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中有言:「良工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蘇派玉雕以雋永、清雅、書卷氣而名震全國,並融入到傳統的江南文化中,成為了它的一部分。也因此,自古以來蘇州玉雕界名家輩出,為推動蘇派玉雕乃至整個中國玉雕文化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陳華大師便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
陳華大師是當代蘇作玉器中極具代表性和推動性的一位。於他而言,不但繼承了蘇派玉雕的巧工,更在玉雕作品設計與思想方面樹立了旗幟。
傳承經典之下的時代融合
陳華熟諳仿古、鳥獸、人物、動物、玉牌等各種題材類型,後期逐漸轉為明清和現代題材。全類型的技藝沉澱,使他在各種題材的創作上遊刃有餘,精品迭出。他一方面依形就勢,突出原石特點;一方面追求創造性設計,不落俗套,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入當代社會的宏觀元素,讓玉雕成為反映當代社會發展的藝術。
出身行伍,使得陳華的作品意象多象徵國家、民族,傳達出傳統、大氣、豪邁的文化屬性。中國玉(石)器「百花獎」金獎作品《一統天下》便在設計上打破了傳統理念,超出了傳統的想像,並融入五千年的民族之魂,突顯中華兒女的民族與國家自豪感。從中可見,陳華的玉雕將古典紋飾融入當代風格,將生活元素和流行圖騰加入設計中,創造出嶄新的藝術形象與視覺質感,除了在文化上帶來認同感與歸屬感之外,也是玉文化創新的全新表達,不失為當下時代的一種烙印。
開創玉雕人物件的全新風格
陳華進入蘇州玉雕界之時,正好是蘇州玉雕蓬勃發展的時期。技藝精湛、善於開拓的他開創了蘇州玉雕人物件的新時代。其人物件極具感染力,不僅內容生動,形象逼真,更傳遞出一種精神與藝術共融的理想境界,展現了奔放形式下的意蘊和境界。
其時蘇州玉雕界能雕好人物件的不多,陳華是其中嬌子。其最早的人物件主要是各類童子形象,經過不斷改進,所作童子造型圓潤可人,表情豐富,充滿了喜氣。此後又將神話故事搬上玉雕畫面,創作「劉海戲金蟾」「鍾馗捉鬼」等題材,作品造型自然、意象豐富、細膩逼真,令觀者賞心悅目。
此類作品擺脫了傳統人物件的單調,增強了富故事性的場景帶入。後來他又曾一改傳統正面觀音像的構圖,雕刻出側面觀音,富藝術美感,使用於頂禮膜拜的傳統佛像在真正意義上成為玉雕藝術的典型形象,人們一夜之間競相模仿。
以創意為玉雕作品注入靈魂
陳華認為,在玉雕文化中,「創新」實際上更應該稱為「創意」,要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融入創作者的思想方可為作品注入靈魂,脫離了傳統的「天馬行空」是行不通的。他在動物題材的創作上同樣表現了富有文化傳承的創造。他在表現動物個性、賦予動物以「人性」之時,首先考慮的還是為人們所普遍接受的美好寓意,在準確抓住各種動物特徵的同時,進行了大膽的創意、誇張和渲染。
而他來源於生活的靈感和其他藝術形式的借鑑,又為動物玉雕打開了新的視窗——卡通題材動物件。早年陪女兒看動畫片時無意間看到卡通猴子的造型極其可愛,便用和田玉糖料創作了一隻圓臉大眼猴,憨態可掬,兩腮之上利用糖料的色彩區分設計了兩根長長的鬍鬚。這件創意性作品讓人眼前一亮,在當時的市場上同樣是風靡一時,並逐漸形成萌寵動物系的雕刻類別。
陳華是當代蘇派玉雕的元老級人物,在原蘇派玉雕風格的基礎上,他以親身實踐開創了新時期玉雕藝術的全新風格。這種風格傳承經典,更面向未來。如今,陳華依託相關行業平臺所培養的一批批新人正走向成熟,而他的玉雕技藝和理念,也將得到更廣泛的傳播與發揚。
新時代語境下的玉雕藝術
2017年,陳華大師作品《一帶一路-引領世界》獲得蘇州陸子岡杯特別金獎,作品以沙漠為底,駝鈴貫穿沙漠丘林為底,上起一條領帶靠在華表之上,寓意「中國一帶一路引領世界」。領帶象徵著人也代表著路,只有人才能開闢「路」並貫徹「道」。而漫漫黃沙上的駝鈴隊伍是艱苦,抗爭,自然的意義。體現雕刻工藝的是形態各異的駱駝隊伍,駱駝雕刻的精湛傳神。駝鈴古道絲綢路是這件作品所展現的圖卷。作為背景的領帶預示著對於世界的引領。
在「絲綢之路」之前其實存在著貫穿東西的「玉石之路」。它以新疆和田為中心,運和田玉達中原地區。河西走廊上的「玉門關」就暗示著這條道路與玉石的聯繫。《穆天子傳》中記』』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載玉萬隻』』,雖是傳說但千萬年前這條道路就與玉石有路千絲萬縷的關係。
「一帶一路」是兩個時空時隔千年的對話,是古對今的啟示,今對古的借鑑。因此「一帶一路」並非狹隘的經貿道路,而是交互之路,也是見證了人的各種可能性的道路。在另一個層面上玉同樣也是見證者,它陪伴了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人千年。匠人有意將兩者結合一起,呼應了「路」更呼應著「人」。
「引領世界」是這件作品的第二個含義,作者當過志願軍對於祖國有著深厚的情感。領帶的寓意是如此,駝鈴前的領隊人也是如此。希望成為指引者,成為道標。這是個美好的願望。
陳華大師認為,工藝美術在現代不再是單純的手藝的重複,作品裡面融合著匠人對於世界的感知。如今的工藝品可以說更加接近藝術品,但與藝術品不同的是。玉雕工藝受限制於玉本身,玉質,玉形不受人的掌控,玉是天然的。匠人需要讓自己與玉進行對話,雙方相互的妥協和交流,最後呈現出作品。「一帶一路」也是交流與對話,不完美但是卻要以以人之力儘可能的呈現完美。這是這件工藝作品簡單的啟示。「引領世界」則是對於祖國美好的期許和祝願。
人物百科:
陳華,四川人,中國玉石雕藝術大師,中國工藝品雕刻工高級技師,國家級藝術品鑑定師,藝術品評估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石雕刻藝術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蘇州市工藝美術師,蘇州市玉石文化行業協會副會長,相王路玉雕專業委員會會長。
主要藝術成就:
《龍形扳指》《義薄雲天》《龍馬精神》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文韜武略》獲銀獎|《劉海戲金蟾》《三不問》《一統天下》獲江蘇省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藝博杯」銀獎|《一統天下》《象》分獲中國(蘇州)「子岡杯」玉石雕精品博覽會金獎、銀獎|《花開見佛》《君後情緣》分獲第一屆、第二屆中國玉石雕刻「陸子岡杯」金獎,《四神》《金榜題名》分獲第一屆、第三屆銀獎|《天地同壽》獲中國·上海玉(石)雕「神工獎」銀獎|《帶子上朝》獲浙江省「良渚杯」玉石雕刻精品展銀獎|《大愛無疆》獲中國(杭州)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銀獎|《吉象》《一統天下》獲中國玉(石)器「百花獎」金獎,《宗璧輝煌》獲銀獎|《馬上封侯》《一馬當先》獲中國白玉研究會·煙臺首屆白玉藝術品特展金獎|《天地同壽》《和氣生財》分獲中國玉石雕刻作品「九龍獎」金獎、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