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虎扭扭腰育兒課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最近幾天孫儷和鄧超結婚9周年紀念登上了熱門。從2005年孫儷和鄧超戀情曝光,到如今為人父母,這對明星夫妻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對象,他們的一對兒女「等等」和「小花」、他們的育兒知識和親子互動也一直是網友關注的焦點。
牆就是孩子的畫板
翻看孫儷的微博,恰好翻到了她幾年前分享了孩子在家裡牆上做塗鴉的照片,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孩子的塗鴉行為。
我想每個家長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階段,孩子在一歲多到兩歲左右的時候,特別喜歡在家裡塗塗畫畫,拿起了筆,牆、家具、地板都能成為他們的畫板。
對待塗鴉,不少家長會阻止孩子,還有孩子因此受到父母的批評。等等和小花在這個年紀的時候,孫儷和鄧超並沒有阻止和責怪孩子,他們把孩子的塗鴉當作創作,拍了照片到網上和大家分享。網友戲稱:這就是有錢人養孩子!
其實塗鴉是孩子的天性,只要家長教育得當,幫助孩子提高藝術思維的同時,還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繪畫塗鴉敏感期
英國心理學家託尼布贊說過:「嬰兒從出生那一刻,就已經才華橫溢了。」
孩子的繪畫能力也是如此。繪畫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表達方式,就像孩子說話一樣。
寶寶在一歲左右的時候,會開始拿起筆來「亂畫」,起初的時候會是一些簡單的線條或者幾何圖形,這時說明孩子開始了塗鴉敏感期。
寶寶兩歲到三歲這個階段,會開始使用不同顏色作畫,畫的內容也逐漸豐富複雜。從一些抽象符號到富有含義的幾何圖形,孩子的繪畫能力會逐漸提高。
寶寶四歲到五歲時,作畫水平會出現飛躍。從簡單的輪廓到細節的描繪,孩子的畫作更加有細節、有邏輯,其中還會有孩子想給我們講述的故事。
寶寶六歲左右的時候,繪畫開始變得豐富,孩子開始會用畫筆表達對身邊事物的認知。到這個時候,孩子逐漸度過了繪畫塗鴉敏感期。
充滿童年回憶的塗鴉牆
我們知道了孩子拿起畫筆塗鴉是成長中的自然現象。作為寶媽寶爸,如何給孩子創造一個快樂,但又不是「髒亂差」的塗鴉敏感期呢?
習慣成自然,寶媽寶爸的引導,能幫助孩子在塗鴉敏感期養成書寫繪畫的習慣。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培養孩子的審美,寶媽寶爸無需過多幹涉,要讓孩子把心中所想毫無保留地畫出來。
寶媽寶爸還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趣味繪畫工具,讓寶寶愛上塗鴉。
塗鴉牆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在寶寶房間或者寶寶玩耍的地方預留一塊塗鴉牆,專門給孩子留作塗鴉之用。
如果家裡不方便,
也可以用舊掛曆或者白紙,貼在牆上給寶寶塗鴉用。畫滿之後揭下來換一張就可以了。
無毒畫筆和顏料
寶寶出於好奇,會一邊塗鴉,一邊用嘴巴嘗嘗畫筆和顏料的味道,寶媽通常就來不及阻止。畫筆最好選擇可食用級別的寶寶畫筆,比如常見的用澱粉、巧克力等材料製成的筆,無毒無味。
創意取材
除了在牆上塗鴉,寶媽寶爸還可以給寶寶找一些創意材料,讓寶寶在上面塗鴉作畫。比如,舊報紙、紙殼等,還可以把紙殼撕成有趣的造型,吸引寶寶在上面塗鴉。
家長還可以給寶寶帶回來一些樹葉樹枝給寶寶塗鴉玩耍用。寶寶塗鴉的同時,還可以給寶寶講講故事。這些都是很有趣的親子互動。
塗鴉敏感期的雷區:對錯評判與糾正
繪畫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孩子通過塗鴉畫畫來表達對於世界的認知。家長不要用自己的對錯判斷標準去評判孩子的繪畫作品。
比如,孩子拿著筆畫了3個圓圈,跑過來說「媽媽,看我畫的小狗!」這時家長千萬不能說「寶寶,你畫的不是小狗,小狗應該這樣畫,我來教你。」如果這樣說,孩子很可能就不再願意畫畫了,正是我們的對錯判斷,破壞了孩子的繪畫天賦。
還有家長可能會來糾正孩子的握筆姿勢等等。事實上,寶寶兩歲以前,很難用三指握筆的姿勢來畫畫,兩歲以後可以適當引導,但無需強制糾正,畫畫握筆本沒有對錯姿勢之分,塗鴉畫畫本就是隨意創造的過程。
塗鴉敏感期是寶寶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興趣是寶寶最好的老師。有趣的材料、遊戲、故事都能激發寶寶創作的興趣,鼓勵寶寶多探索多嘗試多表達自己,才能給寶寶最好的啟蒙教育。
更多親子育兒知識,請關注@老虎扭扭腰育兒課堂,點讚或分享給更多人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文章推薦:
襁褓中的兒子遭4歲侄女暴打,因其「後臺」太硬,寶媽有苦不敢說
「最懶」小學生耍心機,老師無奈挑不出錯,小聰明還能變大智慧?
佟麗婭:高質量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不做隱形父母,拒絕隱性失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