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瓊海民俗:夜遊鯉魚燈進村入宅 家家送祝福[圖]
南海網瓊海2月11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陳望)春節期間,海南瓊海市潭門鎮草塘村委會開展民間傳統的遊鯉魚燈鬧新春活動。2月11日,南海網記者從潭門鎮鎮政府了解到,從大年初一至正月十六夜,民間鯉魚燈隊將走村串戶上門夜遊鯉魚燈,為漁家送上新春美好的祝福。
-
海南僑鄉瓊海北仍村「夫人咖啡」飄香
中新社瓊海4月5日電 題:海南僑鄉瓊海北仍村「夫人咖啡」飄香 中新社記者 張茜翼 4月的海南瓊海市北仍村,茂密的檳榔林掩映民居,小徑蜿蜒曲折,三角梅、朱蕉奼紫嫣紅。周末一早,村民「香嫂」就忙著烹製「第一夫人」咖啡套餐。 「套餐包括一杯咖啡,高粱卷、樹葉粑、椰子糕三種點心,還有一些水果。」
-
海南僑鄉瓊海陽江鎮大集市數十年不衰買賣興隆
海南僑鄉瓊海陽江鎮大集市數十年不衰買賣興隆 中新網陽江5月2日電(崔力文)5月1日,是紅色娘子軍的誕生地——海南僑鄉瓊海陽江鎮每月兩次的大集市,周邊數萬民眾前來趕集,鎮中心市場的大門上,「陽哺紅色市場旺、江潤老區百年興」的對聯彰顯了這裡的繁榮興旺。
-
海南僑鄉瓊海大路鎮舉辦特色農產品展銷活動
林小毅 攝中國僑網瓊海6月23日電 (林小毅)海南僑鄉瓊海市大路鎮「花果飄香·粽情大路」暨特色農產品展銷活動近日在該市湖仔村世界名優花果示範基地舉辦。展銷產品品種豐富、亮點紛呈。瓊海市委書記何瓊妹(左三)參觀展銷活動。 林小毅 攝據介紹,此次活動由瓊海市農業農村局指導,中共大路鎮委、大路鎮人民政府主辦,旨在拓寬大路鎮農產品銷售渠道,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號召公眾參與愛心消費扶貧,推動當地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產業發展。
-
平衡發展為三亞「減壓」 瓊海扛起海南旅遊第三極
天時地利,瓊海扛起海南旅遊第三極7月1日,來自省旅遊協會、海南國際旅遊島國際市場振興聯盟的旅遊界人士、專家以及15家國際旅遊島旅遊媒體聯盟的島內外媒體,共同赴瓊海考察旅遊資源。「之所以首站選擇瓊海,是因為瓊海近年來已經在建立旅遊目的地方面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
80餘書畫藝術家聚首僑鄉瓊海龍壽洋採風創作
80餘書畫藝術家聚首僑鄉瓊海龍壽洋採風創作
-
這些瓊海的非遺文化,作為瓊海人,你都知道嗎?
作為瓊海人 你有深入了解過瓊海麼? 作為鍾靈毓秀、物產豐饒的瓊海 同時也擁有著很多豐富的文化遺產 下面,發現君給大家帶來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明信片 讓大家認識不一樣的瓊海
-
海南瓊海:「旅遊+藝術」振興南強村[組圖]
2018年4月7日,海南瓊海南強村村口。「南強」取自宋代詩人汪洙的詩「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且為迎合在南方圖強之意。這個村落依萬泉河而建,站在村頭,順著彎曲的青磚古道,能看到成排的老屋和攀牆而出的古樹, 300多年的歷史積澱展示著僑鄉濃鬱的南洋風情。 2002年,南強村成為了瓊海市最先掀起創建文明生態村熱潮的村莊之一。村民借著博鰲亞洲論壇的東風,以合股形式先後成立了小規模的鄉村旅遊項目,原來以種植冬季瓜菜、檳榔以及農閒時就近打工為主要經濟收入的村民在家門口做起了生意,不出家門就滿足了就業的夢想。
-
航拍海南瓊海博鰲東嶼島
圖片來源:餘言/視覺中國 2017年3月19日,海南瓊海,航拍博鰲東嶼島。東嶼島位於瓊海市博鰲鎮,是三江(萬泉河、龍滾河、九曲江)入海口的一個小島,佔地面積約178萬平方米。 2017年3月19日,海南省瓊海市,航拍博鰲東嶼島。
-
僑鄉戰「疫」,一起上!
近日,在僑鄉海南瓊海,嘉積鎮的菜農在田園裡勞作。蒙鍾德攝(人民視覺)圖為雲南保山支援武漢物資運輸車輛停在湖北省公安廳辦公樓前。(保山市公安局供圖)圖為廣東臺山一處檢疫站,工作人員正在檢查來往人員證件。江南,草木蔥蘢,大小工廠,機器的轟鳴聲漸次響起;閩東,水暖潮漲,千帆點點,漁民們開始新一年的出海作業;嶺南,一波波「返工大軍」陸續歸來;滇西,一片片油菜花田鬱鬱蔥蔥……在浙江、福建、廣東、雲南、廣西、海南、江蘇等各地僑鄉,新冠肺炎疫情洶湧,卻擋不住春天的腳步。
-
海南瓊海:隆冬時節,紫荊花街頭盛開!
2019年12月27日,海南瓊海,瓊海市嘉積鎮道路兩旁的紫荊花鬱鬱蔥蔥爭奇鬥豔,據介紹,紫荊花每年11月份至來年3月開花,紫荊花喜歡光照、耐寒。近年來,海南各地在綠化美化和鄉村振興建設中廣泛種植紫荊樹。隆冬時節,盛開的紫荊花成為海南美化環境,裝點城鄉的主要樹種之一。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讓遊人分享另一個人文海南
僑鄉文化: 感觸異國和本土文化的碰撞 海南四面環海,正是有了海路的便利,海南人自古就漂洋過海,到其他國家謀生。而他們所到達的國家,大多都分布於東南亞,海南人稱之為「南洋」。那些後來歸國探親的華僑們,將南洋文化帶回自己的故鄉。本土文化和南洋文化的碰撞,在海南這個海島上衍生出了獨特的華僑文化。 華僑歸鄉,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往往就是建房。
-
海南瓊海打造田園城市升級版
海南瓊海打造田園城市升級版 每年4月,海南的博鰲小鎮裝扮一新迎接世界賓客,14年來,全球的思想火花在這裡碰撞。
-
瓊籍僑胞看海南:美「顏值」提「氣質」倍感欣喜
駱雲飛 攝(新中國70年)瓊籍僑胞看海南: 美「顏值」提「氣質」倍感欣喜中新社海口9月10日電 題:瓊籍僑胞看海南:美「顏值」提「氣質」倍感欣喜中新社記者 張茜翼「40多年前我離開瓊海的時候,很少看到轎車,老家的路坑坑窪窪,村道崎嶇狹小,連條像樣的水泥路都沒有。」
-
瓊海發布各鎮風情定位、標誌和宣傳語等品牌形象
繪.田園畫卷:一幅舒展的畫卷,那色彩斑斕的畫卷猶如靜靜流淌著的「萬泉河」,孕育出瓊海的鐘靈毓秀;又像「玉帶灘」那靈動飄逸的絲帶,象徵著瓊海城市發展的「絲綢之路更像山清水綠、碧水藍天的豐收田園,述說著瓊海人的幸福生活。
-
海南傳統建築細節之美:將吉祥物「裝」在家裡
除了騎樓老街獨特的巴洛克裝飾外,栩栩如生的文昌民間壁畫、精雕細刻的瓊海民居裝飾,傳統建築上的雕刻、陶塑、灰塑、彩畫、對聯等裝飾藝術也令人應接不暇,如果留心,可以輕易地從海南傳統建築中找到「燕子飛、綠水繞,庭內鞦韆,牆外小道,更兼人聲歡笑」的意境美。海南傳統建築中常用到的木雕。 海南傳統建築中常用到的木雕。
-
海南藝術大家曾祥熙中國畫展瓊海開展
海南藝術大家曾祥熙中國畫展在瓊海開展。記者 蘇桂除 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8日消息(記者 蘇桂除) 7月8日,以「丹青頌故鄉揚帆自貿港」為主題的曾祥熙中國畫展在瓊海市圖書館開幕,展期將持續至8月8日,夜間也可看展。
-
海南僑鄉瓊海市樂城城隍廟
海南僑鄉瓊海市樂城歷史上建有城隍廟、華光廟、東關廟、石角廟、西關廟等眾多廟宇,其中城隍廟最負盛名。明洪武二年始建,至今680餘年,乾隆47年重修最為堂皇。海南僑鄉瓊海市樂城經歷700多年歷史的風雨衝刷和朝代更迭,但是,香火不斷的城隍廟,四通八達的青石磚古道依然在向人們訴說著這裡曾經輝煌的歷史。
-
海南瓊海紅色娘子軍的故鄉,一切記憶都鮮活起來!
撰文、攝影:蔡鐵鷹馮斌高淑娟舞劇《紅色娘子軍》劇照圖片來源於網絡紅色娘子軍,講述了一段屬於海南的革命歷史,也讓我們記住了同樣屬於海南的五指山和萬泉河。似乎很遙遠。但當我們走進瓊海時,一切曾經的記憶瞬間都鮮活起來。1931年,一百多名海南的貧窮女子組成了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特務連。
-
中國華僑出版社海南分社在僑鄉文昌成立
中國華僑出版社海南分社在僑鄉文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