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字典》推出第12版「國民字典」時隔9年更新,新在哪裡

2020-08-12 光明網

光明日報記者 陳雪 譚華

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

8項內容更新,收入初心、粉絲、點讚等新詞

《新華字典》(第12版)共收單字13000多個,收帶註解的詞語3300多個。記者從《新華字典》的出版方商務印書館了解到,此次修訂,旨在更適合新時代讀者的需要,提升科學性、規範性和實用性,修訂主要涉及8項內容:

一是根據國家規範和教學需求,增補字頭。根據《通用規範漢字表》2013年後獲批的幾個化學元素規範用字,在正文字條和附錄《元素周期表》裡同時體現,方便查檢;

二是跟進時代,適量增補新詞,如「初心」「粉絲」「點讚」「二維碼」「截屏」等;

三是貼近生活,增補新義新用法,新增義項近50個。如「派」,新增義項「一種帶餡兒的西式甜點」;

四是與時俱進,完善字詞釋義。根據社會語言生活的變化,有的字修改了注釋,如「媒體」一詞,在第11版釋義「指傳播信息的工具,如報刊、廣播、電視等」基礎上,第12版增加了「網際網路」。此外,根據社會語言生活的變化,有的字修改了注釋,根據地方田野調查的結果,有的字增加地名義項;

五是滿足需求,增補實用字音,如「匱」增加「guì」的讀音。東漢張仲景中醫名著《金匱要略》中「匱」讀guì,同「櫃」,釋義體現了「匱」與「櫃」的關係;

六是體現規範實用,完善《部首檢字表》。為方便查檢,在《難檢字筆畫索引》增加了「黑」「龍」「色」等部首字;

七是依據權威資料,更新附錄信息。新版更新了《常用標點符號用法簡表》《世界各國和地區面積、人口、首都(或首府)一覽表》《地質年代簡表》《元素周期表》等;

八是正文每頁附二維碼,用「新華字典App」掃碼,就可看到當頁所有單字的部首、筆畫、結構等信息,免費收聽字的標準讀音,觀看筆順動畫,查檢知識講解等。

據商務印書館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顧青介紹,《新華字典》有升級,也有創新,第12版首次使用了冷雷射打碼技術,通過一書一碼讓《新華字典》有了電子身份證,便於讀者進行防偽查詢。此外,紙書加二維碼的形式實現了媒體融合的二次升級,讓文字有了聲音,筆畫有了動態,看聽結合,動靜相伴。

銷量超過6億冊,成為「最受歡迎的字典」

「作為小型而具有系統性的字典,《新華字典》猶如辭書界的晶片,需要致精緻細,容不得半點粗枝大葉,任何更新都因為小而難度倍增。」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劉丹青說,1956年,國家將新華辭書社整體併入當時的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也就是今天的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由此《新華字典》編撰修訂的重任就落到了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的肩上。

據劉丹青介紹,《新華字典》第12版的修訂工作由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的程榮、王楠主持,修訂團隊繼承了前輩字典人的原創精神,對大量看似細小的問題展開了有針對性的專項調查研究,一些地名、姓氏的讀音以第一手的實際調查為準進行更新,夯實了語文學術和語言實際的基礎。

《新華字典》是一本「不說話的老師」。「上語文課時,我們也會要求學生將字典和語文書一樣擺在課桌上,方便隨時查閱練習。」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小學老師孫彤說,學生從小學一年級第二學期開始學習音序查字法,學校統一給老師和學生配備《新華字典》,《新華字典》承擔著字典查找訓練、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訓練等功能。課文學習、習作表達、課外閱讀,小學生們常常會請教這位「不說話的老師」。

從第11版到第12版的九年裡,《新華字典》已成為一種文化標識:《新華字典》被納入了國家免費教科書的範疇,超過1.5億孩子拿到了免費的《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先後在海南白沙、內蒙古四子王旗、四川汶川、福建壽寧等地設立了《新華字典》獎學金,出版了《新華字典》的漢哈版、漢維版等民族語版。15個語種的《新華字典》海外版正在加緊翻譯中。

2016年,《新華字典》獲得兩項金氏世界紀錄:「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目前,《新華字典》全球發行量已超過6億冊,在圖書出版史上寫下了重重的一筆。

是工具書,更是國人集體記憶

走過70年,《新華字典》早已不只是一本工具書,而是一份當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新華字典》的新華二字就像新華書店的新華一樣,跟71年前誕生的新中國、新中華緊密聯繫在一起。」劉丹青說,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國民經濟要恢復,國民教育要普及,幹群文化要提高,編撰一本能夠滿足國人學習文化、讀寫文字需求的權威字典成為當務之急。1950年新華辭書社成立,啟動《新華字典》編撰工作,由語言學家魏建功先生主持,葉聖陶先生修訂。

昌明教育,開啟民智,一本小小的字典,一版接一版地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長。

「《新華字典》是我們新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漢語詞典。」語文特級教師於漪說,新中國成立前我們一窮二白,文盲佔人口的80%以上,要去除愚昧就要讀書,要讀書就要識字,工具書字典是最好的老師。今天我們的文盲已經降至4%以下了,《新華字典》在普及文化、昌明教育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小學生使用《新華字典》的體驗最為鮮活生動。

「因為疫情,我們還沒有到學校上學,沒有見到親愛的同學,我很想念他們,但是在我的身邊有一個好朋友,一直默默地陪伴著我學習,它就是《新華字典》。」史家小學的袁佩文同學說,自己以前並不喜歡使用字典,只想簡單方便地求助老師和家長,直到有一天想寫出夏天的「夏」字,因為父母不在家,只好翻出角落裡的《新華字典》,通過學習部首查字法,還了解了許多文字背後的知識。

「原來自己找到問題答案的心情是這麼美好。」袁佩文說,「因為這件事我重新認識了《新華字典》。」

今天,翻查《新華字典》不僅僅是弄清楚一個字的音形意那麼簡單,它還提醒讀者,在未知面前,始終保持一份求知的初心。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12日09版)

相關焦點

  • 《新華字典》「上新」:國民字典時隔9年更新,新在哪裡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
  • 《新華字典》「上新」:國民字典時隔9年更新,新在哪裡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光明日報8月12日消息,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
  • 「國民字典」時隔9年更新,新在哪裡
    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
  • 「國民字典」時隔9年更新,新在哪裡
    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
  • 70歲的《新華字典》上新,國民字典時隔9年更新,新在哪裡?
    回憶起童年生活,還記得那本《新華字典》嗎?日前,第12版《新華字典》正式亮相了。8月11日,新上市的《新華字典》(第12版)內有增補的「點讚」的釋義,內頁上方的二維碼可在掃描後提供增值服務。有人回憶,它是上小學時的必帶「裝備」;也有人回憶,爸媽是翻著《新華字典》來給自己取名的……時光流逝中,這部字典確實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從一個角度折射出時代變遷。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
  • 《新華字典》推出第12版 新在哪裡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
  • "書齡"70年的"國民字典"時隔9年再度更新 新在哪裡
    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
  • 「書齡」70年的「國民字典」時隔9年再度更新 新在哪裡
    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
  • 「國民字典」新在哪裡
    「國民字典」新在哪裡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8.14 星期五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亮相。
  • 《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
    陳雪 譚華/光明日報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
  • 「國民字典」出新版,《新華字典》編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談會在京...
    熔鑄共和國文化記憶 助力新時代教育脫貧——《新華字典》編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2020年9月1日,「《新華字典》編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大家共同回顧《新華字典》砥礪奮進的70年,並對第12版修訂出版給予了高度評價。會議由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志堅主持。70年砥礪前行,歷久彌新《新華字典》是在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關懷和直接領導下,舉全國之力編纂出版的。
  • 《新華字典》出了第12版
    《新華字典》出了第12版本報電 (唐 敏)「點讚:在網絡上點擊代表『贊』的標記表示稱讚」,「萌:稚嫩而惹人喜愛的,賣~」。8月10日,第12版《新華字典》在北京圖書大廈首發。
  • 《新華字典》出了第12版
    8月10日,第12版《新華字典》在北京圖書大廈首發。新版根據國家規範和教學需求增補字頭,緊跟時代增補「初心」「點讚」「二維碼」等新詞,貼近生活增補新義新用法,如「萌」。第12版完善了《部首檢字表》,更新了附錄信息,每頁還附有二維碼,用新華字典APP掃碼後可聽到每個字的讀音,看到筆畫的先後順序。70年前,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下,《新華字典》集舉國之力開始編纂,葉聖陶、魏建功、邵荃麟、陳原、王力、呂叔湘等學術大家先後參與編纂修訂。
  • 銷量超6億冊的《新華字典》時隔9年再更新,網民為什麼吵翻了?|周末談
    作為一本全民使用的基礎性字典,《新華字典》收錄新字新詞、增加新義和新用法是非常謹慎的,並不是所有的流行語和網絡新詞都會被收錄,每一處修訂和調整都有著嚴謹的學術依據。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
  • 70歲的《新華字典》上新了!第12版到貨啦
    當我們回憶起童年生活,你還記得那本《新華字典》嗎?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第12版《新華字典》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
  • 與時俱進 70歲的《新華字典》「上新啦」
    修訂八方面內容 《新華字典》(第12版)書封 主辦方供圖(來源:中新網)《新華字典》(第12版)8月10日在北京圖書大廈亮相。    相關連結:             新版《新華字典》發行上市             《新華字典》推出第12版 新在哪裡              《新華字典》推出第12版 「國民字典」時隔9年更新,新在哪裡             第12版《新華字典》出版發行:
  • 《新華字典》上新!多了這些內容
    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
  • 第11版《新華字典》
    據程榮介紹,新版的《新華字典》共有三個版本:平裝本、單色本、雙色本。其中單色本、雙色本將分別用黑體字和兩種顏色印刷,定價分別為19.9元和24.9元。由於原材料上漲,導致價格相對於第10版有所提高。以單色本為例,第10版每本16元,新版則需要19.9元,高出3.9元。「新版《新華字典》的平裝本將採用再生紙,只需12元。」
  • 《新華字典》迎來70歲生日,第12版10日首發
    《新華字典》(第12版)8月10日正式首發,作為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新華字典》從1950年啟動編纂,到今年正好是70年。在歷代版本的基礎上,第12版《新華字典》增加了新字新詞新義,反映出國家發展和時代特徵。
  • 第12版《新華字典》上新了!「點讚」「賣萌」入列,這本「國民工具...
    繼2011年推出第11版後,時隔9年,《新華字典》12版於8月10日正式發行。新版本主要進行了8項內容的修訂,包括增補字頭、添加新詞新義新用法,完善《部首檢字表》等。除了這些常規的修訂,第12版《新華字典》還在每頁都附有二維碼,讀者可以用手機掃碼看書寫筆畫、聽正確讀音,這也是《新華字典》首次實現應用程式App和紙質圖書同步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