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75周年解密:納粹的最後一條密電說了什麼?

2020-12-19 界面新聞

記者 | 王磬

「英軍於5月6日14:00進入庫克斯港。從現在起所有的電臺信號都將停止——祝你一切順利。永遠關閉——祝好運——再見。」

1945年5月7日,這條來自德國納粹軍方的密電內容被英國情報部門截獲。這同時是最後一條被盟軍截獲的納粹密電。因為就在第二天,德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宣告結束。

時鐘快進到2020年5月8日,歐洲大陸在新冠疫情的籠罩中迎來二戰結束75周年紀念日,也稱「VE DAY」(Victory in Europe Day)。

作為慶祝,英國政府通信總部首次公開了這份密電的內容。發出這條密電的德軍「布朗網絡」(BROWN network),和解密了無數條納粹密電的英國情報部門「布萊切利莊園」(Bletchley Park)都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橫跨歐洲的「布朗網絡」

這封密電由德國軍官昆克爾中尉(Lieutenant Kunkel)發出。在盟軍逼近德國北部重鎮庫克斯港時,他是最後撤退的德軍情報員。

昆克爾中尉似乎直到最後時刻才意識到危險降臨。記錄顯示,1945年5月6日12時23分,在對話時他被問起,「英軍到了嗎?」,他的回答是,「還沒有」。

但僅僅兩個小時之後,英軍便開始進攻庫克斯港。次日上午7時35分,他發出了最後的告別,也就是本文開頭的這份密電。

昆克爾中尉所在的「布朗網絡」是一個在二戰期間十分活躍的德軍無線電臺,它的網絡從維也納到德國西部、到丹麥、再到波羅的海。從1944年開始,它被德軍用於交換實驗性武器開發的信息。1945年之後,「布朗網絡」的影響力開始下降,站點收縮。盟軍佔領德國之後,它就徹底消失了。

英國政府通信總部的歷史學家科莫(Tony Comer)長期研究「布朗網絡」。他表示,這些材料的公開能夠幫助「管窺戰爭機器背後的真實人物」。

德軍士兵們有時會用電臺來交換生活資訊。一份從丹麥站點截獲的密報顯示,一位駐地士兵通過電報詢問戰友們誰還有多餘的香菸,但收到的回答是,「沒煙了」。

讓戰爭提前結束的英國機構

「布朗網絡」在二戰中成立後沒多久,就進入了英國情報部門布萊切利莊園的視野之中。

布萊切利莊園最早是一座位於英格蘭同名小鎮的住宅,二戰期間是英國政府進行敵軍情報解密的主要地點,又稱為X電臺(X station)。著名的數學家阿蘭·圖靈就曾在這裡工作。

剛開始時,監聽站收集到的初步數據會由情報員開著摩託車送到布萊切利莊園。隨著技術進步,監聽站可以直接以電傳打字機傳送數據。這大大保護了布萊切利莊園的隱蔽性,二戰期間它只遭遇過一次輕微的空襲。

布萊切利莊園最為人所知的「功績」,是它成功破譯過德國恩尼格瑪密碼機(Enigma)的密碼系統。由布萊切利園破解的密碼一概被代號為「ULTRA」。「ULTRA」情報極大地幫助了盟軍部隊。它使盟軍在大西洋戰役中成功擊沉敵方的多艘U-潛艇,也為英國皇家海軍在馬塔角戰役與北角戰役奠下勝利的基石。

學界普遍認為,布萊切利莊園所截獲的關鍵情報使二戰縮短了至少兩年時間。

歐洲戰場結束之後,布萊切利莊園仍然保持運作,繼續承擔著監視德國通訊、以確保納粹德國不會東山再起的職責。

直到1970年代以前,布萊切利莊園的運作都一直對公眾保密。今天,這裡是一座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

疫情下的二戰紀念日

歐洲在新冠疫情的籠罩中迎來二戰結束75周年紀念日。從英國到法國再到德國,沒有了人群簇擁,各國舉行了簡化版的儀式。

英國當天全國默哀兩分鐘,緬懷二戰殉國的軍人。皇家空軍在倫敦上空進行了飛行表演,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發表了電視講話。

「戰爭一代會知道,向那些沒有能從戰場上回來的人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確保它不再發生。」女王在位於溫莎城堡的客廳裡說道。她還向與新冠作鬥爭的當今一代人表達了敬意。

法國總統馬克龍仍然前往了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在戴高樂將軍雕像前默哀,並向凱旋門下的烈士墓獻花圈。但他取消了由共和國衛隊護送的儀式。

陪同馬克龍一起前往的還有前總統奧朗德及薩科齊。三人默契地保持了社交距離。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表示,二戰中,德國是「全世界的敵人」、「非常孤單」。但75年後,「我們並不孤單」。他還指出,德國人有責任在危機時期「像歐洲人一樣思考、感受並行動」。

「如果這場疫情大流行沒有把歐洲團結在一起,它將證明我們並不值得紀念5月8日這一天。」施泰因邁爾說。

相關焦點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5周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5周年,向所有受害者致敬
  • 加拿大皇家造幣廠發行2加元流通硬幣,慶祝二戰結束75周年
    加拿大皇家造幣廠(Royal Canadian Mint)發行了一款2加元流通硬幣,以此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5周年,並致敬六年中在戰場和大後方擊敗了自由敵人的加拿大人。
  • 美中情局檔案解密:納粹戰犯是冷戰最大贏家?
    美國中央情報局周五對20個檔案袋解密,多達10000頁的資料顯示,由於冷戰鐵幕的迅速降落,二戰中的納粹戰犯成了東西方冷戰的「智囊」,美國和前蘇聯都曾包藏納粹戰犯為擊敗對方出謀劃策。  在美國大屠殺紀念館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司法部官員羅森鮑姆說:「這些文件證明了冷戰的真正獲勝者是納粹戰犯,由於二戰後東西方冷戰的迅速爆發,使冷戰雙方都沒有精力再追捕納粹戰犯,使他們中的許多人逃避了懲罰。」羅森鮑姆還表示據他本人所知,就有6名納粹重要戰犯二戰後為美國服務,另外有6名納粹重要戰犯為前蘇聯服務。
  • 疫情下的德國二戰結束紀念日:此刻孤寂恍若1945年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社柏林5月8日電 (記者 彭大偉)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投降。75年後的今天,德國原本計劃以隆重的儀式去紀念盟軍從納粹手中解放這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正式止戰,新冠疫情的暴發卻讓人們不得不略去了絕大部分紀念計劃。 8日中午,德國總統、總理、聯邦議會上下兩院議長和聯邦憲法法院院長五人來到紀念戰爭與暴政死難者的柏林新崗哨獻花圈。
  • 徐焰:警惕西方二戰史觀的思想病毒
    今年5月8日和9日,美歐和俄羅斯紀念了戰勝納粹德國75周年。其間,美國又在歷史問題上挑戰並激怒了俄羅斯。先是五角大樓稱「德國和蘇聯共同入侵波蘭」開啟戰爭,接著美國總統說是美英打敗納粹,閉口不提蘇聯。其實,美國為首的西方荒謬的二戰史觀由來已久,近年來為維護已動搖的「西方優越論」更是甚囂塵上。
  • 軍事專家:警惕西方二戰史觀的思想病毒
    今年5月8日和9日,美歐和俄羅斯紀念了戰勝納粹德國75周年。其間,美國又在歷史問題上挑戰並激怒了俄羅斯。先是五角大樓稱「德國和蘇聯共同入侵波蘭」開啟戰爭,接著美國總統說是美英打敗納粹,閉口不提蘇聯。  其實,美國為首的西方荒謬的二戰史觀由來已久,近年來為維護已動搖的「西方優越論」更是甚囂塵上。
  • 總統說奧地利對納粹德國統治要承擔共同罪責
    新華網維也納4月27日電(記者 劉向)奧地利第二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家慶典活動27日在維也納市中心霍夫堡宮舉行。奧地利總統菲舍爾說,1945年二戰結束,奧地利從納粹德國統治下解放出來,獲得新生,但奧地利對納粹統治要承擔共同罪責。  包括德國總統高克,奧地利總理法伊曼、副總理米特勒納等政要在內的600多人參加了慶典活動。
  • 白宮發文稱「美英戰勝納粹」 俄羅斯表示非常憤怒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莫斯科5月10日電(記者張驍)針對美國白宮日前在社交網站發文稱「1945年5月8日,美國和英國戰勝了納粹」,俄羅斯外交部網站10日發表聲明說,俄羅斯對此表示非常憤怒,無法無視這種言論聲明說,在紀念二戰勝利75周年之際,美國試圖歪曲納粹垮臺以及俄羅斯在其中所作突出貢獻的歷史,俄羅斯對此表示非常憤怒。這種做法顯然違背了俄美兩國總統此前發表的紀念易北河會師75周年的聯合聲明。俄羅斯和美國儘管存在分歧,依然可以在信任、相互尊重和考慮彼此利益的基礎上,共同應對日益增長的現代挑戰。
  • 二戰末納粹將領與英美密談媾和
    二戰在歐洲步入尾聲,納粹德國的命運已無法逆轉之時,絕望中的德國將軍們想盡一切辦法,試圖為帝國爭取儘量理想的結局。沃爾夫起初有點猶豫,可轉念一想,如果能讓德國在戰後的日子好過一些,兩名俘虜又算什麼呢?不久之後,沃爾夫便將兩名俘虜帶到了杜勒斯面前。非但如此,為表誠意,他還給美方送上一份珍貴藝術品清單,上面列滿了當時由納粹德國控制的、一批歐洲大師級藝術家的傑作。沃爾夫表示,只要談判順利,德方可以將這些藝術品完璧歸趙。此番承諾博得了杜勒斯更大的好感,兩人的接觸自此正式開始。
  • 俄羅斯紀念二戰結束75周年閱兵式在南薩哈林斯克進行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南薩哈林斯克9月3日消息 衛星通訊社記者報導稱,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5周年的閱兵式9月3日在南薩哈林斯克舉行。第68步兵軍以及強力機構、少年軍、武備學校分隊的混合隊伍以分列式通過南薩哈林斯克的勝利廣場。
  • 解密檔案驚曝醜聞 美國中央情報局豢養納粹戰犯
    一向以「民主、正義」自我標榜的美國政府出於冷戰的需要,將二戰中赫赫有名的納粹戰犯招為自己的「智囊」,其中包括佔領法國裡昂的蓋世太保頭目巴比,滅絕猶太人計劃的制定者艾希曼等。  心理醫生警告希特勒變態  在最新解密的絕密情報檔案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美國戰略服務辦公室(CIA的前身)有關納粹狂魔希特勒的絕密情報。
  • 周志興:二戰結束時德國就開始反思了嗎?
    原標題:周志興:二戰結束時德國就開始反思了嗎? 共識網7月8日文章 原題:周志興:粗看柏林(一) 摘編如下:到柏林的第二天,恰好是77盧溝橋事變的77周年紀念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和日本、義大利等國家結成同盟,是所謂的「軸心國」。他們到處點燃戰火,直到失敗。
  • 二戰結束,被拒絕投降並被處決的納粹德國軍,黨衛軍骷髏師
    二戰結束,被拒絕投降並被處決的納粹德國軍,黨衛軍骷髏師 納粹德國在二戰中之所以能夠所向睥睨,在極短的時間內橫掃整個西歐、北歐的敵人,戰鬥力可見一斑。
  • 二戰時,逃脫懲罰的13位,著名納粹戰犯
    其中一些成功地度過了二戰後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則一直逃亡到他們死去的那一天。 納粹集中營的看守Jakiw Palij,在紐約生活到95歲 Jakiw Palij二戰後在美國生活了幾十年。他於1949年移民到美國,8年後成為美國公民。當被問及二戰期間他在歐洲以什麼為生時,Palij告訴官員,他在工廠和農場工作。
  • 德國「最後行動」追捕納粹戰犯
    本報柏林7月25日電(記者柴野)西蒙·維森塔爾中心24日在柏林舉行追捕剩餘納粹戰犯項目——「最後行動」第二期活動。該行動旨在將為數不多還活著的納粹集中營戰犯繩之以法。    此次行動懸掛了2000幅張貼畫,其中1000張懸掛在柏林,在漢堡和科隆兩城市各張貼500張。
  • 二戰納粹德國戰犯幾乎都沒有什麼好名聲,為什麼隆美爾卻是例外?
    其實二戰有很多的軍官都是拒絕希特勒發出的殺人命令,這些人都是出生貴族,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誰能想到納粹後期希特勒曾經下令在法國的軍隊讓其毀掉巴黎,但是當時在法國的德國軍官說:我們是軍人就該服從命令,你這個已經不是屬於戰爭上的了,所以德國將領拒絕執行命令,還有就是雖然二戰時候法國被德國佔領了
  • 俄羅斯決定與中國保持一致:推遲二戰結束日期,移至9月3日
    幾天之前俄羅斯杜馬通過了一項決議,把二戰的結束日期從9月2日改定為9月3日,長久以來大家知道嗎?對於俄羅斯來講,他們都把9月2日定為二戰結束的日子,所以俄羅斯國內還有個節,叫軍人榮耀日,定的就是每年的9月2日。
  • 揭秘:二戰德國慘絕人寰的「納粹人體實驗」
    但在二戰期間,在納粹德國,一些科學家卻以罪惡代替了良知,淪為納粹人體實驗的幫兇,雙手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二戰結束了,納粹得到了清算,但德國科學界卻沒有深刻反省。直到不久前,德國一著名科學團體才就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 向受害者作了道歉,也揭開了二戰期間德國的暴行:納粹人體實驗。
  • 二戰結束時,德國掠奪的一百多列車財寶,被藏在什麼地方
    截止1944年7月,納粹德國從西歐運抵國內的財寶就整整裝滿了137 輛列車,共計4174 箱,其中僅各種世界級名畫就有1萬多幅。那麼,德國的這些寶藏最後都到哪裡去了呢?1945年4月,窮途末路的希特勒下令撤退,眾多納粹頭目狼狽逃竄至阿爾卑斯山,託普利茲湖周圍由此聚集了大量的納粹將領。僅僅一個月的時間,此處的德國士兵就由1萬多人猛增至8萬人。因此,託普利茲湖實際上已成為納粹垂死掙扎的最後堡壘,也成為了希特勒潰退後,軍隊埋藏寶藏的傳說之地。
  • 荷蘭發現139幅二戰被納粹掠奪珍貴油畫
    新華網北京11月1日電 歐洲時報網10月31日報導稱,荷蘭博物館協會工作人員近日發現了139幅二戰期間曾被納粹掠奪的珍貴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