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舉辦一流大學建設與人才培養論壇

2020-12-21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大學舉辦一流大學建設與人才培養論壇

  【新聞中心訊 通訊員 郭大勇 記者 欣研 攝影 崔凱】4月15日下午,清華大學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大討論系列論壇——「一流大學建設與人才培養論壇」在中央主樓327會議室舉行。校黨委書記、校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領導小組組長胡和平,副校長、領導小組成員汪勁松,校黨委副書記、領導小組成員史宗愷出席會議。學校國家級和北京市教學名師、精品課負責人、學位分委員會主席、優秀博士生導師等近20人參加討論會。學校各部處負責人或代表出席會議。部屬高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指導檢查第二工作組組長盧鐵城、副組長陶文沂、成員鄧益等出席此次論壇。論壇由副校長袁駟主持。

  汪勁松首先對我校人才培養總體狀況進行了簡要介紹,從發展質量、培養質量和培養過程三方面分析了學校人才培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當前形勢下所面臨的壓力與挑戰,結合清華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歷史使命以及清華百年校慶的歷史機遇,提出了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工作的幾點考慮。

  與會人員暢所欲言,就清華大學人才培養的使命與戰略,如何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實現發展目標的政策、制度和機制保障等方面展開熱烈討論,並對如何加快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步伐建言獻策。

  關於辦學理念,與會者充分肯定了清華大學歷經百年而形成的獨特辦學傳統,一致贊成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在此基礎上,部分老師對於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提出了新的思考。文化素質教育中心李樹勤教授認為,辦學理念是否先進,關鍵在於對大學本質的理解。大學教育不僅僅是知識傳授,更在於對人的本質和思想的培養。計算機系胡事民教授表示,在社會大環境趨於浮躁的今天,更應該堅持和倡導清華人踏實嚴謹的作風。美術學院陳輝教授認為,學校的發展要有強烈民族責任感,要著眼於人才培養的長期目標下工夫。

  關於教師隊伍建設問題的討論,與會者表現出高度的關注。基礎工業訓練中心傅水根教授談到,清華落實科學發展觀,師資隊伍的建設是首要的,只有抓好師資隊伍、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才能真正實現以學生為本。航院朱克勤教授、化工系魏飛教授認為,學校應充分關注青年教師的發展問題,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進一步改進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使他們更專注於培養學生和科學研究。法學院王保樹教授提出,一流大學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應建立良好的淘汰機制。建築學院朱穎心教授就教學團隊建設談了自己的體會。她認為,一個成功的教學團隊應具備較強的凝聚力,並挑選出有影響力、能夠充分調動成員積極性的負責人。

  與會者充分認識到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並圍繞學生培養的各種問題發表了看法。經管學院李子奈教授、魏飛教授提出,本科教育應防止功利化傾向。人文學院閻學通教授強調,應注重培養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才,人才培養指標體系應由數量型轉化為質量型。數學系文志英教授表示,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需要區別共性和個性的問題,因材施教,對優秀學生的培養採用難度較大的教材更有助益。朱穎心教授、胡事民教授提出,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同時重視學習過程中的實踐環節的作用。教育研究院史靜寰教授認為,學生的成長有其自主性,同時學生群體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如何對不同群體給予針對性指導很重要。自動化系華成英教授、李樹勤教授強調,應在專業教育中滲透人文精神,堅持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

  物理系陳信義教授、水利系賀五洲教授和精儀系馮之敬教授等也紛紛就人才培養問題發表了看法。與會者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觀點上達成共識,認為學校在提升理念、謀劃全局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對人才培養中的基礎工作的重視和指導。

  袁駟發言指出,目前我們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壓力,加強人才培養工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需要總結凝練以前的辦學理念,謀劃未來的發展藍圖。要把清華的光榮傳統、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優質的教學資源等優勢真正轉化為人才培養的優勢。

  胡和平在講話中指出,作為學校辦學的根本任務,人才培養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既要堅持優良傳統,又要不斷創新發展。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應該對此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並與時俱進調整人才培養理念,解放思想,積極行動,以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執著的努力,加快推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步伐。

相關焦點

  • 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成功舉辦「蘭州大學一流會計人才培養論壇」
    【MBA中國網訊】2019年12月21日下午,「蘭州大學一流會計人才培養論壇」在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西區)齊雲樓1212會議室順利召開。與會專家圍繞蘭州大學管理學院雙一流建設、一流會計人才培養、新時代會計實踐轉型、校企合作等方面一一建言。
  • 「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暨學科建設」分論壇舉辦
    人民網天津9月18日電(記者夏曉倫)9月17日下午,2019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系列活動之一,「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暨學科建設」分論壇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教育部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封化民、中國網絡空間戰略研究院院長秦安等國內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的權威專家,頂尖學者,學科評議專家與高校負責人等共聚天津,直面網絡和信息安全人才培養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分享當下高效、先進的網絡和信息安全人才培養方案,共同探討人才培養的新途徑、新思路,加快院校網絡和信息安全及相關專業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
  • 全國首屆地方院校新聞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光谷論壇舉辦
    雙一流建設及新文科發展背景下新聞學專業的新形勢與新進路是什麼?新聞學專業教育教學如何改革、創新,才能接軌新的傳媒生態和人才需求?部校共建,如何讓「1+1﹥2」……6月20日,全國首屆地方院校新聞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光谷論壇在武漢舉辦。
  • 清華大學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清華大學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2012-01-16來源:清華大學   當前,清華大學正在認真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緊密結合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七一」講話和清華百年校慶講話精神
  • 清華大學化工系舉辦高分子專業60周年校友論壇
    清華大學化工系舉辦高分子專業60周年校友論壇清華新聞網9月20日電(通訊員 唐黎明)9月16日上午,化工系在主樓報告廳舉辦了清華大學高分子專業60周年校友論壇。來自海內外的歷屆高分子專業校友以及化工系師生300餘人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高分子專業六十華誕。
  • 清華大學舉辦第一屆國際工程教育論壇
    引領工程教育創新發展 共築人類更美好的家園清華大學舉辦第一屆國際工程教育論壇清華新聞網9月24日電(記者 呂婷)9月24日,第一屆國際工程教育論壇在清華大學主樓拉開帷幕。論壇由清華大學、中國工程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主辦。來自近20個國家或地區的知名大學、國際組織、學術團體和企業的150餘名專家學者和行業代表參加論壇。
  • 2019人才引進與人才評價嶽麓論壇在湖南大學成功舉辦
    人才引進,怎麼引?這些高校所重視的問題,在這場"人才引進與人才評價嶽麓論壇"應該能給您一些啟發!  4月25日,「2019人才引進與人才評價嶽麓論壇」在湖南大學舉辦。來自全國近80所高校150多人齊聚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共同探討人才引進與人才評價工作,貫徹人才強國戰略,落實評價改革精神,踐行去除"五唯"專項行動。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人才發展專委會領導、專家、高校出席會議。
  • 忻州一中應邀赴清華大學參加全國重點中學校長暨拔尖人才培養論壇
    忻州一中應邀赴清華大學參加2020年全國重點中學校長會暨基礎學科拔尖人才銜接培養論壇12月7日,清華大學組織召開2020年全國重點中學校長會暨基礎學科拔尖人才銜接培養論壇,校長陳培器、副校長陳漢明應邀參會,聽取了清華大學領導、專家關於「強基計劃與人才培養
  • 「計算機系統方向人才培養與本科教學」論壇舉辦
    10月17日,2019中國計算機大會(CNCC 2019)「新時代背景下的計算機系統方向人才培養與本科教學」論壇在蘇州金雞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在當今錯綜複雜的時代背景下,我國計算機專業本科教學肩負著培養具備自主創新思維及計算機系統設計能力後備人才的重任,此次論壇邀請了國內60餘位高校計算機系統類課程負責人、產業界代表及知名專家學者共同論道新時代背景下的計算機系統方向人才培養與本科教學。  本次論壇邀請龍芯中科公司總經理、中科院計算所總工程師胡偉武作「自主創新基礎軟硬體人才培養」為主題的主旨演講。
  • 中國國際傳播能力提升與人才培養論壇召開
    由光明日報社和中國傳媒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國際傳播能力提升與人才培養"專題論壇1月18日在中國傳媒大學召開。論壇就"中國國際傳播能力提升"和"國際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兩大主題,進行了高水平的研討和交流。  "本次論壇是為儘快落實中央領導的講話精神,深入研討中國國際傳播能力提升與人才培養這一重大課題而召開的。"
  • 廈大校長張榮:不培養出一流人才,無法成為一流大學
    一起來看廈門大學校長張榮刊發在《人民論壇》的最新文章。來源 | 人民論壇雜誌及人民論壇網(rmltwz)轉載請註明來源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和國家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國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國家戰略體系中的關鍵一環。
  • 國防大學政委吳傑明: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提供人才支撐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這對軍事人才培養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標準和新要求。」作為國防大學學科帶頭人和傑出教授,國防大學政委吳傑明對強軍徵程中如何「強人」感觸頗深。
  • 餘其俊:建設一流學科要把握好人才培養
    華南理工黨委副書記餘其俊 (人民網記者於凱 攝) 人民網北京11月27日電 (陳苑)今天,「『十三五』高校如何發力——人民網2015大學校長論壇」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在主題為「一流學科建設與大學核心競爭力」的分論壇上,華南理工黨委副書記餘其俊表示,「中國的大學已經在規模上發展到一定程度了,現在提出要建設一流大學、一流學科,要提高質量,發展內涵,我覺得非常有必要」。 餘其俊認為,雖然目前我們的大學學科建設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學科建設還有很大差距,但我們未來進步發展的空間很大,我們的經濟實力正在逐步提高,我們前進的步伐也會逐漸加快。
  • 吳傑明: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提供人才支撐
    這對軍事人才培養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標準和新要求。」作為國防大學學科帶頭人和傑出教授,國防大學政委吳傑明對強軍徵程中如何「強人」感觸頗深。  從軍以來,他一直從事黨的建設、軍隊建設和政治工作理論研究,曾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和中央軍委專題學習授課……在多年軍隊高中級幹部培訓實踐中,他深切感受到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在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 「新時代、新使命:政治學專業人才培養高端論壇」在寧舉行
    「新時代、新使命:政治學專業人才培養高端論壇」在仙林校區芳菲樓大會議廳舉行。他希望藉助此次會議,進一步完善政治學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促進政治學學科發展。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專家圍繞政治學學科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兩個主題進行了精彩發言。
  • 清華大學完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推進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
    近年來,清華大學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為核心,改進選錄機制,優化專業學位培養模式,加大學科交叉人才培養,加強質量管理,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實現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優化招生方式,把好選拔錄取入口關。
  • 一流大學要培養一流創新人才(憑欄處)
    原標題:一流大學要培養一流創新人才(憑欄處)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於人。高校是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面向未來,如何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已成為中國高校的必答題。培養具有強烈家國情懷的創新人才。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召開「加強雙一流建設 推進創新人才培養」研討
    尚七網訊    12月16日,「加強雙一流建設,推進創新人才培養」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會議伊始,高新波代表學校對與會人員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情況。在談到「雙一流」建設時,他指出,目前,我國「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如火如荼,學科建設作為一流大學的支撐,伴隨在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中。
  •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北京外國語大學著眼「雙一流」建設,積極探索複合型、復語型、國際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包括改革人才選拔機制,培養國家戰略急需的非通用語種人才,搭建多語種、跨學科、跨文化人才培養平臺,搭建面向國內外一流大學、學科、導師的聯合培養體系,探索國家急需的國際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
  • 廣師大舉辦民族學博士點申報與一流學科建設高層論壇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唯 通訊員 韓柏光11月27-29日,由廣東技術師範大學主辦,廣東技術師範大學民族學院承辦的「民族學博士點申報與一流學科建設高層論壇」在學校舉行。在發言環節,中山大學教授周大鳴、蘭州大學教授王希隆等專家學者分別就民族學學科特色發展、人才引進與學科方向凝練、發揮學科特色優勢、找準學科基本定位、「大民族學視野」等議題發表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