚房。我們一起在美食書籍上挑選菜品,去超市採購食材,回家備料,然後烹飪。當一盤油悶大蝦驚豔登場的時候,我們吃得嘴角流油,五指留香,那光光的盤底讓孩子收穫了無限的喜悅和滿足。

廚房,這個煙火生香的地方,是家人關愛流轉的地方。一飯、一菜、一湯,平凡樸實也好,華麗驚豔也好,因為佐了愛,讓每一個日子都活色生鮮。

圖片來自百度

相關焦點

  • 在廚房的煙火裡找尋生活的詩和遠方
    龍應臺在《回家》裡這樣寫道,「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裡,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裡正傳來煎魚的滋滋香氣、丈夫正從她身後捂著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廚房,是鍋碗瓢盆的交響曲;廚房,是時光與味道的交匯點。走進廚房,在煙火裡感受家的溫度,升華愛的滋味,驅散孤寂自我治癒,在這裡卸掉壓力透過瑣碎和紛雜,去找尋生活的意義。
  • 廚房的煙火就是家的溫度,菜的味道就是愛的佐料
    一段婚姻裡,一個家庭裡,廚房的煙火氣息就是家的溫度,菜的味道就是愛的佐料。一段戀情裡,十指不沾陽春水、長發飄飄或是大波浪卷、烈焰紅唇高跟鞋、吹彈可破嫩肌膚、性感腰肢和翹臀,對男人來說,這種堪稱尤物的女人絕對是致命的誘惑。可是一段戀情最終是要走向婚姻的,歲月在誰的臉上都會留下雕刻的手筆,激情總會在圍城裡減退,荷爾蒙會在柴米油鹽中消逝。
  • 廚房裡的煙火味兒
    那天,魚湯的鮮香氣息沾染到廚房的每一個縫隙,從我的舌尖划過後,美味至今留存在心裡。從那以後,我才算是真正愛上廚房,縈繞著絲絲縷縷香氣的廚房,總是與溫暖、幸福相連,而在炎熱夏日的廚房裡忙忙碌碌,除卻心中那份對家人的愛,也能深深感到食材被寄予情感、時間後,不負我心的可愛。
  • 讓廚房升騰起迷人的煙火
    後來,她常常泡米、泡豆,激動又緊張地給家人做老祖母的「鍋邊糊」。她有別致的白色花瓶、古典的燭臺,有專門的烤牛肉的盤子。常常,她在搖曳的燭光下,在濃濃的烤肉味道裡,聽三毛的《曉夢蝴蝶》。她人到中年,是畫家、作家,還是資深的音樂愛好者,但在家裡,她是家庭主婦,精心地做一家人的飯菜。
  • 「散文天地」黃玉萍:偏愛廚房煙火味
    偏愛廚房煙火味加班太晚,晚餐推後,兒子有些迫不及待,主動要求幫忙。洗菜、切菜、備調料,儘管弄得廚房一片狼藉,我仍感到來自家的溫馨。這,就是我喜歡的,熟悉的家的味道。不知若干年後,這樣尋常的片段能否溫暖他今後的成長歲月。他是不是也會和我一樣,念念不忘這些一家人其樂融融,尋常卻幸福的吉光片羽。
  • 億田集成灶懂得「煙火廚房」的真實含義
    本網7月15日訊 因為確定了集成灶,強大吸力無懼油煙的困擾,設計師朋友也幫我把方案改成了開放式廚房。那種從客廳直視廚房的感覺,充滿的生活氣息。哪怕只是我一個人在廚房做飯,另外一個人在不遠處陪著,就算只坐在旁邊,也是不一樣的感覺。
  • 用一個廚房,烹飪平凡生活的人間煙火
    「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無論何時何地,飲食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飯,分享著一天的經歷,這是增進家人感情的最好時光,也是最溫馨、最容易營造的慢餐氛圍。廚房作為家庭不可缺少的元素,不管是鍋碗瓢盆還是柴米油鹽,見證了一次次相聚或別離,節日或慶祝,每個值得銘記的時光,都記錄在一餐一飯中。
  • 廚房的煙火氣,就是詩和遠方
    殊不知,有些詩與遠方,恰恰是在凡塵煙火找到的。而吃飯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正因如此,才更值得去認真對待,一日三餐,好好下廚。01 廚房,有著療愈人心的力量。古人的講究,哪怕孤單落魄,也會好好吃飯。而一個人的廚房,最是自由無拘束。
  • 日本博主的「廚房」生活:把平凡的日子,過得煙火氣十足
    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被一位日本博主的「廚房」生活吸引了目光,每天在廚房忙碌的身影,以及煙火氣息十足的曬照,簡單而接大地氣,平凡而美好。如上圖所示,這些能夠把平凡的日子,過得煙火氣十足的人,一定是非常熱愛生活的人。她們用心地對待生活,把對生活的精緻追求,全部都融入廚房之中。熱氣騰騰的三餐,廚房裡面蔓延出來的溫度,才是精緻生活的標配。就算人生漫長,但是幸運遇見美食,所以,此生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 廚房裡的煙火與人間,山川與湖海
    很喜歡日本暢銷女女作家吉本芭娜娜《廚房》裡的一段話:「這個世界上,我想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廚房。無論它在哪裡,式樣如何,只要是廚房、是做飯的地方,我就不會感到難過。即便是一間邋遢得不行的廚房,我也難抑喜愛之情。即使地面散落著碎菜屑、邋遢到能把拖鞋底磨得黑乎乎的,只要異常寬敞就可以。裡面擺放一臺巨大的冰箱,塞滿足夠度過一個冬天的食物,我倚在銀色的冰箱門邊,目光越過濺滿油漬的灶臺、生鏽的菜刀,驀然抬頭,窗外星星在寂寥地閃爍。」
  • 培恩集成灶 廚房的煙火氣 就是生活的保鮮劑
    然而,將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還要有一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廚房裡的柴米油鹽,鍋碗瓢盆,勾勒著生活中的小幸福;廚房中嫋嫋升起的煙火氣息,洋溢著濃濃的詩意。在廚房這片小小的方寸之地,一個身影從容地忙忙碌碌,一雙手讓時光有了溫度,升騰的煙火氣,便成為了生活的保鮮劑。
  • 一元的「抗癌廚房」,堅持17年的夫妻用「人間煙火」撫慰人心
    有些飯菜是日常,,張海萍卻想為母親做頓飯,那是她的心意,讓持續化療口味逐漸變苦的母親,能夠品嘗到一絲不同的味道。在好心人的幫助下,這個曾經永遠長不大的小女孩,在油煙的飛濺與哇哇大叫中,急匆匆將那一頓簡單的菜色做好,帶著滿滿的心意往醫院趕去。
  • 一元的「抗癌廚房」,堅持17年的夫妻用「人間煙火」撫慰人心
    這對夫妻的意外打擾,讓老萬的廚房在腫瘤病房漸漸傳開,一開始有十幾個人來借爐子,後來增加到幾十,上百人……這座「愛心廚房」,因上門炒菜的人都是附近腫瘤醫院的患者或家屬,他們都是身患癌症的病人,因此,」愛心廚房」也被人們稱為「抗癌廚房」。
  • 煙火廚房裡的溫暖 帥康「油煙不上臉」為你守護健康
    著名演員周潤發曾說過:煙火氣才是生活的真諦,沒有了煙火氣,生活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對於一個家來說,最有煙火氣的地方,那就是廚房了。一鍋一灶,一菜一湯,都體味著家庭的溫情,可以說廚房的狀態就是全家幸福指數的狀態。  鍋碗瓢盆交響,湯粥飯菜香味,廚房裡的煙火氣,譜寫出家的溫暖。
  • 看了這位日本媽媽的廚房曬照:好的生活,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看了這位日本媽媽的廚房曬照:好的生活,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喜歡烹飪的人,內心一定都藏著溫暖,她們用一雙沾染人間煙火氣的巧手,在廚房裡面烹飪出人間的百種滋味,酸甜苦辣,皆成詩意。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看了這位日本媽媽的廚房曬照,有不少網友都被這樣溫暖的狀態圈粉了。如圖所示,從這一縷縷冒著白色水蒸氣的食物美照中,我們也能夠感受到這樣一份熱氣騰騰的美好。尤其是在秋冬之際,這樣溫暖的煙火氣,正好可以撫慰一顆顆凡塵心。
  • 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廚房和愛。你聽過哪些充滿煙火氣息的溫柔...
    廚房有煙火,客廳有笑容,臥室有擁抱。 愛人跟你一蔬一飯,你跟愛人三言兩語。 2.柴米油鹽醬醋茶,人間煙火也有趣。 3.生活需要暢想,比如對小龍蝦的嚮往。 4.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廚房和愛。 5.柴米油鹽不算生活,柴米油鹽和你才算。
  • 人間風味,廚房煙火,方太燃氣灶JEM7造就幸福生活
    灶具易打理,廚房清潔更省力  美食享受的背後,是廚房的杯盤狼藉,碗碟清洗雖然也麻煩,但屬於易洗餐具,唯有灶具的清潔很讓人頭疼,每餐清潔著實麻煩隔熱聚能罩、鍋支架、盛液盤三合一設計,並採用可拆卸的一體式結構,一手拿放,可直接放到水下淋洗,大大降低了清潔難度,讓灶具的清潔不再成為廚房困擾。
  • 豐盛的冰箱,溫暖的廚房,這滿滿的煙火氣,才是婚姻最美滿的模樣
    豐盛的冰箱,溫暖的廚房,這滿滿的煙火氣,才是婚姻最美滿的模樣。上周,和朋友一起到同事陳姐家做客。家,也因此有了溫度,有了家的味道。而一個空蕩蕩的冰箱冰箱,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因為它放出來的是冰涼的冷氣,但是,當我們打開一個豐盛的冰箱的時候,心裡感受到的,卻是滿滿的暖意。當一個家的冰箱,空空蕩蕩,什麼也沒有。當你半夜醒來,飢腸轆轆的時候,冰箱裡卻什麼也沒有,那該有多冰冷啊。
  • 廚房裡賞十二卷:一半煙火,一半清歡!
    現在,我又把十二卷們重新移回了廚房窗臺,感覺這兒才是它喜歡的「家」。位置選對了,也就沒有操心去悶養,窗面還算晶瑩剔透。姬玉露櫻水晶壽姬玉露玉露草玉露人是需要在人間煙火中生活的,我很喜歡做飯。每當我在廚房裡,用各種各樣的餐具、鍋具、食材,搗騰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飯菜時,總能想起小時候,媽媽在破舊的廚房裡,用一把鏟子、兩口鍋,依然玩出那麼多花樣。寫完這段文字,記憶的閘門瞬間打開,所有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裡,母親牌的各種美食,溫暖地輪番轟炸了我的味蕾。狠狠地咽了下口水,此時此刻,非常想念我的母親。來一波微距下的特寫吧!
  • 一個人若走投無路,就讓他下廚房
    龍應臺說過,「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裡,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裡正傳來煎魚的滋滋香氣、丈夫正從她身後捂著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記憶裡的廚房,早已被時光燻上了幸福的味道。廚房是時光,也是味道,更是修行地。父母希望我們在那裡能學會生活。我們走進廚房,是想從這煙火裡看見家,驅散孤獨,天下廚房的煙火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