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歷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聖任縱橫。
石猴出生後,作者用了一首詩,第一句就用了一個詞,三陽交泰,也稱三陽開泰。為什麼會有三陽開泰這個詞,追根溯源要講到八卦。八卦之中,乾坤二卦生六子,三男三女,組成了八卦。而這泰卦就是天地兩卦的組合。
這張圖就是泰卦,天地相交,而後才能化育。那麼為什麼是三陽開泰呢?
開篇就講到了,天地一元分為12會,分別是子會、醜會、寅會、卯會、辰會、巳會、午會、未會、申會、酉會、戌會、亥會,每一會為10800年。每一年年有十二個月,分別是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
無論是一元,還是一會,還是一年,或者是一月,都和陰陽的變化有關。所以,十二個月分別與十二卦對應。這個對應是如何產生的?我們要追溯先天和後天。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之中,乾坤的位置發生了變化。為什麼會發生變化,因為天地化育萬物後,功成而身退,所以稱為玄德。
《道德經》: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所以萬物生成,天地退正位而居偏位,然而這個天地之動並不是隨意而為,天左旋三位居西北,地右轉三位居西南。坎離震兌居四正位,主天地四時變化。八卦上下相配,共同組成六十四卦,而坎離震兌為四正卦,主春夏秋冬四季。每卦六爻,共二十四爻,分主一年的二十四個節氣。
剩餘的60卦之中,分別掌管一年,每一卦所主的時間就是6又80分之7日。這六十卦中有十二闢卦,也成為十二君卦,分管十二個月,如下圖。
而泰卦正好是正月,而且此時的陽氣自下而上升起,馬上就要升出地表了,所以稱其為三陽開泰。
原文:美猴王享樂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載。一日,與群猴喜宴之間,忽然憂惱,墮下淚來,眾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為煩惱?」......猴王道:「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服,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內?眾猴聞此言,一個個掩面悲啼,俱以無常為慮......猿猴道:「乃是佛與仙與神聖三者,躲過輪迴,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猴王道:「此三者居於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猴王聞之,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雲遊海角,遠涉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
天生一個石猴,竟然活了三百多年。這裡有一個詞,叫做樂享天真。所以一個人要想長壽,就必須要做到樂享天真。
原文:天產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有分有緣休俗願,無憂無慮會元龍。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也是他運至時來,自登木筏之後,連日東南風緊,將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贍部洲地界。
這裡提到了南瞻部洲,是世界四大部洲之一,其餘分別是:東勝神州,西牛賀洲,北部瀘州。四大部洲是佛教所說的四個天下,各有不同,唯有南瞻部洲有佛法。
凡人皆為肉體凡胎,生命之質損毀,則神靈不存,人在現世就會顯現出死亡之象,而所謂的靈魂活著稱之為中陰之身,會在這四個部洲遊蕩。常習佛法,就能夠解脫輪迴之苦,常做惡,則可能入畜生道。
這南瞻部洲本是佛教所謂的四大部洲,可是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卻並非佛教中人。我們再看看原文是如何寫的!
原文: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裡遠近,即是他家了。」
原文: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這個須菩提祖師到底是誰呢?我們還是要從這個文本中看。
前兩句的形容似乎始於佛家有關,可是到了三三行,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什麼是「三三行」,就是不生不滅。如何才能不生不滅呢?就不不缺不滿,「三三行」與我們一月之中的月相相對。通過先天八卦,可見陰陽消長的狀態。
三三就是月亮的不缺不滿的狀態,就是上弦月或者下弦月,時刻處於這種狀態,就是不生不滅,是三三之象。
空寂自然,真如本性,更是道家之語。抱樸守真,道法自然。這裡還用了一個形容詞,與天同壽。
這個須菩提祖師到底是佛家還是道家,為何會在南瞻部洲之地設了這麼一個講經說道的場所?他是刻意在等待猴王的到來嗎?須菩提祖師到底是誰?我們在接下來的文章中進行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