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環保網訊:精彩導讀:「新發展理念特別是綠色發展理念是我們工作重要的指導原則。我們的目標之一是實現生態文明,戰鬥在節能領域的同志們一定要站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站在建設美麗中國的高度,站在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度來思考、推進節能工作。」國家節能中心主任徐強在接受《節能與環保》雜誌採訪時如是說。
「黨的十九大全面描繪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特別是明確了『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五位一體』本身就包含生態文明,『四個全面』也包括了經濟社會調整各方面的建設,其中『五位一體』把生態文明作為我們的強國目標之一。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節能工作要緊緊圍繞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來開展。在經濟領域最核心的是要有新的發展理念,要逐步構建起現代化的經濟體系。新發展理念特別是綠色發展理念是我們工作重要的指導原則。我們的目標之一是實現生態文明,戰鬥在節能領域的同志們一定要站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站在建設美麗中國的高度,站在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度來思考、推進節能工作。」國家節能中心主任徐強在接受本刊採訪時如是說。
節能進入新時代、新階段
節能工作現在進入了新時代、新階段。進入新時代、新階段的節能工作是為了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記者:我國的節能工作經歷了哪些階段?
徐強:如果從節約能源的發展角度來看的話,在能源短缺時代只能根據供給量來決定消費的水平,根據能夠供給的品種來決定消費方式。比如改革開放初期,農村以燒柴火為主,城市以燒煤為主,後來才開始有液化氣、天然氣。隨著能源消費品種的不斷升級變化,所消費的能源越來越清潔,效率也越來越高。但不管使用什麼樣的能源都必須有節約的意識和觀念。需要強調的是,節約不是不用,節約一定是在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滿足社會經濟活動中生產方式不斷提升的同時,儘可能地減少對能源資源的索取。我認為節能工作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能源極其短缺情況下的拉閘限電階段。因為能源供不應求,只能通過一些強制性的行政手段對高耗能行業進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第二個階段就是企業內部的節能增效階段。節能降耗,提高效益,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是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需要。第一階段基本不考慮效益,因為根本不夠用。第二階段是在增效的前提下節能。
第三個階段是節能減排階段。我國環境問題之所以越來越尖銳,其根本原因就是大量使用以煤為主的化石能源造成的。為了減少對大氣、水、土壤造成汙染的排放物,減少溫室氣體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在這一階段政府對企業的能效提出要求,以求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
記者:現在節能工作是否在經過了三個階段後進入了新階段?
徐強:我認為節能工作現在進入了新時代、進入了新階段,在這個階段,節能是為了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記者:節能新階段的工作有哪些內涵?
徐強:新階段的節能工作要站在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來看。一方面,通過提高能效增加效益,就是說我們的經濟發展要從粗放高速向更高質量中高速發展,在這其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通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生產單位對自然界能源資源的索取,從而減少因開發能源資源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時,要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更合理、更廣泛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這樣既能滿足經濟發展對能源資源的需求,又能滿足人民生活質量、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對於必須開發的能源資源要從兩方面儘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一是開採過程中儘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開採結束後要盡最大努力修復生態環境;二是使用過程中要高效利用,減少有毒有害物質及溫室氣體的排放。
記者:如何認識新時代、新階段的節能工作?
徐強:隨著時代的變化,要不斷提升對節能工作的認識。新時代的基本矛盾變了,之前要解決的是有無的問題,而現在要解決的是好不好的問題。這裡有兩方面,一是能源利用效率高不高的問題;二是我們能不能在保證能源高質量供給、方便使用的同時,提供更優美的環境。在新時代、新階段對節能工作的認識應基於以下三點:其一,節能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節能決不僅僅是隨手關燈、隨手關水龍頭這樣的概念,而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這方面,政府要有明確的態度和導向。其二,所有用能單位都要履行義務。不能說自己不在乎耗能多少就不節能。其三,全社會都要有節能覺悟。社會中的每個成員都要有節能的意識和覺悟,自覺踐行節能。節能是政府、用能單位和所有社會成員都要做的事情。推而廣之,節能不僅在我國被重視,在世界範圍內也越來越受關注。節能是全世界要長期從事的工作之一。
記者:在節能的新時代、新階段,政策、法規該發揮怎樣的引導作用?
徐強:新時代的節能工作,需要政策、法規在如下方面發揮引導作用。第一方面是引導區域能效提升。節能從單個產品提高能效,到行業提高能效,發展到現在的區域能效提升階段,也可以說是系統節能階段。
記者:這是怎樣的概念呢?
徐強:就是在特定區域內統籌考慮棄光棄風棄熱,對餘熱、餘壓、餘氣等問題,要提出解決方案,實現其較為充分的利用。比如說,棄光棄風可以與解決農村路燈問題結合起來。農村尤其是邊遠地區由於基建設施投資大、成本高、不方便管理等原因,安裝路燈一直是個棘手問題。但如果充分利用當地的光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做成點狀分布、不需要拉電線、不需要支付電費的路燈,問題就可以解決。這個過程是一次性投資,只要用蓄電池把風能、光能等能源儲存起來就可以了。這樣,農村的可再生能源就被充分利用了,人民的生活質量也提升了。總的來說,系統節能潛力巨大,而且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智能化控制等技術的不斷提升,其空間會被不斷地擴展。要實現區域範圍內的系統節能,需要政府部門有戰略性的政策制度供給,然後用市場機制、創新的商業模式來引導推進。
第二方面是激發生產企業的內生節能動力。這方面的工作正在做。現在做的能效標識制度就是通過獎勵先進、鞭策中流、淘汰落後的方式促使全社會形成自我節約的機制。
第三方面是引導消費者節約意識的形成。那種有錢就任性,買兩碗豆漿喝一碗倒一碗的浪費行為應該被輿論所譴責,因為這種行為浪費的是全社會的資源和財富。政府應加強道德、輿論方面的引導,增強消費者文明素養,改變消費者生活方式、行為習慣,使節約成為道德優良的內涵之一,逐步形成浪費可恥的消費習慣。
需要指出的是,政策法規在引導節能的過程中依靠的是約束——對地方政府、用能單位主要採取硬約束,有時需要軟約束配合;對全社會則宜採用軟約束。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