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納百川人才聚 教育發展譜新篇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海納百川人才聚 教育發展譜新篇

——「4·13」以來海南教育人才工作綜述

  「海南自貿港建設給了科技工作者廣闊的發展平臺,很高興我能為海南更加精深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貢獻力量!」11月7日舉行的2020年度海南省院士創新平臺授牌儀式上,歐洲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海南師範大學院士創新平臺進站院士尼爾斯·克裡斯蒂安·斯坦塞斯在視頻中發言。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越來越多像斯坦塞斯這樣的優秀教育人才來瓊助力。據統計,「4·13」以來,我省共引進各類人才18.9萬人,其中教育人才佔比近10%。各類教育人才在不同崗位點連成線,為深化海南教育改革開放提供了有力支撐。

  引才有道,打造「強磁場」

  機器轟鳴,物流穿梭,交織描繪著三亞崖州灣科教城的崛起。

  「我們為什麼選擇海南?」眺望著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該科教城首次柔性引進的海南省大師級人才——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教授包振民說,「因為這裡有幹事創業的廣闊舞臺。」

  引才需有道,為了給引進人才提供廣闊舞臺,「4·13」以來,省委、省政府傾注心力,不斷構建、壯大教育系統引才「強磁場」。

  建好強基——全力創建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在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三亞崖州灣科教城、海口桂林洋教育園區三大平臺「組團」布局,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洋浦經濟開發區、海南生態軟體園等重點產業園區「點狀」布局搭建平臺,引進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

  聚焦剛需——中小學階段重點實施的「好校長、好教師」引進工程,是建省以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經費最多、待遇最優的基礎教育引才工程,面向全國引進了300名「火種」型優秀校長、教師,75.33%以上到教育薄弱地區任職任教。

  打造品牌——依託海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通過「冬季小學期」「銀髮精英」「旺工淡學」等項目構築人才培養新模式,先後邀請了700多位國際國內「候鳥」專家學者來瓊授課、講座,受益學生達10萬餘人次……

  包振民說:「海南以『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柔性引進人才辦法,廣聚天下人才到此為自貿港建設服務,既加快了科技創新在海南的腳步,也給了科研者、教育者更多的發展機遇。」

  育才有路,建好「蓄能站」

  摸慣了方向盤的手,突然提筆寫字顯得略有生疏。40歲的林海生在三亞市一家酒店當了多年司機,最近通過「旺工淡學」項目,在三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重返課堂。

  2019年,省教育廳等四部門開始全力推行旺季工作、淡季學習的旅遊人才培養模式,為旅遊從業者提供學習費用全額補貼,幫助他們提升學歷、學習專業知識。項目啟動後,當年就有3126人享受到該項優惠政策;2020年又有7185人報名參加,招生範圍覆蓋到全省19個市縣,讓更多基層旅遊業工作者有機會走進職業提升的「蓄能站」。

  人才要靠引進,更要靠培養。瞄準海南自貿港建設需要,我省教育人才培養觸角不斷延伸,探頭持續拉長,把基層一線當課堂,把實踐工作當教材,讓拔尖人才當導師,培育造就了一批實用型專業人才。

  為充實專業對口的自貿港建設「後備軍」,2019年全省高校新增18個本科、42個高職高專專業,涉及大旅遊、大健康等自貿港重點產業。為夯實海南教育改革開放基礎,全省中小學建立省特級教師工作站、省級卓越校長(教師)工作室100個,培養了中小學省級骨幹校長、省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1500多名;中職學校評選出180名省級中職骨幹教師,建設了23個中職學校專業帶頭人工作室;高等學校實現本土培養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青「零的突破」……各級各類教育均打造了一支起到示範引領作用的骨幹教師隊伍。

  用才有方,把好「風向標」

  李帥、楊林、苗淑霞……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在儋州市第二中學的學校中層以上領導名單中,近半數的領導職務由引進人才擔任。

  「我們以用才的『風向標』來強化目標管理。人才用得好,才能確保人才留得住。」儋州市第二中學校長高澄清所說的「風向標」,指的是該市建立的以目標考核為主的人才管理機制——讓引進人才擔任學校中層以上領導職務,同時明確任期內的目標責任,切實發揮他們的「傳幫帶」作用。

  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不僅是在儋州,海口、瓊海、文昌、東方等多個市縣以及高校,對於引進的優秀校長、教師、科研人員都有著明確的選人用人導向,打破老舊的考核任用機制,讓「有為者有位」,把優秀人才選出來、用起來。

  為了讓優秀教育人才向基層學校流動,促進農村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省教育廳還指導五指山、保亭、白沙、瓊中、臨高等5個市縣多層次、立體化推進基層教育人才激勵機制改革試點暨農村地區優秀教育人才公開競聘工作,探索人才向鄉鎮基層流動的激勵機制。

  通過公開競聘,農村特級教師桂志凡從湖北省武穴市某中學來到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學校任教。在這裡,他既兼任班主任,還擔任數學科組長,一門心思沉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其任教的班級班風漸漸好轉、學風漸濃,學生考試成績比原來提升了一倍。

  截至目前,海南已面向全國組織了兩批「縣管鄉用」基層教育人才公開競聘和緊缺學科教師招聘,962名像桂志凡一樣的基層教師到崗到任,其中從全國公開競聘來的高層次教育人才達128人。除正常的工資之外,到崗教師還按每月1500至1萬元不等的標準享受「縣管鄉用」優秀教育人才特殊津貼。

  「打破了人才流動『擋土牆』,匡正了選人用才『風向標』。」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處長陳振華如此評價該項機制,「公開競聘機制體現了省內外優秀教師的激勵引導,探索了教育系統多年來想推動但難有實質性進展的城區教師流動到農村學校任教的問題,促進形成優秀管理團隊,快速提升了學校辦學水平。」

  留才有為,提供「香餑餑」

  近日,海口市五源河溼地公園因有著豐富的食物源和理想的棲息地,吸引了大批候鳥紛至沓來。

  為了讓引進人才有用武之地、無後顧之憂,海南教育系統同樣為人才打造了具有吸附力的「溼地環境」。如今的海南,一個個覆蓋工作、學習、生活的人才優質規範服務體系正在不斷完善,一件件涉及衣、食、住、行的「實事好事」不斷落實。

  在瓊中,該縣兩年來面向全國合計競聘農村基層教育人才68人,每人每月發放鄉鎮工作補貼1萬元;競聘農村特級教師5人,每人每月發放6000元-8000元補貼;競聘農村省級骨幹教師56人,每人每月發放4000元-6000元補貼。

  「期滿可續,待遇不減。」該縣教育局局長傅永東說,基層教育工作者負擔重、壓力大,瓊中必須不惜重金聘才、留才,把基層打造成「香餑餑」,才能持續提升農村教育教學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除了為人才本身提供良好工作環境和優厚薪資待遇,海南還創新精準服務機制,夯實優質教育資源基礎,不斷滿足引進人才子女教育需求——

  出臺有關政策,做好引進人才子女入學工作,簡化中小學生轉學手續;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為傑出人才直系親屬等協調解決優質中小學就讀問題;組織教育、公安、住建、人社等多部門聯合網上審核,簡化普通高考高層次人才子女不限報資格審核流程……人才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裡」的教育問題得到解決。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各市縣繼續推進「一市(縣)兩校一園」優質教育資源引進工程,為海南教育植入「優質基因」。隨著三亞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海口哈羅公學相繼開學,德威公學、威雅公學、劍橋幼兒園分別籤約落戶海口、三亞、陵水,外籍人才子女也有了更多優質教育資源的選擇。目前,全省已有31所大中小學和培訓機構可以接收外籍學生就學。

  教育人才工作的穩步推進,進一步集聚起支持海南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動能,有力推動海南教育事業實現「加速跑」——據不完全統計,「4·13」以來,全省教育系統已累計籤約各類教育合作項目91個,開工建設教育項目412個,總投資近200億元。

  大潮奔湧,「孔雀」南飛,逐浪而歌,人才紛至。當前,海南自貿港、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已經啟航,海南教育系統將沿著不懈奮鬥開闢的航向,奮力把教育人才發展事業推向前進。(記者 陳蔚林 通訊員 周曉東)

相關焦點

  • 海納百川人才聚 教育發展譜新篇
    海納百川人才聚 教育發展譜新篇——「4·13」以來海南教育人才工作綜述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通訊員 周曉東「海南自貿港建設給了科技工作者廣闊的發展平臺,很高興我能為海南更加精深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納百川人才聚 梧桐花開鳳凰來
    4月13日,回憶起去年11月在北京「聚四方之才」招聘會上的情景,三亞學院副校長劉曉鷹仍然記憶猶新。這場招聘會,三亞27家企事業單位提供了973個工作崗位,達成籤約意向363人。  從2018年5月13日《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發布以來,截至今年3月底,三亞受理引進人才落戶申請11551件,已辦理落戶13231人(包含隨遷人員),其中博士學歷18人、碩士學歷601人、海外留學人員324人。  這些數字,體現三亞招攬人才的誠意,以及各行各業人才前往三亞幹事創業的熱情。一年來,三亞瞄準高端人才引進,廣攬各路豪傑,以政策引才、產業用才、用心留才。
  • 海納百川聚英才 追求卓越共發展 濟南市市中區獲評山東省人才工作...
    創新政策體系 養活人才工作「一池春水」 人才是當今社會的「第一資源」。濟南市中人才工作以習近平總書記「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觀核心精神為指引,本著「海納百川、追求卓越,品質服務、共創輝煌」的人才工作理念,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元旦賀詞——求質量 謀發展 重實幹 譜新篇
    河南省社旗縣第一高級中學3天前元旦賀詞——求質量 謀發展 重實幹 譜新篇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走過2020,我們的步伐堅實而有力,迎來2021,我們信心百倍,氣宇軒昂。在這辭舊迎新之際,學校黨委、校委會向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的全體教職員工,向心系學校發展的離退休老同志,向勤於思考、善於學習、勇於拼搏的莘莘學子,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和最崇高的敬意!向長期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朋友、員工家屬及學生家長表示最誠摯的謝意,並致以節日的祝福!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工作順利,學習進步,身體安康,吉祥如意!
  • 【小南快訊】網聚一堂 共譜新篇
    【小南快訊】網聚一堂 共譜新篇 2020-11-30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培養藝術人才 助力海南藝術教育發展
    海口美視國際高爾夫俱樂部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文麗:培養藝術人才 助力海南藝術教育發展為了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搶佔先機,2020年初,作為集團教育項目板塊營運長的高文麗被調派到海南,擔任海口美視國際高爾夫俱樂部有限公司總經理。「我到海南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為集團在海南成立藝術類大學做前期的籌備工作。」高文麗說。
  • 直播回顧|海南大學:海納百川 百萬年薪「職」等你來
    駱清銘和海南大學多個學科帶頭人親自直播引才詳情回顧在海南大學的校訓石前,中科院院士、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以校訓「海納百川,大道致遠」為背景介紹海南大學的教育理念和校園文化,他提出校訓是學校校風、教風、學風的體現,顯示了學校執著追求的精神,也展現了學校美好的明天。
  • 《惠風和暢 和諧發展譜新篇》
    實現科學發展的新思路,轉變發展方式的新實踐,破解發展難題的新探索,促進中原崛起的新動力。8月21日晚上10點05分,河南電視臺衛星頻道、新聞頻道並機播出大型時評欄目映象版《轉變領導方式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新十八談》和諧篇《惠風和暢 和諧發展譜新篇》,邀請省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李承先、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田立文、省人民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張國臣、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李建中、省司法廳副廳長周濟生等做客演播室,暢談政法機關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承擔的責任以及如何做好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等。
  • 海南日報數字報-獻海南力量 譜華夏新篇
    ■ 本報特派記者 陳蔚林  8萬餘字鋪開華夏新篇,點滴關切匯聚成海南國際旅遊島發展的動力源泉
  • 2020年國考大公文寫作真題:海納百川、聚四方之才範文(副省級)
    2020年國考副省級大公文寫作真題(考生回憶版):假設你是S省省委人才發展局的工作人員,請根據「給定資料5」,以「海納百川 聚四方之才」為題,為S省省委人才發展局有關負責人撰寫宣講會上的推介講話稿。海納百川 聚四方之才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愛的同學們: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在這個美麗的校園。對貴校給我們人才引進工作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真摯感謝!對遠道而來參加宣講會的各路英才,表示誠摯歡迎!國以才立,業以才興。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納百川來 揚帆自貿港
    截至10月31日活動結束,海招網「雲招聘」平臺瀏覽量550萬次,接收簡歷近51萬份;正式籤約人數50559人,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以人氣流量匯集人才流量  6月13日上午9時,在海南大學校園內那塊刻有「海納百川 大道致遠」的校訓石前,中國科學院院士、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面向全球人才開展了一場引才直播。
  • 百萬人才進海南,同心同德譜新篇__千之菩苗
    這裡是海南,隨著國家百萬人才進海南政策的推出,我作為眾多引進人才之一,於2018年從首都北京帶著我們的教育項目、帶著資金,帶著全國一線教授團隊,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美好的憧憬把我們的項目落戶在了海南省樂東縣利國鎮望樓村!在這裡我們創辦了「海南千菩國際藝術學校」。
  • 《儒學文化進場所 國學教育譜新篇》
    儒學文化進場所 國學教育譜新篇——山東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舉辦「儒學文化進場所」籤約暨第十屆「文化節」活動啟動儀式「花兒花兒臉上開,禮從笑中來;優雅美麗的外表、大方得體的舉止,使戒毒人員沐浴著愛的溫暖,感受著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為進一步豐富文化戒毒工作內涵,完善文化戒毒工作長效機制,推動文化戒毒成效向深層次發展,根據省局《關於健全「國學·齊魯文化入心工程」長效機制的意見》、《關於開展全省戒毒系統第十屆「文化節」活動的通知》精神,7月26日,省女子戒毒所邀請山東齊魯本善書院創始人生濤老師團隊來所,舉辦
  • 內涵建設創特色 跨越發展譜新篇
    原標題:內涵建設創特色 跨越發展譜新篇  ——浙江省縉雲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國家示範校建設巡禮(二) 是啊,在縉雲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縉雲縣職業中專歷經建校之初的艱苦創業、改革開放之後的發展壯大,完成學校發展史上一次次華麗轉身。雖然所處區域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農村,但先進的辦學理念,艱苦創業的立校之本。快速推動學校全面建設和發展。現在的縉雲縣職業中專已經發展為省級重點職業學校、國家重點職業學校、2012年被確立為縉雲縣職業中專「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建設單位。
  • ...未來——聚人才展新篇」 2020江西省數字經濟人才大會在上饒召開
    11月25日上午,以「數字經濟引領未來——聚人才展新篇」為主題的2020江西省數字經濟人才大會在上饒開幕。2017年,在省委組織部的關心支持下,上饒市大數據產業園成為全省第一個省級人才示範基地;2019年1月,省委組織部把首屆全省數字經濟人才大會放在上饒召開,幫助上饒搭建集聚數字人才的平臺。近兩年時間裡,上饒總共引進了130個項目,總投資超過220億元,並吸引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到上饒創新創業。
  • 洱源縣:創新幫扶譜新篇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表示,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總體部署,上海交通大學黨委高度重視對口幫扶洱源縣工作,在校內形成了由分管副校長牽頭負責、主辦部門組織推進的幫扶體系,發動全校師生、醫務員工以及廣大校友,積極開展教育扶貧、醫療扶貧、科技扶貧、旅遊消費扶貧、黨建扶貧等工作。
  • 印刷教育結碩果 傳媒工程譜新篇
    ,演繹成一所培養印刷出版高級專門人才的本科院校;隨著本科教育體系的成熟和完善,辦學優勢和特色的不斷積累,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影響的不斷提升,1998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院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開始研究生教育,學科建設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2000年全國高校管理體制調整,學院改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與北京市政府共建,以北京市管理為主。
  •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學教育集團:七十歲月育真人 杏花映月譜新篇
    近日,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學教育集團舉行「七十歲月育真人,杏花映月譜新篇」主題教育活動。本次活動由「詩歌朗誦迎校慶、師徒結對拜師禮、退休教師頒獎盃、師德宣誓祝未來"四個部分組成。校長方業菊回顧淮三七十載歷程,展望淮三美好未來,簡單的話語裡有不簡單的教育信念——守教育初心、擔育人使命、做師德表率。
  • 開放教育譜新篇 北京開放大學舉行建校60周年慶祝大會
    甲子不忘初心在,開放教育譜新篇。10月24日上午,北京開放大學舉行建校六十周年慶祝大會。北京市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盧彥,國家開放大學黨委書記、校長荊德剛,北京市教委一級巡視員黃侃出席大會。
  • 孩子們心中的海南自貿港
    海口市白龍小學學生 林子皓 作  攬山河錦繡 譜自貿新篇  ■ 劉雨菲  我的家鄉海南,在祖國溫暖的最南端,她從瓊崖革命的濃濃硝煙和槍林彈雨中走來,傾聽過英雄兒女英勇而悲壯的歌聲,在改革開放的潮流推動下走向開放。如今,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偉大藍圖在她的面前緩緩鋪開,嶄新的前景等待她去開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