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雞在中國是有著悠久文化內涵的吉祥物,漢代劉向《孝子傳》中說:「舜父夜臥,夢見一鳳凰,自名為雞。」
中國人喜歡大吉大利,「雞」、「吉」同音,又因雞有雞冠,「冠」與「官」諧音,所以「雞」被人們寓意吉祥如意和升遷騰達。
千百年來,雞的題材也就成了畫家和收藏家們的鐘愛,因此,藝術市場上雞作熱銷也就順理成章。在近現代畫壇,提到畫雞,齊白石、徐悲鴻、李苦禪、王雪濤、唐雲、陳大羽、陳太明等人風採各異,特色鮮明。而齊白石、陳大羽、陳太明這三位更是師承一脈、百年傳承的畫雞高手。
小編整理了「一齊二陳」三位畫雞大師有關「雞」的畫作,並向各位讀者簡要介紹他們的藝術成就,以供大家欣賞、品鑑和參考。
齊白石(1864—1957)
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紀十大畫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他是我國20世紀著名畫家和書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國立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北京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曾被授予「中國人民藝術家」的稱號、榮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金獎。
......
白石老人自幼在家鄉天天要餵牛養雞,
對雞的生活特別熟悉,
30歲以前畫雞就已經很生動了,
60歲以後又開始進一步研究畫雛雞。
老人畫雛雞最初用大筆圓點法表現小雞的外形,
然後添嘴、眼和爪。
自己感覺不是很生動,只有其形未得其神。
到了63歲時畫的雛雞,已有改進,
能以雞爪的安排,巧妙地表達出雛雞的各種動作。
以後,他又變化用墨法,用濃淡墨把雞群分開,
去除模糊不清的毛病。
70歲以後,他又感覺圓點畫法還不夠恰當,
再進一步用圓點筆和平塗筆合用,
把雛雞的胸、腹部分開。
80歲以後,畫雞用圓點筆很少,平塗筆很多了,
畫雛雞的技法才算最後成功。
老人熟練地掌握了墨色的濃淡乾濕,
由蘸到筆頭上哪一邊墨多水少,
哪一邊墨少水多的不同,和用筆法的不同,
巧妙地把雛雞身上絨毛質感畫出來,
雛雞的各種神情動態也畫出來了。
齊白石作品賞析
齊白石作品
齊白石作品
齊白石作品
齊白石作品
齊白石作品
齊白石作品
齊白石作品
齊白石作品
齊白石作品
陳大羽(1912-2001)
著名大寫意花鳥畫大師,書法家、篆刻家。以大寫意花鳥而著稱,尤擅畫雄雞,兼及山水、人物,作品氣勢宏偉,筆力雄健,渾厚酣暢。他對大寫意花鳥最大的貢獻,是一改傳統寫意文人畫溫文儒雅的氣質,而代之以豪放的個性風格和雄強的時代特徵。他在吳、齊畫風基礎上,強化了筆墨的表現力,尤其善於運用濃墨濃彩,形成墨彩相撞相融的強烈效果,開合充滿視覺張力。進入晚年,他的筆墨語言愈趨雄渾老辣,達到極為自由和純粹的境界。
......
陳大羽是齊白石的得意弟子。
早年拜師於白石老人,白石對他極為器重,
將他原名漢卿改為陳翱,取字大羽。
親受白石老人的教導和薰陶的陳大羽,
尤其擅長畫公雞,
他所畫之公雞,冠羽怒張、
神採奕奕、昂首闊步、意氣自得的神態,
使人有振奮進取之觀感。
對此,齊白石曾在陳大羽創作的《雄雞圖》上寫下:
「有此畫雞之天分,天下人自有眼目,
況天道酬勤。大羽弟應得大名。」
到了上個世紀50年代,
這位叱吒中國畫壇的寫意花鳥畫家的名字,
就經常跟吳昌碩、齊白石、李可染一起出現。
中國畫壇還有這樣一句話,「白石蝦蟲悲鴻馬,
可染水牛黃胄驢、苦禪老鷹大羽雞」。
在20世紀中國美術的發展歷程中,
以吳昌碩、齊白石為代表的大寫意花鳥畫,
開拓出嶄新的花鳥畫時代風貌。
陳大羽接續了吳、齊畫派的精髓,
並由此上溯徐渭、石濤、八大山人等中國畫史上勇於探索的典範,
走向創新之路。
陳大羽也幾乎盡其一生努力,
投入齊白石給他留下的命題——對大寫意的改革創新之中。
陳大羽作品賞析
陳大羽作品
陳大羽作品
陳大羽作品
陳大羽作品
陳大羽作品
陳大羽作品
陳大羽作品
陳大羽作品
陳大羽作品
陳大羽作品
陳太明 (1961- )
陳太明(仁空),江蘇泗陽人,居無錫市,江蘇省文化名人庫入庫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無錫花鳥畫研究會秘書長,無錫市書畫院特聘畫師丶民進無錫開明書畫院副秘書長、無錫市梁溪美協副秘書長、錢松嵒藝術研究會副秘書長。蘇州福納影視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師承陳大羽,顧青蛟先生。因善畫雄雞被人們所熟知。
......
太明畫雞,
一改以往畫家溫文儒雅的氣韻,
而變為豪情與奔放的現代情懷,
濃墨淡彩一揮而就,寥寥數筆輕巧寫意,
並以其獨特的畫風改良傳統中國大寫意畫,
成為中國當代大寫意花鳥畫中的佼佼者。
太明先生說:
「恩師陳大羽老先生『士之志遠,先器識,後文藝』的藝術信條,
是我步入畫壇的宗旨。
我喜歡畫雞,
更多考慮是雞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含量,
把它作為人性與一種文化符號來表現的,
它的昂揚精神,它的豪氣、霸氣、爾雅之氣時刻打動著我」。
太明畫雞一氣呵成,
飄逸、輕靈、狂放、揮揮灑灑、直抒胸臆,
如風雨將至,狂放中不失法度,飄逸中不失率直。
太明所畫之公雞,
充分吸收恩師陳大羽老先生之長,
每一隻冠羽怒張、神採奕奕、昂首闊步、
意氣自得的神態,
使人有振奮進取之觀感。
而其筆下滿幅的雄雞,
英姿勃發,儀態萬千,
它們或勇或怒,或憨或稚,
有的悠然自得,有的引頸長鳴,
最能體現其雄姿的便是那點點紅冠,
像火焰一樣耀眼。
陳大羽老先生前觀賞評論弟子所畫雞說:
「太明筆下的雄雞一是化俗為雅;
二是畫實為虛,
物象與人性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頗有物我合一之感。」
太明先生善於學習,
他繪畫方面先後得到著名畫家吳國亭、
陳大羽、喻繼高、顧青蛟等恩師親授,
在此基礎上太明先生
又研習、臨摹大寫意名家徐渭、八大、齊白石等大師作品,
對大師作品筆意、用筆用墨,
不拘一家進行參研,集諸家之長為其所用。
太明先生畫雞,
一直試圖將先師們對雞的品德的理解和表現轉化為
一種全新的具有時代氣息的藝術符號,
在表現筆墨的形式上除了對物象的本質塑造外
還要力求具備北方的豪氣、拙氣,
以及南方的雅氣,文氣、水墨的淋漓之氣。
他筆下的雄雞注入了深刻的人文內涵,
完全是人格性靈的吉祥化身,
社會各界眾多人士對太明雄雞作品都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陳太明作品賞析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陳太明作品
上世紀九十年代,陳太明與恩師陳大羽老先生共同作畫
...........
太明畫雞得其神,尤以得天趣,得性靈為妙也。
——已故國畫大師劉海粟
陳太明的雄雞造物傳神、別出心裁,集人性物性之大美、雅氣、霸氣、拙氣兼備。
——已故國畫大家陳大羽
太明畫雞有雄霸天下之氣,實為中國畫中吧、難得之上品。
——已故國畫大師程十髮
太明筆下的雄雞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他把畫畫的審美情趣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當屬當代畫雞高手。
——國畫大家戴敦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