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網絡調查平臺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我國19歲以下的茶消費者僅佔總數的9%,20至39歲的佔比也不過為21%。從數據上看,中國的年輕人與茶之間似乎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隔閡。
所以,是什麼導致了現在的年輕人不愛喝茶?
在大部分年輕人印象中茶是屬於過去爺爺那個年代的,總是讓人覺得保守,傳統,講究禮節,束縛繁多。這也難怪年輕人一提茶就覺得老氣、過時,更有一些年輕人覺得,茶是中老年人的保健飲品。與此同時,傳統文化教育不普及,讓相當大部分年輕人認為喝茶很麻煩,是老年人幹的事,悠哉悠哉的喝著茶聊著天,甚至有點「土」。
再加上傳統茶道的複雜程度簡直讓年輕人退避不舍,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個段子
甲:喝茶還是喝咖啡?乙:喝茶。
甲:普洱、巖茶、白茶還是紅茶、綠茶?乙:巖茶吧
甲:水仙還是肉桂?乙:肉桂
甲:輕火還是足火的?乙:給老子倒杯水!
在傳統茶藝中,茶、水、火、器都是缺一不可的要素。首先,你要選一套茶具,這裡面可有講究了,常用的紫砂、白瓷、玻璃茶各有優劣,什麼茶配什麼杯,都是一門學問。
接著就是一系列溫壺滌具、投茶、衝茶浸潤、分茶、品茶等流程。當然,還有重中之重:茶葉的選擇。現在的茶葉市場品質層次不齊,非專業人士要找到好茶,就算不一擲千金,也得大浪淘沙。
這樣一來,除了非常有閒的年輕人,一般人都覺得流程繁瑣、麻煩。快節奏的社會環境裡,每個人都在飛速運轉,在有限的休息時間裡,絕大多數人並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如何辨別,如何挑選。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既能拋開繁瑣流程,又能品嘗到芳香茶茗呢?
當然有,那就是——小茗堂無人零售智能茶飲機,比袋泡茶更上升一個階段的智能茶飲。
當時小茗堂研發團隊在充分了解受眾後,挖掘到用戶在喝茶時最痛苦的三個問題:
1. 太複雜。茶、水、火、器一樣不可缺,從挑選到泡茶到清洗都很費時間
2. 口感苦澀。為什麼近年來奶茶風大熱不減,主要是年輕人更愛口感豐富、帶點味道的飲品,而不是苦澀、無味的飲品。
3. 茶代表著老氣,過時?
用戶的痛點,也是小茗堂在研發時勢必要過的三道坎。
小茗堂無人零售智能茶飲機,是如何解決這三大難題的?
一、解決喝茶太複雜的難題
如何解決喝茶的複雜過程,是小茗堂必須要過的一道坎,現在市面上已經出現的杯泡茶雖然已經簡化了泡茶的流程,但這還遠遠不夠。
現在雀巢連膠囊都出了,只要買膠囊跟咖啡機,任何人都可以泡出一杯合格的咖啡,非常簡便,易操作,那麼茶為什麼不能擁有這樣一臺機器呢?於是小茗堂團隊就研發出了無人零售智能茶飲機,讓喝茶像喝水一樣簡單。制茶時間僅需3s,全程靠機器實現,還可以自由調節溫度,非常簡便、易操作。在快節奏的碎片生活中享受沁人心脾的茶飲,何樂而不為呢?
二、解決口味的難題
茶味苦澀且單一是吸引不到年輕消費者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知道人類嗜甜簡直是一種本能,主流消費者很難接受一款寡淡無味的飲品。於是,小茗堂研發團隊經過多次嘗試,研發出更多元化的茗茶風味,每種風味既保留了茶香也逐漸接近消費者的口味,同時,零糖零卡零脂的健康茶飲更是戳中了用戶的痛點,逐漸進入大眾視野。
三、解決年輕消費者對茶的固有思維
中國茶,如何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如何擁抱網際網路、如何解決標準化的問題,進而從根本上打通茶葉消費這一推廣的最大瓶頸,這是業界多年苦苦探索、一直想解決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問題。在當下網際網路技術以及支付環境的成熟下,用戶購買飲料的需求和渠道發生了重大的變革,也對於購物的靈活性、便利性和快捷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並且隨著疫情的爆發,人們也開始關注「無人零售」,「無接觸服務」的新型模式,它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能節省人力、方便交易,其前景非常廣闊,已經逐漸成為表現低迷的中國零售市場上新興的增長動力,是一種全新的商業零售形式。於是小茗堂項目應運而生,形成了從「茶飲機+杯泡茶+茶文化」等多產業結合為一體的無人零售茶飲模式,顛覆傳統喝茶方式,為傳統茶飲銷售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無人零售茶飲項目的誕生用科技拉近了茶飲與消費者的距離,同時這一項目也將成為拉動茶飲行業增長的新引擎。
最後我想說,茶要走向大眾,就不應該把泡茶局限於某個形式。大多數人只是喜歡茶的味道,至於用什麼器具衝泡,怎麼衝泡,那都是自己的事。將喝茶簡單化並不意味著就得拋棄茶葉的品飲體驗,茶依然還是這個茶,只有用多元化的方式,才能讓更多人愛上喝茶。那麼你期待小茗堂無人零售智能茶飲機的到來嗎?可以在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