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以「全面小康 非遺同行」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濟南盛大開幕。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是非遺領域的重要品牌活動,每兩年舉辦一屆,已連續舉辦五屆。本屆非遺博覽會由文化和旅遊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濟南市人民政府承辦。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山東省副省長凌文、濟南市市長孫述濤出席開幕式,並共同擊鼓開啟了5天的非遺盛會。
本屆非遺博覽會採取「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展示了非遺保護傳承成果,集中展示了非遺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黃河生態保護等國家重大戰略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為廣大非遺傳承人和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搭建了展示和推介的重要平臺。
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的一件大事,在地方考察調研時多次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點讚。線下展館「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的非遺情緣展」版塊集中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時視察過的格薩(斯)爾、光山花鼓戲、赫哲族伊瑪堪、徐州香包等14個非遺代表性項目,突出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高度重視,對非遺傳承人的關心、關懷。觀眾可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非遺」足跡,體驗西湖龍井的茶韻悠長,粵劇的藝曲華裳和徐州香包的一針一線。
以「大河上下,生生不息」為主題的黃河流域非遺展和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展版塊選取了蘭州羊皮筏子製作技藝、洛陽宮燈、傳統泥塑等黃河流經九省相關的傳統工藝類非遺項目,從衣、住、行、用四個方面講述黃河故事,展現黃河精神。
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展重點展示了「非遺助力精準扶貧」10個重點支持地區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以及部分國家級貧困縣的非遺扶貧項目,集中展示了非遺助力精準扶貧成果和典型案例。此外,展區還特設魯渝非遺扶貧展和濟南市對口扶貧地區湘西非遺扶貧展。線下展館展覽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84個非遺代表性項目,46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參加。
在同期舉辦的「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論壇上,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群出席論壇作了主旨發言,相關部門領導、非遺傳承人、專家學者、研培院校代表、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帶頭人、電商平臺負責人等嘉賓暢所欲言,共同交流非遺助力精準扶貧成果,探討如何發揮非遺在幫助貧困群眾穩步脫貧、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的積極作用。
「匠人匠心」雲競技線下總決賽也在濟南國際時尚創意中心拉開帷幕,46位優秀手藝人在23日和24日進行最後的「巔峰對決」。該活動設有泥麵塑、草柳編、金屬鍛制、剪紙四個傳統工藝比賽門類。初賽於9月28日在線上展開,全國共有890位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及手工藝從業者報名參賽,徵集視頻作品近2000個。經組委會特邀專家評審,52名優秀手藝人成功入圍線下決賽。此外,本屆博覽會還在線上推出了「網紅非遺」直播帶貨等活動,推動非遺展示、銷售和線上傳播。
另據了解,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官網(www.cnfyblh.com)也於23日同步上線。網站包括線上「雲展廳」、「雲賞非遺」展播廳、「非遺好物」雲銷售等內容,匯集全國各省(區、市)700餘項非遺代表性項目參與線上展示,400餘部非遺題材相關紀錄片、專題片在線展播。官網還對近500家入駐電商平臺的非遺傳承人店鋪進行公益性引流和推介,幫助非遺傳承人銷售非遺產品。
據了解,本屆非遺博覽會將一直持續到10月27日,豐富多彩的展覽和系列活動將讓觀眾領略五彩斑斕的非遺之美,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迷人魅力。 作者:上海電臺記者新李 編輯:山巍 責任編輯:包露