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黃山乃天地之傑作,它有著獨特的傳說讓人嚮往

2020-12-16 黃嶽麓說歷史

黃山被稱為中華十大明山也是天下第一奇山,它位於安徽省。是十大風景區唯一的山嶽風光。季風氣候,是特別讓人想要去的,是很好的避暑勝地,夏天不是很熱,冬天也沒有很冷,這讓很多人嚮往。我們總聽過關於黃山的很多傳奇。

俗話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可見黃山在其中的地位。去年的小假期期間,有幸去過一次黃山,剛登山不久,天上就下起了小雨,沒覺得糟心,反而還另外領略到了一種美,山間的樹也像是洗過澡一樣,顯得更加翠綠,讓人不由得感嘆起來。登黃山是有非常夠的體力和足夠頑強的意志,才可以登上去。而因為下著小雨的緣故,讓整個山峰都看上去如夢如幻,隨著太陽的光芒出來,讓整個黃山都仿佛仙境一樣,很是神秘,就像仙女蒙了一層面紗一樣。

在印象中最深刻,但是卻是最喜歡的,應該是西海大峽谷,整個山谷都是在懸崖峭壁上的。非常的陡峭,讓人看下去真的是很眼暈,而走上去他的這個道路是非常窄的,外面也只是有著很簡單的繩子,在保護著,看著就讓人十分的後怕,走的也是那是一步一步的讓人心驚肉跳,生怕你一個不小心腿軟,就摔下去,那可就不好了,雖然,路途是十分的不好,但是,他的景色是特別美麗的,總算沒有,辜負我們這一路上的驚心動魄,而對面的山峰。風格很是不同,走在大峽谷裡,你能感受到它的氣勢十分的磅礴。

但是,因為有著很美麗的環境,所以你總覺得它又有著另一種美,特別想拿出畫本,把她的美給畫下來,但是,也有拿手機照它,但是總覺得照出來的感覺沒有親眼看到的那樣令人驚豔。站在這裡,總算體會到了詩人中所寫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景色。

可以說,我們處在這個大峽谷裡,真的是風景很多,讓人眼花繚亂,一處一處的都看不過來。原先也許是每個人的喜好都是不同的,相對於我更喜歡的是鰲魚峰,鰲魚峰,他是因為形狀特別像,鯊魚的嘴而出名的,有很多不同不一樣的石頭,其中最令人驚訝的就是又有一塊像烏龜一樣的大石頭。站在山上你可以看到,這樣的奇形怪石是有很多的,這樣純天然的石頭就像是有了的生命一樣,讓人覺得十分的生動,而站在峰頂,你看眼下的景色又覺得,特別的寬廣,讓人感到心情十分的愉快好像心中所有的不愉快的事情都在這煙消雲散。

說到黃山我們,很多人都知道,迎客松,既然來到了這裡就一定是要去的,因為有著這個目的地,所以我們不管路上有多麼的難,多麼的累,但是我們還是走到了迎客松,在看到迎客松的一瞬間,可能我們心中所想的與看到的是有所不同的,不由得有一點點小小的失落,因為在黃山,有很多高大威猛的松樹,幾乎一路上都有看到,但是,這個迎客松卻顯得不是那麼的高大,然而,當你了解到這個松樹的年齡時,你就會被它的生命力所驚訝到,她經過了風吹雨打,有著十分堅定的毅力,而依然而然的豎立在這山峰之中,讓人聽著十分的,心潮澎湃。

而它的寓意也是極好的,就像是揮舞著手臂,歡迎著每一位客人來,熱情的欣賞她的美,因為知道它的含義,你現在再看到他就覺得,她的美不是別的,松樹所擁有的。雖然,這一路上,十分的勞累,但是,你卻有心中有著數不盡的喜愛之情,黃山的美景一處接一處,讓人覺得怎麼也看不夠,就是因為他這種魅力,才讓許多人。經常來這裡領略它的美。

相關焦點

  • 黃山玉石由來,要從女媧補天說起?
    黃山石奇天下知。傳說遠古時,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剩下一塊紫石,後來便化作黃山。現代地質考察表明,黃山是遠古幾次造山運動和第四紀冰川的傑作,距今約四至二億年。位於北緯30°的黃山,地質構造奇特,自古至今始終使人注目。
  • 三山之首,奇峰聳立,黃山4大傳說奇聞
    自古以來黃山都流傳著很多奇幻詭異的神話傳說,給這座三山之首增加了很多神秘的色彩,下面昀兮就給大家介紹幾個黃山當地最流傳的4大傳說,看看您能不能揭開這千年的迷霧一覽黃山真容.黃帝煉丹,黃山得名之由來眾所周知,軒轅黃帝是華夏兒女的始祖,相傳,黃帝和岐伯攀談後想找一個風景秀麗,如仙境一般的好地方煉丹成仙,時任宰相的浮丘公和黃帝介紹說 「東海之地有黟山,雲凝碧漢,氣冠群山,乃煉丹成仙絕佳之地。」
  • 關於深山好茶顯白蓮奇觀-黃山毛峰傳說
    紅綠夢 黃山毛峰傳說據《中國茶經》、《徽州商會資料》記載,黃山毛峰起源於清光緒年間(1875年前後),當時有位歙縣漕溪人謝正安(字靜和)開辦了茶行。為了迎合市場需求,清明前後,親自率人到充川、湯口等高山名園選採肥嫩芽葉,經過精細炒焙,創製了風味俱佳的優質茶,由於該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因數量極少,先運到上海茶莊售賣,英國茶商品嘗後連聲稱讚。不僅毛峰迅速名揚上海,亦為茶莊屯綠外銷打通渠道。後因毛峰產地,既屬黃山源,又鄰近黃山,則稱「黃山毛峰」。
  • 雲霧煙雨中的黃山,有著這些傾世美景,遊人不應錯過
    提起黃山,遊人都會聽過聲名遠播的四絕三瀑。此地更是神話傳說中,軒轅黃帝修仙煉丹的所在。千百年來,黃山都以它雄奇的山峰,嶙峋的怪石,飄渺的雲霧,以及那挺拔的輕鬆。黃山如此廣大,您真的全部欣賞過它的美景嗎?黃山景區內,景點眾多。而玉屏景區和北海景區就是遊人最喜歡駐足的地方。這裡的山水之景,最是原生原貌。遊人多了,商業開發也就有所過度,這不免讓它們,少了一些幽野的韻味。
  • 黃山市資訊|黃山遊記:好像老天爺以天地為紙 現場揮毫潑墨
    黃山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黃山遊記:好像老天爺以天地為紙 現場揮毫潑墨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於我有說不出的誘惑。6月,我終於來到了黃山。從黃山汽車站出來,到湯口,坐汽車先在參天樹木和蒼翠竹林間穿梭,盤桓而上。
  • 清初四畫僧之弘仁創「新安畫派」,乃黃山寫生第一人!
    明末清初的中國畫畫壇有原濟(石濤)、朱耷(八大山人)、髡殘(石溪)、漸江(弘仁)「四大畫僧」聞名於世。前兩人是明代皇族宗室後裔,都是「朱」家人。後兩人則是明代遺民,這4人均不甘臣服於新朝,志不可遂,便循人空門,藉助詩文書畫,抒寫身世之感,寄託對故國山川的熾熱之情。
  • 【保利拍賣2020秋拍】黃賓虹《黃山攬勝冊》
    「黃山歸來不看嶽,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的獨特風採,吸引著我國古今很多畫家去黃山遊覽、寫生、採風。作為黃山人的黃賓虹對黃山的愛戀也不遜於劉海粟,黃賓虹曾自名「黃山山中人」;他曾九上黃山,畫過無數的黃山題材。
  • 雲海,黃山是雲霧之鄉
    被譽為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位處於安徽省的南部,黃山全山面積約1200平方公裡。徐霞客曾用「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來形容黃山,可以見得黃山之美,能夠親眼看到它,攀登到頂部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 黃山人眼中的黃山:奇景甲天下 風雅傳古今
    黃山風景區宣傳文化中心主任程亞星女士接受「中華文化之旅」記者的採訪。(艾然 攝)     華廣網9月21日訊 題:黃山人 眼中的黃山:奇景甲天下 風雅傳古今    記者 艾然 沙慶慶 陳國團 宋印偉      核心提示: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以其瑰麗景色享譽海內外。它不但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世界地質公園,也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既有雄偉奇特的自然景觀,又有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
  • 古今書畫名家與黃山茶的淵源
    黃山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的獨特風採,吸引著我國古今諸多書畫藝術名家前來黃山創作及採風。時至近代,書畫藝術家們都以黃山為師,更是以「滔滔不絕」之勢奔向黃山,也因此留下了諸多的藝術佳作。唐代詩人李白遊覽黃山時留下的「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的經典詩句,水墨蓮花由此而來,至今仍在傳誦。
  • 比五嶽出眾的黃山勝在奇峰怪石,迎客松是獨特的黃山名片
    古人說黃山歸來不看嶽。嶽指五嶽即西嶽華山、東嶽泰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與中嶽嵩山,五嶽聞名於世,可見,五嶽與黃山相比還是差了那麼一大截。對於喜歡看自然風光的遊客來說,尤其選擇遊覽黃山無疑是最佳選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行走在黃山上,這樣的感受頗為明顯。
  • 黃山的神話傳說與李唐王朝的淵源
    每每遊覽黃山,總有導遊會介紹黃山的由來之時,會提到軒轅黃帝巡狩天下九州、四海方嶽,是否當真來過黟山修仙煉丹?神話傳說都可以不必計較,但皈依道教的唐玄宗感念黃帝道跡仙蹤,唐天寶六年(747年6月16日)敕改古黟山為黃山確有其事,這其中的玄機得從玄宗之祖李世民說起。
  • 榮凡詩:黃山,我用深情留住你的秀美
    情滿黃山行文:榮凡詩我小時候聽人說,早晨站在高處,可以看到近百裡外的梁山,便信以為真,多少次站在井臺或爬到房頂上,伸著脖子踮著腳去看。可見,山對於我這個自小在平原上長大的人來說,有著多麼神奇的誘惑力啊!
  • 徽州夢裡邂逅黃山,五千年的紙短情長
    後來,傳說軒轅黃帝在此煉丹,並得道升天,於是在唐天寶六載(747), 唐玄宗李隆基敕令,改其名為黃山。黃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稱。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8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為黃山三大主峰,雲騰霧繞,拜月參天。
  • 黃山回應:哈利路亞山顯功利心態 黃山決不效仿
    中國網1月29日訊 來自安徽省旅遊信息中心的消息稱,風靡全球的大片《阿凡達》近日正以獨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現它的影響力就在安徽黃山和湖南張家界爭搶電影中哈利路亞山原型的頭銜之時,1月25日,湖南省張家界當地媒體聲稱,張家界內景點乾坤柱(一說為南天一柱)已更名為哈利路亞山。
  • 在路上 黃山
    接風、近月兩亭,頗有「風月無邊,到此胸懷何似」之意。船廳以鵝卵石鋪就,打造出「旱地水意」的意境。片石山房,石濤疊山孤本傑作,水中月、鏡中花,孰真孰假誰又能分的清、道的明,至於孰對孰錯,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執念。小方壺水心亭,賞月樓,玉繡樓,園主人在在造園手法上,不拘泥於中式傳統,而是與自己的「洋見識」相結合,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我們看到眼中的只是不會言語的建築,而其背後的深意值得細細品讀。
  • 黃山:有關於唐玄宗與楊貴妃的美麗傳說——黃山蓬萊三島
    我們領略了黃山的各處美麗風光之後,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一起走進黃山風景區內的蓬萊三島,看看這個蓬萊三島到底有什麼奇特的地方,又有哪些美麗的傳說與神話呢?蓬萊三島又稱為黃山蓬萊三島,經過一線天這個景點之後,再往上攀登十級左右的臺階,再回頭望去就可以看見三座小山峰,相擁而立著三座小山峰,看的是一樣,但是卻又參差不齊。這三座小山峰十分的陡峭,周圍並泥土石頭,而全部是一座石頭山,就像三把筆直的劍插在山中間。
  • 五嶽之首黃山,兩種風貌,展現了多少傳奇
    、奇松更是讓我們看到大自然的神奇,黃山被列為五嶽之首,而「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句話就是由此而來。來到黃山就會發現變化多姿的雲靈動悠遠的美,早在十七世紀時,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山中走了兩天才到達光明頂,來到這裡正好看到了層層雲霧慢慢飄散,陽光瀰漫天空的盛大景象,並對黃山表達了極高的讚譽,後來不少的文人墨客來到此地遊覽,但不少人都尋不到上來的路徑,能夠來到此地的人心中又多了幾分幸運感,相傳黃帝軒轅在這裡修煉多年成為神仙,也許是因為這個傳奇故事,又讓黃山充斥著幾分仙靈之氣
  • 秦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歸來不看山,多麼嚮往黃山啊
    ,但前提是需要身臨其境的準備,才能從中有著諸多的意外收穫。同時由於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溼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黃山市境內的黃山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為世界文化遺產。丹霞峰走進峽谷,特別是像我們來自喀斯特峰林地區的人,仿佛感覺置身另外一個世界,只相隔百來公裡,完全不同的自然風貌,讓你無不感嘆大自然的奇妙和鬼斧神工!峰下有紅水源,水入丹霞溪。
  • 讓天下無山的黃山,為何沒能位列「五嶽」之中呢?
    讓天下無山的黃山,為何沒能位列「五嶽」之中呢?明朝有位聞名天下的旅行家徐霞客,在其遊歷至黃山後,寫下了「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後人據此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之名能傳遍海內外,和此有莫大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