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農村自建房屋頂用木結構好還是混凝土澆築好呢?
木結構的自建房屋頂最好,但最好再現澆一層樓板。現澆屋頂雖省事,但一旦開裂就會後患無窮。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了解到農村趣聞趣事。
自建房屋頂除了要求經久耐用之外,農民還會考慮建造費用。目前屋頂的做法有多種,可分為現澆坡屋頂、木結構屋頂兩類,這兩類屋頂又有是否建築有平頂樓板之分。屋頂類型不同,建造的難度和花費也各有差異。
一、現澆坡屋頂與木結構的優缺點
刺楸見過不少現澆坡屋頂與木結構屋頂的自建房,對兩者的優缺點也深刻體會。
1、木結構屋頂的優點。一般而言,兩類屋頂最後都會用到琉璃瓦(部分自建房還用小青瓦),所以這部分費用幾無差異,而木結構主要用到梁、檁子等木料,相比於現澆混凝土的水泥、鋼筋、砂石來說便宜不少。另外,木結構便於造型,質量也輕些,熱天涼快。在使用年限上,只要不被雨淋,木檁和梁非常耐用。
2、現澆坡屋頂的優點。現澆後省事,只要不漏水,基本上不需要維護。
3、缺點。木結構與現澆坡屋頂都有缺點:(1)木結構屋頂不如現澆屋頂,不防風,尤其是在多颱風的沿海地區,瓦片極易被吹掉。若是用的是採用陰陽蓋瓦方式的小青瓦,年生一久瓦片就易滑動而出現縫隙,屋內就出現漏雨現象,因而需要不定期上房頂揭瓦重新翻蓋,這對非樓房的青瓦房來說不難,但對於如今動輒兩三層的自建房來說就相當危險了。
(2)混凝土現澆坡屋頂屋面照樣需要蓋瓦,看似一勞永逸地解決了瓦片滑落的問題,實則留下了隱患。現澆時施工難度大,因又不方便震所以蜂窩面、空鼓和漏筋是難免的。即便做得再好,也難免有開裂漏水問題,尤其是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後更明顯,而木結構屋頂則不怕屋基下沉出現漏水。刺楸見過村裡那戶最早用現澆的,坡澆頂沒幾年就漏水了,去年把琉璃瓦弄掉做防水後再重新蓋上琉璃瓦。不少琉璃瓦弄壞後又掏了不少錢重新購買。另外還有幾戶也後悔現澆了,兩三年做一次防水也很正常,否則總是漏水。
除了漏水,現澆坡屋頂冬冷夏熱,隔熱保暖性能太差,有些地區在熱天時坡屋頂那層基本不能住人,而到了數九寒天,又冷得暴。如果用空調,因屋內空間太大而效果極差。現澆坡屋頂最後要吊頂才更好,不然住起來較壓抑,而木結構屋頂則沒有這種壓抑感。
二、現澆平頂加木結構坡頂
有人認為現澆坡屋頂省事,但從專業角度來看,木結構屋頂最好,屋面不用做任何防水,還散熱透氣。但目前有一種土豪做法,就是在現澆平頂後再現澆坡屋頂,這是最費錢的屋頂做法,看似穩妥,但無異於增加了樓體負重,對自建房反倒不好。
刺楸認為,建房最好採用現澆平頂後再搭建木結構屋頂,即平頂加木結構屋頂。除不需要擔心漏水外,不管是保溫散熱還是隔熱防曬都非常不錯。木屋頂下的現澆平頂不用做防水,也能被保護得很好,連防水也省了。平頂與屋頂間還形成一個可儲物的悶頂層閣樓。由於自建房多為兩三層,木結構屋頂瓦片可用固定在檁條上的琉璃瓦,也可用小青瓦加筒瓦,筒瓦包住小青瓦後也能防止滑落。
木結構屋頂壽命比現澆長,還能避免自建房被日曬雨淋,延長混凝土的使用年限。
三、刺楸的建議
刺楸建議現澆平頂,再做木結構屋頂。在農村,農民多半有山林,可提前一年砍樹晾乾水分,再選好梁並切割好木檁條。
平頂上加木結構屋頂,要設計好斜坡牆體,斜坡可直接搭在平頂邊上,也可建牆體後搭在牆體上。牆體一般可砌50釐米以上,而最高主梁處可設計超過2米高。
如果是多颱風的沿海地區,還可用現澆和木結構混合起來。具體做法是砌斜坡牆體後上梁,再在梁鋪上一層厚木板,爾後在木板上鋪砂漿,最後在砂漿上蓋上琉璃瓦。這種做法既美觀也抗大風,有條件可以試試。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自建房屋頂該用現澆還是木結構的看法,如果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讚,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