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樓臺先得月」須有樓臺,「向陽花木早逢春」須是花木

2020-12-16 雅俗文史

此句俗語來源於北宋時代,古人蘇麟寫給杭州知府範仲淹的一句詩。蘇麟是範仲淹治下的一名官員,地方相隔甚遠,見面機會較少,沒有得到範仲淹的重視和推舉。蘇麟借到杭州公差機會,就寫了一首詩送給範仲淹,其中就有這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範仲淹不僅有才華,為官也正直。見到詩後,範仲淹留心關注,並積極向朝廷推舉了蘇麟。這一典故就造成了後來的俗語,流傳下來。靠近水的樓臺最先看到水中的月亮,向著太陽的花草樹木在春天裡發芽就早,先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和勃勃生機。

01近水樓臺先得月,須有樓臺;向陽花木早逢春,須是花木。

如果蘇麟沒有才幹,範仲淹也不會推舉其到更高的職位任職。改革開放的浪潮來臨的時期,很多人響應號召,湧入到自謀職業,自創事業的大潮當中,有才能,有魄力,有膽識,有技術,有毅力的人,「得月」、」早逢春「了,取得了事業上巨大的成就,獲得了人生的輝煌。改革開放的政策對全國人民都一樣,都是」近水「」向陽「的。有人成功,有人失敗。俗語彙認為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因素:自身綜合素質要過硬。九十年代末,我和我們縣城一批公職人員,響應號召下海創業,快二十年了,大多小有成就,每年縣領導特意把大家叫回去聚聚,領導說得較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們這一批到商海闖蕩的人,是各單位潛力股,都捨不得放你們走的,致富不能忘記原單位啊。我想,我們自己砸掉「鐵飯碗」,除了勇氣,還應加上我們對自己才能認可的底氣。不是樓臺,近水不得月;不是花木,向陽不逢春。

02近水樓臺先得月,要近水;向陽花木早逢春,要向陽。

蘇麟用寫詩的方式接近範仲淹,引起範大人的注意。在當時,是一股清風,如春風拂面。他沒有用賄賂,吃請去接近範大人,而是借詩言意,方向正確,方法對路。國家政策陽光普照,但就個別地方弄虛作假,騙取補貼。領導身邊的人,很近水吧?很向陽吧?可是,好些人把方向搞反了,方法用錯了。有的借領導趾高氣揚,驕橫跋扈;有的借領導權錢交易,權色交易,謀取私利。我們私營企業裡,員工好多是老鄉,親戚的,要說企業會有更多的凝聚力,但往往是一團糟。我是老闆的親戚,我就高人一等;我是老闆的老鄉,我就可以不努力。當然,這些已經逐漸被時代淘汰啦。越是領導身邊人,越是老闆身邊人,越要把準方向,積極努力,陽光向上,丟棄優越感,才有成就感。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得月,早逢春為結果,樓臺,花木是條件,近水,向陽是方向。我們只要沿著正確的方向,用正確的方法,天生我材必有用,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相關焦點

  •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譯文喧鬧繁華的地方有錢可賺,偏僻幽靜的地方最適宜安身。來時像狂風暴雨,退去似微塵飄落。長江水總是後浪推著前浪,世上新人層出不窮。近水的樓臺最先看到水中的月亮,向陽的花木光照好發芽就早。藉助自然景物,含蓄地指出生活中因靠近某種事物而獲得優先權力的現象。要享受清淨與淡泊,看清自己,此句簡明生動富有哲理。
  • 書法作品——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書法:張德進)
    「易為春」,後來演變為「易逢春」、「早逢春」。在中國古代,有很多經典的名言警句,這些句子呢,一直流傳到現在,不過呢,大部分句子都有上下兩部分的,流傳到今天,大家就只知道前面一句,或者就是後面一句,對不出名的那一句,就沒人知曉,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現象後來也有人改寫為 向陽花木早逢春譯文
  • 讀國學《增廣賢文》解讀「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在《增廣賢文》一書中有這麼一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意思就是:靠近水邊的樓臺因為沒有樹木的遮擋,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著陽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發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多用來比喻由於近便而優先獲得某些好處的現象。
  • 賢文與股市之七:近水樓臺先得月 向陽花木早逢春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這句《賢文》出自與宋朝仁宗時範仲淹有關的故事。範仲淹少年時是個貧苦的孤兒,由於勤奮自學,讀了不少書。後來,做到「史部員外郎」、「龍圖閣大學士」等很高的大官,並曾鎮守邊疆,屢次制止了外族的侵略。不過,他為人卻很謙和,能接近下屬,這在那樣的舊時代是很難得的。
  • 共讀國學 |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宋·俞文豹《清夜錄》品讀:靠近水邊的樓臺,總是能夠先得到月光的照射;偏向太陽的花木,總是能夠先得到春光的訊息。簡介:真實,坦誠,生動,有血有肉的曹班長。
  • 《增廣賢文》|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增廣賢文》之中有一句話叫做: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這一句話出自於範仲淹手下的一個人叫蘇麟。範仲淹是北宋時期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不僅是百姓的父母官,而且為人正直,還擅長推薦和使用人才。範仲淹在工作之餘經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留心身邊的人,看看有沒有非常有才能的,就推薦給朝廷。
  • 今日三語|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03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增廣賢文》語錄 感與悟 能近水時且近水,佔得先機;能向陽時且向陽,儘早發芽。
  • 「近水樓臺先得月」到底借問了什麼 結果又如何?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易)逢春」,這僅僅二句話的斷句詩在民間流傳,得到很多人會意的贊同。後來有人把「近水樓臺先得月」作為謎底,以「望江亭度中秋」為主句作成一句歇後語,即成:「望江亭度中秋」——近水樓臺先得月。
  • 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後一句你知道嗎?
    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有些時候看人看事不要只看表面,也要通過現象看本質,了解最深層的東西。人性固然是醜惡的,但是我們也要寬厚待人。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增廣賢文》是一部通俗易懂國學經典,值得大家去了解了解。如果喜歡閱讀的話就關注一下小編吧!
  • 先到為君 後到為臣 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先到為君,後到為臣。 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
  • 萬萬沒想到 「近水樓臺先得月」是一首要官詩
    李大嘴 大嘴讀史「近水樓臺」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出自詩句「近水樓臺先得月」。不過,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這句詩的下一句是什麼?據宋代俞文豹的《清夜錄》記載,「范文正公鎮錢唐,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公即薦之。」這裡的范文正公就是鼎鼎大名的範仲淹,範仲淹把一塊冷粥劃成四塊當飯吃(斷齏畫粥)的苦學精神,以及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被廣泛傳揚。
  • 一天一個成語·近水樓臺.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近水樓臺【成語拼音】jìn shuǐ lóu tái【成語釋義】近水樓臺,漢語成語,意思是靠近水邊的樓臺能先見到月亮。【成語出處】宋·俞文豹《清夜錄》:「范文正公鎮錢塘,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成語造句】1. 小明近水樓臺,頻獻殷勤,終於獲得小美的芳心。2.
  • 近水樓臺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水樓臺,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比喻能優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種地位或關係。出自:宋·俞文豹《清夜錄》:「范文正公鎮錢塘,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近義詞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反義詞有:隔岸觀火,近水樓臺是褒義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 人人都知道「近水樓臺先得月」,可你知道它的出處嗎?
    斷句 蘇麟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想必人人都知道「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句詩,確實,這句詩在生活中已經被用爛了,我們經常能聽見有人說什麼「近水樓臺」之類的話,可是你知道這句家喻戶曉的詩的出處嗎?此詩的翻譯如下:靠近水邊的樓臺,自然能先看到月亮在水中的投影;迎著陽光的花木,因為光線充足,所以發芽都要早一點,也就更早遇見春天了。
  • 成語故事 | 近水樓臺
    【釋義】近水樓臺——意思是靠近水邊的樓臺能先見到月亮。比喻由於地處近便而獲得優先的機會。----【出處】宋·俞文豹《清夜錄》:「范文正公鎮錢塘,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
  • 範仲淹與「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知遇之緣
    近水樓臺先得月,下一句是「向陽花木易逢春」。這句是詩人範仲淹的一位部下寫的一首《斷句》。這位部下叫蘇麟。這個寫《斷句》的蘇麟為何寫下了這樣兩句詩送給他的直屬上司範仲淹呢?這其中是有一段典故的。壹、因身居要職,擔任巡檢的蘇麟長期在外巡邏,得不到賞識。
  • 近水樓臺先得月
    一句「美國加油」都可以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解讀,更何況其他更深層次的文化呢。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故事。這個故事相傳和範仲淹有關。範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是當朝的宰相。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範老先生寫的。
  •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為何能憑藉此詩升遷?
    蘇麟是範仲淹鎮守錢塘時的巡檢官,因為沒有得到範仲淹的舉薦提拔,所以寫詩「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文早逢春」自薦,得到了升遷。皇祐元年(1049年),61歲的範仲淹由鄧州徙知杭州。這時他已是疾病纏身,但仍舊是事必躬親,薦才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